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園是皇家園林,遊幸之所。蕙羅心道,他這幾天不去向皇兄問安,原來是跑出去賞花田獵去了。同胞兄長病危,他竟還有遊興,不知是不懂事還是生性涼薄。

未免有氣,便也不欲向趙似施禮,蕙羅別過臉去,啟步朝福寧殿方向走。不想趙似卻看見了她,揚聲向她喚道:“喂!”

蕙羅隻是不理,繼續朝前走。趙似又連喚兩聲:“喂!喂!”蕙羅依然不管,並不回顧。少頃,有個若短箭般的物事倏地從蕙羅腦後飛來,斜斜插在她鬢邊。

蕙羅一驚,伸手摘下,卻是一枝梅花。

她轉身,手持梅花含怒回視趙似。

他氣定神閑地走到她麵前,問:“我喚你,你為何不答應?”

蕙羅冷道:“十二大王適才是在喚奴家麼?”

趙似很認真地回答:“是呀。”

蕙羅麵無表情地道:“奴家姓沈,名蕙羅,是尚服局典侍。”

趙似道:“我知道。”

“剛才奴家聽到的,不是奴家的名字,所以不知十二大王召喚。”

“哦,”他很好脾氣地說:“那我下次記得叫你名字。”

他態度平和,不是以往冷漠的樣子,看蕙羅的目光甚至可說溫和。蕙羅一時倒又拉不下臉來生他氣了,便歎了歎氣,問:“大王有何吩咐?”

趙似把手中花枝樹枝遞給她:“這是我今日去玉津園摘來的,請代我獻給皇兄,權作歲朝清供之用。”

“歲朝”原是指正月初一。每年新春,無論宮廷還是民間,國人皆愛以鬆、竹、梅、柏之類植物插瓶供養,取其長青不老、延年益壽之吉祥寓意,謂之“清供”。

蕙羅遲疑地接過,問:“大王去玉津園,就是為了剪枝以備官家清供?”

趙似頷首,道:“鬆竹雙清,加梅三友。皇兄違和,不宜近繁雜香料,而三友清素雅潔,最宜此刻品賞。後苑中雖有鬆竹,但梅花不佳,所以我今日去玉津園,選取了些有致之枝。”

蕙羅見鬆枝曲盡其態,竹枝婆娑有致,梅花瓊肌玉骨,果然皆為清供上品,不由暗自感慨:原來他這般有心,先前倒是錯怪他了。

但仍有些疑慮,便開口問他:“大王既不畏風寒外出為官家尋覓清供花枝,何不親自送去?”

趙似沉默,側首看看聖瑞宮方向,半晌才道:“我此時去,恐有不便。”

蕙羅見他這般形狀,低目想想,卻也猜到了幾分:如今聖瑞宮拉攏重臣幾乎人盡皆知,又在福寧殿哭求官家立趙似為儲君,隻怕亦有風聲傳出,如果趙似對定省之事表現得太熱心,不免惹人非議,說他刻意親近討好皇兄,又或者留意窺探皇兄病勢,一旦有變,伺機上位……這大概也是趙佶改變定省習慣的原因。

這離皇位最近的兩兄弟,都要避嫌。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