第十六章 沉淪 第十三節(1 / 2)

第十六章 沉淪 第十三節

從5月20日皇帝在崔府發出第一份逮捕令起,全城大搜捕持續進行了3天。保安總局、帝都警察廳、禁衛軍及近衛軍一部參與了對軒轅恪、司馬世隆、安連祿、西風烈、陳醉及剛從扶桑回到國內的王若景的逮捕。其中,太陽堡禁衛長官陳醉畏罪自殺。軒轅恪逃出帝都在城郊被捕,其餘人都在家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被捕。帝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動亂,自皇帝的講話在電台播出,所有強力部門,蒙吉的保安總局、韓春山的警察部門、太陽堡禁衛軍及負責帝都安全的近衛軍部隊都對皇帝表示了忠誠!陳醉是被他的禁衛軍部下堵在屋裏走投無路之下自殺的。西風烈被他的幾個副手逮捕。“奸臣”中隻有白天明被降職為太陽堡副總管。原“緊急狀態委員會”中的金昌盛(財政部長)因態度曖昧被撤職。在整個事件中居功至偉的蒙吉兼任太陽堡總管之職。

虛弱的皇帝麵對著的是自己完全沒有預計到的形勢。“箱根協定”簽字後,南北兩線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已經停止了。蘭斯人和受蘭斯人遙控的羅卑人采取了一種靜觀事變的態度。蘭斯人認為,此時如果給這個龐大但處於內亂邊緣的帝國以壓力,隻會導致其內部消除分歧,一致對外。但如果撤銷壓力,則會看到希望已久的局麵,神華帝國出現內戰。等戰爭結束,這個曾經龐大的帝國就虛弱不堪並可能分裂為幾個對蘭斯再無危害的小國。所以,蘭斯人對南線神華帝國軍的撤軍並沒有加以阻擾,而軍心已散的陸軍各部隊在王庸元帥因病回國而被“緊急狀態委員會”臨時指定擔任前線總指揮的藍海城上將的指揮下開始大撤退。帝國軍放棄了在“啟明星”行動中所占領的土地,沿著鐵路、公路向北撤退。這支曾經紀律嚴明、勇敢無畏、富有犧牲精神的軍隊被國家出賣了。他們喪失了戰鬥意誌,隻有一個念頭,回家!更多的被臨時解放的神華帝國平民在聞知故土被割讓給蘭斯後,跟在軍隊的後麵,扶老攜幼,哭聲震天地向北遷移。他們不知道回到帝國後的處境,但他們願意舍棄故土向北。

5月22日,皇帝返回太陽堡。隨即抱病主持了禦前會議。帝都未卷入“叛逆”案的大臣(政府部長以上官員,軍政部、總參謀部副職以上首長,警察總監)都參加了。軒轅寂問起了前線戰局與國內局勢,盧硯與崔群,這兩個政、軍兩界公認的首腦人物,不能不對皇帝講實話了。

在此之前,在皇帝蘇醒被“搶救”出皇宮的幾天裏,考慮到皇帝的健康,盧硯、崔群、蒙吉等人未敢將局勢的真實情況全部相告。隻是將軒轅恪聯合一部分有“異誌”大臣擅權的行為報告了一部分,絕對不敢提起“箱根協定”和前線糜爛的局勢,更不敢將海軍造反,內戰一觸即發的事實說出來。這是軒轅寂近年最擔憂的事,沒有人敢保證軒轅寂的身體能承受如此重擊!但軒轅寂何等精明,軒轅恪在外表謙恭下的勃勃野心不可能不被軒轅寂有所察覺,助自己登基的一件事上就足以說明軒轅恪不是個安分守己的皇叔。但軒轅寂一來自認自己完全可以掌控局勢,二來念及軒轅恪助己登位的大功,不能不對其格外優容。所以軒轅寂一直沒有采取任何防範措施。此次情況竟然危急到要離宮避禍的境地,處於對蒙吉與白天明的毫無保留的信任,軒轅寂當即同意了蒙吉的安排,他已猜到了軒轅恪利用自己突病的機會有所圖謀,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如此多的大臣卷入其中,連掌握皇宮安危的禁衛軍都幾乎失控!更讓自己心驚的是,一向對自己忠心不貳的白天明也卷入其中,被軒轅恪捏住了把柄,背叛了自己。在崔府時,驚怒之中的皇帝第一個念頭就是處死這個忘恩負義到如此地步的白天明伯爵。崔群立即反對。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在此千古未見之變局之下,處分叛逆,到此為止!萬萬不可再擴大了!崔群的建議得到了盧硯與蒙吉的支持,他們認為對白天明的處分是給眾臣的一個信號。皇帝聽從了建議,降白天明為太陽堡副總管。這招穩定了許多大臣的心。皇帝總覺得盧硯等人還有事沒說出來,但盧硯等人堅決否認!他們不敢在皇帝剛剛蘇醒之時將實情相告。

但禦前會議不同在崔府。大臣們再不能有所隱瞞了。皇帝終於知道了自己的帝國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比自己原來設想的最壞的局勢還要壞。

沉默了許久,皇帝沒發一言。盧硯首相近前低聲對皇帝說了幾句,皇帝點點頭,命令楊牧之、梅立青、崔群、蒙吉留下,其餘人一律退席。

軒轅寂比崔群預想的要鎮定的多,不僅讓崔群對這位軍校好友多了幾分認識。

“你們肯定對當前局勢有所建議。說說吧。”皇帝的平靜讓盧硯等人感到不安。

崔群首先啟奏,“陛下,當前帝國的局勢重心在外不在內。穩定內部是第一要務。”

“在外不在內?”皇帝仿佛沒有聽懂崔群的話,“那個該死的‘箱根協定’怎麼辦?要我承認嗎?”提到“箱根協定”皇帝失去了鎮定,咬牙切齒,臉色猙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