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鐵血之路.-202.為了標準世界[中](2 / 3)

有人會說,中華帝國還會缺兵源嗎?

嘿嘿,您又YY了.中華國防軍已是世界上裝備最先進的軍隊之一,消耗量之大則是天下第一.而以質建軍是國策,難道說改就改?就算打炮灰戰爭,並不寬裕的國家經濟能承受嗎?

那麼拉壯丁增賦稅?

為了國家信用,載镔絕對寧願再當幾年縮頭烏龜也不從國民手上搶錢.就因十幾年時間建起的國家信用,中華帝國正為貨幣改革做準備.要想用花花紙換到貴金屬,任何一個國家先老老實實為百姓考慮好了再說,讓百姓相信那花紙的確能頂銀子.戰爭可以打,要讓國民相信國家能打贏,統治階層要有把握打贏.可是,跟E國正打的如火如荼時又跟YF鬧翻了,中華帝國不過能守土而已.重興皇帝說了:光花錢沒好處的仗,打個屁啊!

所以,此時得罪YF完全不可取,有氣也要受一些.又有誰沒個三災六難呢?報複的日子在後頭,但現在就不能讓YF得意到猖狂.

從國內出發來到中華帝國,在坐到談判桌前的日子裏,他對談判的準備工作不可說不細致,否則也不會以問侯對手的父親開始.克裏斯蒂就是沒將赫爾利那句”不要被刁鑽的中華人牽住鼻子”的經典忠告放在心上.因為,他認為一個外交老手,怎會被對手牽住鼻子呢?可憐的約翰牛,無意中親自將鼻子送了上去.

十年如一日,此次談判同樣在一天內完成了框架協議簽訂.事實上,YF代表團真要與中華帝國磨牙,中華帝國很可能做出更多讓步.可驕傲的YF基本上得到了想得到的東西,又不願接受嘲笑,成全了中華帝國幹淨利落的名聲.隻因為,載镔強D國駐華大使馮.克勞琛幫忙,玩兒了次心理戰.

隨著載镔的掌權,中華帝國對外談判從來都是當天解決.原因在於載镔有天生滾刀肉的特性外還極有自知之明,並且知道給對手留情麵.混黑社會的人最現實,是老子的玩兒命也要得到,不是老子的看看行情,能搶就搶,搶不到也不遺憾.用重興皇帝的斯文語氣說起來就是”談判就是互相要從對方身上占到便宜或減少損失.利益上可以有傾斜,因為某一個人左右為難時都無法一碗水端平.但誰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死不要臉,別怪老子魚死網破.”這話是當著俾斯麥說出的,當時的鐵血首相大笑中表示讚同.其實,此言用最簡單的話慨括就是:中華帝國在公平基礎上,或虧或賺.

這種帶著深深的重興皇帝個人風格的談判理念不但成為中華帝國外交官的外交準則,在列強心中更有著深刻的印像,E國人在中華衛國戰爭時,借威遠為由,想敲詐一筆補償費,結果親身領教了翁同龢怎樣翻臉趕人.

漸漸開放的中華帝國經常有新鮮事物出現,比如記者招待會,在談判前就舉行了一次.需求與中華帝國互相依靠,不願意中華帝國退讓的D國欣然提供了幫助.何況,YF迫使中華帝國放棄了對E國的戰略優勢,給予E國的暗助僅次於直接出手,而D國人不過是動動嘴而已.其實D國和E國頗有些不明不白的關係,並不希望E國受傷過重.因為歐洲王室通婚成風,與YF間也一樣.但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且毫不手軟.

招待會上,有記者向克勞琛提問,請教D國對於將要開始的談判有什麼感想與期望.克勞琛沒使用任何公式化口吻,而是擠兌著YF兩國.他說:”我希望談判在當天結束,而且應該在當天結束……”

“您為什麼這樣認為呢?”

“因為中華帝國在近十幾年來的曆次談判中,每次都明顯的體現出最現實的公平.什麼是最現實的公平呢?就是說中華帝國十分清楚在自身的實力基礎上,該得到什麼,該付出什麼.不該得到什麼,不該付出什麼.”

“您所說的這種現實公平並不好理解,所以還請克勞琛先生談談這種公平是怎樣一種具體表現.”

“其實你肯定發現了那種具體表現,中華帝國曆次談判並非完全保密.所以解釋起來很簡單,中華帝國提出或答複的條件都在對方可接受範圍內,可以修改,卻不能顛覆.因而,中華帝國曆次談判都在當天結束.哦,遠東戰爭後那次關於戰俘問題的談判進行了很長時間,似乎到現在也沒真正結束.不過那是一次政治觀點淩駕於利益之上的談判……”

“克勞琛先生,您說的對,但我想知道,顛覆代表什麼呢?”

克勞琛眨眨眼,回答了兩個詞語:”無恥,貪得無厭.”

對克勞琛如此尖銳的回答,照樣有記者不滿足:”無恥的結果呢?”

克勞琛覺得夠了,外交糾紛可能就要來到.所以站起身準備離開,但他還是回答了這個問題:”想想中華帝國的實力吧!他不是原來那個大清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