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銘的目的是通過血腥和殘忍來錘煉自己的神經以及殘酷的殺伐。之後,風銘將戰場收拾幹淨,然後,悄無聲息地離開。
白天,一個隱蔽的休息處,風銘陷入沉思:為什麼暴熊能發現他的藏身之處呢?斂息在於收斂自身的氣息,不能讓空氣產生波動;隱匿在於隠其形並和隱藏之所融為一體……
風銘一點一滴地回想昨夜暴熊的細微變化之處,猛然間他想起昨
夜暴熊有一個用鼻子嗅了幾下的動作。
風銘幡然醒悟:是氣味,世間萬物各有其味。以樹木而言,樟樹有樟樹的氣味,槐樹有槐樹的氣味,即便隱匿得悄無聲息也終歸異於所隠之物。斂息、隱匿當做到若其形、若其色、若其味,才能做到真正的隱匿。風銘無意間觸及“道法自然”。
之後三個月,風銘白天煉化元氣,夜間則潛出休息處,利用山林萬物練習斂息術、隱匿術。由於其全屬性的優勢,進步神速,真正做到了若其形、若其色、若其味,即使三階妖獸近在咫尺也難以覺察到隱匿的風銘。
在此期間,風銘也擊殺了大量的三階妖獸,身上的殺氣越來越濃。這種茹毛飲血的日子也使他像妖獸一樣凶狠,原有的風流倜儻、儒雅之風蕩然無存。
又兩個月後,風銘破入大武師中期。
之後,風銘潛入四階妖獸出沒的區域。四階妖獸相當於武者的大武師境,同階相比,妖獸的武力要高於同境界武者,妖獸的凶狠、嗜血、狂暴使其比人類武者更具侵略性。
夜晚的天空星星點點,晚風清清吹拂。風銘隱匿在一隻四階金剛猿附近,金剛猿不時地大吼,以維護其領土。
風銘突然暴起,一拳砸在金剛猿身上,金剛猿被突如其來的一拳打得仰麵倒地,而風銘也被反震得倒退幾步。金剛猿迅速爬起,舉起團蒲似的前掌朝風銘掄過來,掌過之處,響聲大作,掌風使四周形成一股莫大的壓迫。風銘大驚失色,急忙施展如風隨影步避開。然後打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家傳絕學風暴拳,拳頭不時的落在金剛猿身上,令金剛猿愈發狂暴,金剛猿拍、撕、撲地攻向風銘。那攻擊偶一碰著風銘,便令他鮮血淋漓,痛得他呲牙咧嘴。
打了半天,金剛猿氣勢依舊,而風銘卻已傷痕累累,真元耗盡,氣喘籲籲。風銘不得不施展如風隨影步溜掉,那金剛猿則朝他的身影連連大吼,似乎是嘲笑他不自量力。
“自己的一拳如同給它撓癢癢,它的一掌自己就要跳起腳來躲,這架打得真******憋屈。”風銘自嘲的喃喃道。
家族的風暴拳,施展起來,確如狂暴的風,能撕裂萬物,毀天滅地,是一種極有氣勢,極富破壞性的不可多得的拳法。但自己境界尚低,難以發揮其威力。
風銘回想金剛猿的打法,那就是一個字“亂”,但那一往直前的氣勢、力度,卻深得“一力降十會”之深意。想起世人武學中的所謂的黑虎掏心、雙錘貫耳,如果碰上金剛猿,還擺那架勢去掏心、貫耳,被它一掌就會掄死,還掏個屁的心,貫個毛的耳。風銘變得越來越粗野,是有意為之,改變自己過去的儒雅之風和豪門子弟的習性,一切都率性而為。
風銘又仔細思索家族風暴拳的要義,對於拳法的理解越來越深入,不論拳法如何變化,萬變不離其宗:拳之勢、拳之力、拳之速、拳之爆。
拳之勢——拳的氣勢,一往直前,天下唯我,神擋殺神,佛擋弑佛。
拳之力——拳的力量,一力降十會,管你什麼花裏胡哨,我一拳破之。
拳之速——拳的速度,疾如風,壓縮於拳頭,訊如電,瞬間即至。
拳之爆——真元運用所產生的爆發度,瞬間爆發,一擊斃命。
想到這裏,風銘感到有些遺憾,自己缺乏一門煉體術,體內真元的使用也缺乏更好的功法。
“今後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些功法。”風銘自語道。
最後風銘將想到的拳法去蕪存菁,隻三招:直拳、勾拳、擺拳。用這三種最簡單、最直接、最粗暴的攻擊方式錘煉拳法的四種要義。
風銘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的身份,他要活下去就必須將家族武功拋棄,否則,他的家族武功就會成為他身份的標誌,而麵對滿世界武者的追殺,他必須求變。
之後的一個月,風銘天天晚上去找那金剛猿打上一架,由開始受傷遁走,再到勢均力敵,到最後一拳擊斃那金剛猿。風銘對拳之勢、拳之力、拳之速、拳之爆的運用有了極大的進步。
風銘的最後一拳,殺氣衝天,氣勢無雙,一拳搗出,拳頭帶著拳芒呼嘯而去,瞬間擊在金剛猿的胸部,拳的力度及凝聚在拳頭上的真元瞬間爆發,將金剛猿的胸部擊碎。
之後,每天夜晚,風銘都出去尋找四階妖獸對戰。慢慢的已沒有對手。
又是一個繁星點點的夜晚,風銘隱匿在一顆大樹上,突然,看到不遠處的大樹上有一隻四階火猴。風銘潛行過去,剛欲出拳擊斃那火猴時,隻見那火猴以極快的速度避開並掠向另一顆樹。風銘急忙施展如風隨影步追趕那火猴。那火猴穿梭於樹林間,瞬間就不見蹤影。風銘沮喪無比,他曆來在速度上較為自傲,但今天卻輸得一幹二淨。
風銘剛欲轉身離去,隻見那火猴又在不遠處的樹上出現,並吱吱地對著風銘擠眉弄眼,隨後又轉過身朝風銘扭屁股,似乎在說:來追我呀,就你那速度,追得上我嗎?笨蛋!
風銘惱怒無比,奮起腳步直追而去,那火猴似要戲弄風銘,降下速度,兩者一前一後,如鬼魅般在山林中穿梭,惹得山林裏的妖獸震吼不已,整個山林一片大亂……
前麵突然出現一麵陡壁,隻見那火猴依舊直衝而去,在要碰上那陡壁的瞬間,那火猴陡然變向沿陡壁直衝而上。而後麵追過來的風銘卻來不及止步,一頭撞在那山壁上,痛得他呲牙咧嘴。
不過,風銘對火猴的速度及空中折向的能力欽佩不已,並百思不得其解。
此後的一個月,風銘天天晚上去追那隻火猴,欲探尋火猴的速度之謎。那火猴也恨不得有一個人陪它玩耍,也是樂此不倦。追著,追著,一人一猴竟追出一絲情感,到最後,雙方竟能停下來隔著一定的距離用手勢交流一番。有時風銘坐下來托著腮對著星空沉思,那火猴也有模有樣的學著風銘的樣子對著星空沉思。風銘看見它那模樣,忍俊不住,並從儲物戒中掏出幾粒丹藥丟給火猴,用手勢告訴火猴吃下去,那火猴有些懼怕但又擋不住丹藥的芳香,猶猶豫豫吃下去,隨後又蹦又跳,無比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