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東西比較簡單,都是登州府的一些土特產,還有海鮮之類,喝的酒卻是田橫山釀的那種高度酒,王師中原本就是身在燕地的漢人,喜歡喝這種烈酒。
見宋行來到蓬萊閣,便吩咐馬擴過去相請,他們今天來蓬萊閣,原本就是衝著宋行來的。
宋行正在搭建那塊破木板,跟最初的說書不同,木板雖然是那塊木板,但木板上這次鋪上紅布,而醒木也不再是破磚頭,換成真正的木頭,這是田承稼專門為他定做的。
見馬擴過來,隻是衝他笑笑,算是打招呼,仍自忙著。
馬擴衝宋行拱拱手,禮節性地打完招呼後,便直說王大人有請。
宋行撐好木板,拍拍手中的灰塵,然後拿起那塊破磚頭,在破木板上輕輕一拍,笑道:“馬兄來得真是不巧,宋行現在要說書,有什麼事稍後再說。”
見宋行不為所動,馬擴的眉頭暗皺,暗道這小子真是不識時務,連王大人的麵子都想駁,正待好言相勸,卻見宋行已在那兒開講。
馬擴亦是蓬萊閣的常客,自然知道宋行一旦開講至少得有半個時辰,心中暗歎,隻好回到蓬萊閣複命。
王師中見宋行一介草民,竟然不賣他這個知州大人的麵子,縱算他誠府極深,此刻也有點掛不住,正想站起身來,卻被旁邊的中年商賈壓住。
中年商賈提起茶壺,為他斟上半杯茶後,看著閣外滔滔不絕的宋行,笑道:“他既然處心積慮地花十萬貫作見麵禮,所談之事必然不凡,咱們不妨等等。”
王師中端起茶杯,吹吹茶杯邊沿的漂浮物,輕輕地喝口茶道:“趙大人既然如此說,倒顯得下官急躁些。”
對馬擴的相請,宋行的內心還是有點小激動的,因為他來蓬萊閣說書,原本就是釣魚,如今這條魚兒主動上釣,激動自然在情理之中。
隻不過宋行並不是那種喜怒形於表麵的人,跟這些當官的打交道,該端的架子還得端著,以體現自己跟別人的不同。
這次他講的故事很精彩,因為從這個章回後,一個智力近妖的人物橫空出世,開始登上曆史的舞台,這一回正是三國演義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蓬萊閣與宋行說書的地方原本隔著一段距離,隻是宋行說得太過精彩,不管是坐在旁邊聽的人,還是從旁邊路的人,盡皆屏聲靜氣,生怕打擾到他說書。
所以,王師中他們盡管在閣內,聽得雖不及外麵清楚,但也知道大概,中年商賈聽得半晌,不禁輕拍手掌,歎道:“這諸葛孔明不愧為天下奇才,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智謀超絕,品德高潔,我輩實難望其項背。”
王師中亦歎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的確是我輩之楷模。”
出師未捷身先死,出自杜甫的《蜀相》,此時王師中將這首詩的後兩句掉過來念,聽來卻別有一番味道。
馬擴少年成名,可謂意氣風華,在感歎古人的時候,不禁加上一句:“依屬下之見,趙大人的平燕策,實不亞於三國時的隆中對。”
王師中輕輕地放下茶杯,從旁附和道:“燕雲十六州自後晉兒皇帝拱手讓於契丹以來,凡我漢家男兒莫不魂牽夢縈,此番若能順利收回,那不世之功當首推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