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什麼不敢妄言,我看您是胸有成竹啊!”
“哦,萬歲過獎了,胸有成竹的是您.微臣的確不敢就琉球北越等地胡言亂語.但您當年堅持在國家戰略決策委員會裏給科技屆留兩個名額,微臣有幸成為其中之一,現正等著您關於技術出口的高見呢!”
“是我要聽徐先生的高見.”
“不敢,微臣所想應與萬歲差不多,但肯定沒有萬歲的想法高明.”
兩人不斷打著啞迷,互相從對方眼中看到所想一致.可是其他人不知怎麼回事,看著皇帝陛下一臉神秘莫測卻不想明說的樣子,眾人將矛頭對準了徐壽.幾個急不可耐的家夥幾乎要親身抓住徐院長逼問.
“別別別,諸位大人莫急.其實從我這隻有一句話要告訴諸位,那就是咱們肯定要出口軍事技術.不但出口,而且對方看中什麼咱就賣什麼.當然,不能把所有家底兒嗯部抖落出來,哦,這是說質量,不是說數量.也即是說,數量越多越好,就怕人家看不中.而萬歲的想法要比徐某細致入微的多,諸大人還是請教萬歲更好.”
總體來說,在場者個個都是老狐狸,其中最嫩的是十七歲的載镔,最木的是科學家徐壽,卻偏偏是這兩人最明白技術輸出的內在涵義.不過,既然是一群老狐狸,回味兒的時間也快,一時無法理解透徹,但能抓住一絲苗頭.就如翁同龢轉著眼珠問徐壽:”徐院長,給個重要提示先.”
嗨,中華帝國高層人士間的言談都給載镔帶壞了.連翁師傅如此文化大家,偶爾也在破壞語法,不管主謂賓了.
徐壽忍著笑說:”諸位都知道科學院裏有個國家標準委員會……”
翁同龢等人聞言即再次沉思起來,徐壽接著點題:”我國要成為國際標準的領導者,不輸出技術,哪來的國際標準?怎麼控製對手?”
曾國藩老當益壯起來,三步並做兩步竄到徐壽眼前:”怎麼控製?”
徐壽伸手示意載镔:”那您就要去問萬歲了,此等陰人之術,再下......”
大家的目光齊齊轉到皇帝身上,載镔趕緊主動起來:”諸位可別全聽徐院長的.以我國目前的科技水平,走在別人前麵搞個所謂國際標準出來並不難,怕就怕在那”國際”所含範圍太小.至於說到控製誰,那可就難了.弱小控製少了沒大用,強國不一定跟著咱們走.不過,不試試怎麼知道呢,對不對?”
有人提出異議:”萬歲,微臣愚鈍,對”標準”二字理解不透.隻知無論如何是先將我國之先進技術輸出,卻不知道如果將對手限製在此標準之內.最難辦的事,您如何使對執行我國所定標準,難道他們不能製訂自己的標準嗎?”
“這問題問的好,應該是大家共同心聲吧?”
話音剛落,連徐壽都點了頭.是啊,如何才能使中華標準通行世界呢?
眾人滿心期望中,載镔卻一盆涼水澆下:”其實,隻要世上不止一個強國,隻要其它強國不願受到控製,那麼世界上就不會隻流通一個標準……哈哈哈,諸位似乎很難受?不必如此,隻要世界上還有國家形式存在,一個標準就不可能實現.可強大標準卻能控製弱小標準.但此中有個必然前題,那就是強大何以強大?”
“強大何以強大?”
“對,一定要搞清強大何以強大.還有,不談所謂標準,隻說輸出技術後,我們會失去什麼?會得到什麼?又怎樣利用得失?”
倉 又是翁同龢成為代表:“臣等對失去什麼倒是知道一些.列強得到我國先進技術後,軍力會有所增長是其一…….”
“翁師傅,先進武器能代表一切嗎?”
“自然不能,還要知道怎麼用?”
“那您認為以YF的軍事與科技實力,會不知怎麼用先進武器?會研製不出先進武器?”
“時間而已!”
“是啊,不過是一段時間而已.就造船業而言,我國的基礎主要來自內戰中的M國.軍用船舶製造技術主要來自於D國,但我們現在超越了他們,所以,YF等國需要得到我們的技術.如果我們敝帚自珍,不願交流,以YFD等國的工業與人才基礎,難道就不能再次躍居我國之上嗎?反倒是交流起來才能使各國跟著處在領先地位的思路走,使主流技術控製在我們手中.大家要知道,現在不是我們領先世界幾百年的古代,中華帝國不再是那個連背影都難以看到的被追趕者.事實上,我們的總體科技水平還比不上另幾大強國.占了先機並不能領導標準世界,我們必需就是先進的代表……”
翁同龢的話半開玩笑半認真:“嗬嗬,萬歲,您的話一如際往,總是那麼……雜亂.不過,微臣聽懂了,想來各位同僚也懂了.現今想聽聽萬歲對技術輸出有何策略?”
“我說了,YF等國要什麼給什麼,但怎麼給?給多少?什麼價?如何執行?等等等等,要我們說了算.當然,製訂一個國際標準,不能一蹴而就.對手不答應我們的條件也無需強求.完全可以讓YF這樣的強國與我們對等交換.”說著話,載镔在尷尬的苦笑,自己的發言的確做不到條理分明,好在聽講的都是舉一反三的精明人,不算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