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水稻在手裏正反來回多次摔打,基本上能將絕大部分的稻穀給摔下來,剩下來的一點的用手輕輕一擼也就掉下來了。
這邊幹的熱火朝天,宋宸也不好閑著,也加入了手工二次脫粒的隊伍。
打出來的稻草也是整整齊齊的放到一起的,這也是個寶貝,部落裏能用上的地方也很多,做蓑衣,編草繩,甚至改房子用來做屋頂也是非常好的材料,至於它最基本的功能——用來生火,宋宸肯定是舍不得的,用它來生火,現在可太奢侈了。
脫粒的速度要比收割快上許多,換了三次人後,剩下的就還有不到一半了。
幾個閑不下來的甚至直接就用手來脫粒。
都是發自內心的給部落幹活,宋宸也不好攔下他們的,索性剩下的也不多了,就算這樣對手在不友好也無傷大雅。
看著地上越積越多的稻穀,宋宸露出了姨母笑。
具體的收成還要等全部打完才知道,但是目前看來還是非常可觀的,宋宸估摸著四五百斤是跑不掉的了。
大家雖然對這玩意也不了解,但是知道這關乎部落的未來,也是越幹越起勁,速度不減反增,越幹越快。
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三畝多地的水稻就被全部收拾好了。
稻穀在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
不過這種露天式的原始打稻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稻穀飛的整個廣場都是,這也是得記下來的地方,明年都需要好好改進改進。
灰塵稍散,有人就開始收攏稻穀了,部落裏現在也沒有掃把,用的還是就近折的鬆樹枝,掃出來的效果也還不錯,就是稍微費力了些。
而且隻能收拾一些散落的,稍微多一點就非常吃力了。
不過在豐收的喜悅麵前這都不算事。
樹枝與鏟子並用,將稻穀全部都堆到看了一起。
下午也早就過半,今天肯定也是曬不成了,所以還是收在一起比較好,萬一出了點什麼意外也能很快的就收回去。
沒有曬幹也不好看到底有多少,宋宸心裏急的就跟貓抓一樣。還好夏天太陽大,不消幾個太陽,這幾百斤的稻穀就能被曬的透透的。
稻草就要隨意很多了,全部都被鋪開晾曬著,不過也沒有占據曬稻穀的地盤,隨意鋪在周圍的空地上就算完事了。
不過這種原始的水稻,遠沒有後世改良後的粗長,稻草也就小臂長,而且也比較細,能有這樣的產量也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忙完這一些,宋宸就趕緊帶著炎和廚回山洞了,答應了大家的肯定是要做到的。
今天大家幹的都非常不錯,晚上當然是要吃頓好的。
宋宸親自下廚,必定是不能讓大家失望的。
食材雖然簡單,但也可以做出美味。十幾條從河裏撈起來的魚,個個活蹦亂跳的,每一條都有七八斤重,算是又肥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