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輮以為輪(2 / 2)

想要正式開織,隻能等部落裏的麻上收獲了,現在部落裏收獲的麻,基本上都是兩年份的,這樣的麻纖維會更加的好一些,編織出來的布或者繩子都更加結實一點。

不過相對地占用的耕地麵積也就更大了,光是麻就足足重了將近二十畝地,兩邊輪著來收割,一年大概能有十畝地左右的樣子,這個數量肯定是夠部落裏用的了,麻製品雖然也是消耗品,但是一件麻布衣服最少也可以穿上好幾年,要不了兩年,部落裏的麻應該會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剩餘的狀態,現在還是稍微緊缺了一點。

宋宸則沒有幹這些事情,而是在和公輸專心研製一項全新的工具——車,部落裏現在已經有牛了,雖然數量還不是很多,但是總不能讓他們光犁犁地就算了吧,還是需要發揮他們拉貨的作用。

以前雖然鹿也能拉貨,但是數量又不多,而且負重能力也一般,自然也就沒有製作的必要,牛就不一樣了,地勢平坦的話,一頭拉個大幾百斤應該不是什麼問題,這也是為了秋收做準備,這麼多的水稻,到時候產出也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肩扛人挑終歸是慢了一些,而且大家還要忙著收割,這些活如果能用這些牛來代勞自然是最好的,割了一整天本來就累,還得將水稻都挑回來,壓力還是蠻大的。

簡單的木板車設計並沒有多麼的複雜,一個車鬥加上一對車輪就組成了一個簡單的板車,最難製作的就是這對車輪了,需要比較高超的木匠手藝才行,這對宋宸和公輸都是一項挑戰。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這是古代哲學家荀子教給宋宸的方法,現在需要做的肯定是木輪,橡膠這玩意兒還不知道擱哪了,而且就算有送人也不會提煉,木車輪能夠在華夏流行幾千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需要用到的木頭還是很好找到的。

宋宸也不知道哪種木頭適合做車輪,所以和公輸每一種都砍了一些回來,既然確定要做輪子,那麼圓形肯定是要先畫出來的,大小也得提前規劃好,不過為了方便製作,太小的話,肯定難度比較高,所以宋宸最後確定的一個輪子,直徑就是七十厘米。

宋宸首先用繩子做了一個簡單的圓規,將圓畫出來,至少肉眼上看來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不過雖然說的簡單,但是想要將筆直的木頭輮成圓形就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了,兩個人接連試了好幾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開始連基本的火候都沒法掌握,第一次離的太遠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它過度彎曲,後麵離得太近,直接將木頭給烤黑了,一點一點試了幾次,才將距離掌握好。

各種木頭都試了一遍,宋宸發現部落裏最常用的硬木並不適合用來做輪子,因為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它彎曲,最後確定的木頭硬度和柔韌度都比較適中。

兩人前後忙活了兩天,也僅僅是將相對來說比較合適的木頭找了出來,雖然進度比較慢,但是宋宸也沒有太著急,畢竟車輪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想要像之前那些簡單的東西,一兩天就做出來也不太現實。

畢竟除了外麵的大輪子,還有內圈呢,還有以及中間的杆子都是需要一步步慢慢攻克的,不過裏麵的部分,宋宸決定讓黑鐵做一套青銅的,看看效果怎麼樣。

木輪的使用壽命應該不會太長,要是內外都做成木頭的話,隔一段時間就要換一整套,這個成本可就太大了,所以關鍵的部位以及比較容易磨損的零件送成,準備讓黑鐵用青銅來代替,到時候即使壞了需要更換的,也就是外麵一圈而已。

不過這也隻是宋宸暫時的一個想法,具體怎麼樣還得看做出來的結果,而且同時還得兼顧一下重量,太重的話就會影響上麵的載貨量了,板車做出來是用來拉貨的,各個方麵都需要照顧到才行,這也將會是部落裏有史以來最難做的一件工具。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7488/8537091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