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挖好之後,裏麵都用火燒上了還幾天,把裏麵的水分完全烘透了,宋宸往下再挖一點點,至少十幾裏麵以上都是幹透了土,而且表層是用最細的陶土抹了一層,經過燒製以後倒是和陶差不多,防水性能也是大大的提高,這一層還是陶提出來的意見,陶器的防水性能大家事都知道的,就在窖裏麵燒哪怕是燒不出來窯裏麵那種效果,宋宸隻求最表層的能有一定的疏水性就好。
在最底下的是宋宸放置的燒製出來的磚頭鋪成的,部落裏到現在也就是堪堪燒出來兩千塊的樣子,為了能把糧食儲存好,宋宸也能算是下了血本的。
每一個糧食窖都需要好幾百塊磚頭才行,除了最底下鋪的那一層,周圍也得用磚頭包起來才行,這樣的也會更加的穩固一些。
除了底層的磚頭之外,上麵一層是用少能土碎塊和草木灰拌成的混合物,這也是防潮最重要重要的一層,這兩個都是比較能吸水的材料,稍微有點水汽就能被吸附掉,而且裏麵宋宸還摻了一些活性炭,如果有什麼異味的話也能及時的給吸掉。
在上麵宋宸準備用稻草給鋪起來,傳統的在上麵還會放上一層席子,但是這玩意目前部落裏還沒有,也還不是說部落裏現在做不出來,具體的製作方法公輸早就掌握了,但是部落裏的夏天並不是很熱,而且都是直接睡在地上,涼爽的很,涼席也就沒有了製作的必要了。
除此之外,席子的製作也太過於費時間了,雖然做起來的方和竹籃子差不太多,但是對於竹篾的要求是要高上許多的,篾子要更加的輕薄,而且對於毛邊的處理要求也更高,這是人要睡上去的 ,但凡有一點毛刺都不行,竹篾上的毛刺紮在人身上可是非常難受的。
綜合考量之後,宋宸還是決定省去這一層,反正部落裏的糧食也不會存放太久,雖然一萬多斤聽起來很多,但是真要吃起來,部落裏這麼多張嘴,最多也就是大半年的時間,就算是在節約一年的時間也基本上能吃的幹幹淨淨了,而且等到明年,新的稻穀又會進來,想來隻要能夠多查看查看,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大不了稻草鋪厚些就是了,反正部落裏有大量的稻草,幾十畝地的稻草通通都收了回來,目前除了編一些草繩什麼的也沒有什麼更好的利用方式,宋宸倒是知道一些用稻草能做出來的東西,但是具體的方法還是得多嚐試嚐試才行,而且怎麼用,幾十畝地的稻草總歸是用不玩的,與其用來做點火的材料,倒不如在其他地方多用一些,怎麼說也比都燒了好。
厚厚的稻草上麵就是一層木板了,木板之間的縫隙是現在部落裏能做出來的最小的了,大部分的地方稻穀是不會掉下去的,其他真就弄不好的縫隙也隻能用其他的東西稍微填一下啊,影響倒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