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東南亞2(2 / 3)

在救國軍突如其來的打擊下,印度、緬甸、泰國的英軍防線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英軍前線指揮官喬治手忙腳亂地指揮一支支英軍預備隊開赴前線,一邊還氣得大叫:救國軍連娃娃兵都派出來了,從哪裏弄來了這麼多人員和裝備,情報上不是說救國軍裝甲部隊都在北方,這裏那來這麼多坦克?

國內戰事結束後,南方集團軍、GCD江南野戰軍到雲南備戰,部隊剛經過血戰,戰損很大,救國軍又在全力攻打日本,人員裝備一時難以調齊。黃錚命令集團軍因地製宜地加強軍隊建設,從雲南、四川招募訓練新兵,並用英國人作為新兵實戰訓練的對象。四川兵與高大的歐洲人相比有如大人和小孩,所以英國人認為救國軍已經窮途末路,連娃娃兵都派出來了。這些在大山裏長大的士兵身材矮小,走山路卻如履平地。日本投降後,四川兵工廠集中力量生產適於叢林戰的輕便武器供應西南軍區,丁正義用這批新兵組建了高度機動的叢林步兵分到各部,包括從日本運回的大量馬匹成了主要運輸工具。

滇緬邊境戰役的作戰計劃是西南軍區擬定的,黃錚隻指出了兩點:一是穿插包抄是整個戰役的主題,正麵進攻是輔助手段;二是戰役的初期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擊垮英國人的心理防線,閃電戰也適用於複雜的地型,但要有所變通。根據黃錚的指示精神,丁正義認為對英軍縱深的打擊僅憑空軍是不夠的,全麵進攻開始前就把叢林步兵派到緬甸境內,緬甸人民軍成為向導和協同作戰力量。守衛密支那的英緬軍第6步兵旅、加拿大旅成了救國軍包的第一個餃子,143師迂回到縱深的四個步兵團同時切斷了密支那英軍與外圍英軍的聯係,英軍突圍未果又遭密集轟炸,17日救國軍裝甲部隊推進到密支那外圍,被裝甲部隊分割包圍的英軍舉起了白旗。投降的英軍很快見到了它們的同胞——英國派往泰國的遠征軍,它們正在揮汗如雨地修路。築路工地上非常熱鬧,除了俘虜外還有為錢而來的泰國人、趕著大象的老撾人和柬埔寨人。英國人告訴新來的俘虜兵:努力工作會得到不錯的待遇,搗亂或反抗者都去見上帝了。

18日,泰國西部戰線的正麵集結了一個陸戰團,與千裏馬坦克等輕型裝甲武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排龐大的裝甲巨獸,湯大勇在前線指揮部裏看著裝甲部隊發呆,他在等待“流氓師”的消息。天火師一旅二團一營奉命守衛泰國灣碼頭,他們在這裏與英軍裝甲部隊打過一場血戰,繳獲的英軍完整的馬蒂爾達坦克等裝備被分到各部用於了解英軍坦克性能和用於針對性訓練,作為大量戰損的補充一營也隻分到了五輛“女王” 坦克(官兵們對馬蒂爾達坦克的別稱)。一營長籃秋森看到一大堆損壞的“女王”坦克等英式坦克突發奇想,他找來了英軍裝甲兵及機械後勤兵要求它們修複這些坦克,曼穀一家華人的機械製造廠免費為救國軍生產配件,經一個多月的努力,居然修複了43輛各種坦克,一營官兵利用這段時間學會了駕馭。一旅長劉安石把分到一旅的英軍坦克集中到一營組建一個坦克團,但又被師部要了去作為師部直屬團。全麵開戰前,聯盟軍司令張青向林中武借支裝甲兵作為突擊力量,林中武把“日不落”坦克團借給了聯盟軍。陸戰隊的任務是南下攻取馬來半島,解決西部英泰聯軍由聯盟軍完成,湯大勇的二軍搶下了主攻任務,二軍想用一次勝利來證明自己,此時的湯大勇卻對全殲英泰聯軍毫無把握,擔任穿插的流氓師還未完成任務,阿邦派出的二大隊、三大隊都按照預定的計劃到達指定地區,邱楚強的一大隊卻如泥牛入海毫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