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官機構稱尚書內省,其下分六尚、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司宮令總領後宮女官事,為正四品,以下為正五品的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其中尚服局四司為司寶、司衣、司飾、司仗,主管女官為正七品,司飾之下女官為從七品典飾和正八品掌飾。

每次皇帝駕崩嗣君即位尚書內省亦會做較大調整,曾侍寢的女官一律不得侍奉嗣君,或守陵或出家,未侍寢的援例也會放出一批,再提拔和增補新人。而今沈蕙羅落職,周嫵兒被逐,林司飾提出自己年齡較大,也頗多病痛,希望此次被放出宮。周尚服見林司飾去意甚篤便同意了,將她列入申請出宮的宮人名單,但隨即也為之煩惱:林氏一走,司飾司便無人主管,連可暫時代領主管的典飾都沒有,君主更迭之時事務最多,若無人領銜,司飾司必一片混亂,無法正常運轉。

於是周尚服列出幾個司飾、典飾候選人,去與司宮令秦氏商議,望司宮令定奪。

司宮令笑道:“此事我正欲與你說呢。太後娘娘有意將鄭瀅、王湲兩位押班轉至尚書內省領職,我見別處也無適合她們的官職,恰巧你這裏出了缺,就讓她們來罷。”

周尚服猶豫道:“司飾典飾掌膏沐、巾櫛、服玩等事,若兩位姑娘沒學過,恐多有不便。”

司宮令道:“她們平時伺候太後,膏沐香道這些都懂,應無大礙。”

經周嫵兒一事,周尚服對太後指派的人頗不放心,又不便回絕,頗有難色。司宮令看在眼裏,壓低聲音道:“這是太後有意栽培她們。皇後臨盤在即,將來勢必有些日子不便主持後宮,須有人協助。故將此二人派來領職,曆練一番,若她們成器,前途不可限量,出自尚服局,你豈非與有榮焉?”

周尚服瞬間明白了。皇後王素絢身懷六甲,即將在四月生產,且她性情柔弱,太後、司宮令及六尚均看出她若要管理六宮頗有難度,若趙佶再納嬪禦,太後必然要先提拔自己身邊人。國孝期間不宜立即議此事,便把人先放在尚書內省曆練,也是為她們日後協助統領後宮做準備。

既然司宮令將話說得如此直白,周尚服隻得答應,問道:“那她們誰做司飾,誰做典飾?”

司宮令道:“你可自行決定。”

周尚服擺首:“兩位姑娘此前同為太後宮中押班,若此番品階不一,位低者必有怨言,異日若蒙聖眷,恐怕會怪責你我。”

司宮令思忖道:“此前尚宮稟告,皇後冊封、皇子降生、皇帝納妃都將接踵而至,需要大量香藥,但內藏庫香藥庫存已不足,須從香藥庫篩選細色入內藏庫,不如就讓兩位姑娘帶領司飾司內人去做此事,誰做得好誰就領司飾之職。”

周尚服讚同:“如此甚善。以勝負定職位,她們應無異議。如今司飾事務頗多,可多列兩個任務,請她們比試三次,三局兩勝,更為合理。”

此事便如此敲定。

內藏庫儲藏的是大內日常用品及歲入盈餘的銀錢,其中香藥最上乘,多為麝香、龍腦等被稱為“細色”,較為名貴的香藥。而香藥庫儲藏香藥量大,多為州郡、番邦納貢及市舶司抽解、博買所得,但品種和品質皆不及內藏庫,且堆積經年,已有不少腐爛黴變,要篩選細色工程浩大。

周尚服將司飾司內人分為兩組,請鄭瀅、王湲分管,與她們說明,香藥庫香藥均分,她們分別帶內人前往篩選,三天之內要從數千箱香藥中選三百箱入內藏庫,每組須完成一百五十箱的量。

鄭瀅、王湲領命,各自製訂了篩選計劃,都是把那上千箱按人頭均分給手下內人,每人從幾十箱中揀選幾箱入庫,每人最少須揀選五箱。不同的是,王湲宣布若有人完不成五箱的量,將扣除其當月月俸,而鄭瀅則以自己兩月的月俸懸賞,說將按完成量排名,名列前三者將獲得相應數額的賞金。

蕙羅被分到鄭瀅一邊,聽說規則後頗感不妥,亦聽見周圍內人抱怨,思量一番後去找鄭瀅,建議道:“司飾內人資曆各有深淺,經驗、技藝都參差不齊,按量均分,也許會導致最後揀選的香藥品質不一。能力差的內人為完成數額或胡亂揀選,乃至濫竽充數,便有悖於精選細色入內藏庫的初衷。鄭姐姐不如把麾下內人再分為三組,精於香道者負責揀選,香道尋常但細心者負責裝箱,資曆尚淺者負責搬運和其餘雜事,各善其事,想必能更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