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健全體魄
1.怎樣下國際象棋
每個人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可是未必人人都明白怎樣運動才更有益於身體的健康。於是,本章將告訴你怎樣運動。做運動怎樣使人快樂。
1.棋盤和棋子。棋盤為正方形,由顏色一淺一深交替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淺色的為白方格,深色的叫黑方格。
棋盤上由對局的一方至另一方豎直的各行,叫直行;與直行垂直相交的各排,叫橫排;同顏色的小方格斜角相連而形成的斜行,叫斜線。
以白棋方麵為準,8條直行從左到右用a、b、c、d、e、f、g、h八個小寫拉丁文字母來代表,8條橫排由下到上用1~8八個阿拉伯數字來代表。每個小方格的標誌,是由所在直行的字母和橫排的數字相結合表示出來的。
對局時,必須使棋盤白格的一角位於對局者的後側。
由a、b、c、d四條直行所組成的半邊,稱為後翼;由e、f、g、h四條直線所組成的半邊,稱為王翼;由d4、d5、e4、e5四格構成的盤心區域稱為中心。
棋子是立體形的,共32個,按顏色分為兩組,淺色的稱為白棋,深色的為黑棋,對局的雙方各執一組。每組16個子,一王、一後、雙車、雙馬、雙象和八個兵。
2.棋子的擺法。白後放在白格,黑後放在黑格。
白方:王el,後dl,象cl和fl,馬bl和gl,車al和hl,兵a2、b2、C2、d2、e2、f2、g2、h2。
黑方:王e8,後d8,象c8和f8,馬b8、g8,車a8、h8,兵a7、b7、c7、d7、e7、f7、g7、h7。
3.棋子著法。王:橫、直、斜都可以走,每次限走一格(王車易位時例外),新到的部位必須不受對方任何棋子的攻擊。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格數不限。
車:橫、直可以走,格數不限。
馬:著法與中國象棋的馬相似,每一著先是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斜走一格,但無蹩馬腿的限製。
象:斜走,格數不限。
兵:隻能向前直走,每步一格。在兵的前麵如果有自己或對方的棋子,兵則不能前進。兵的吃子和它的走法不同,隻能向前斜進一格吃子。
4.吃子。王不準被對方吃,也不準送吃。其它棋子則可以聽任對方吃或主動送吃。
5.兵的走法與吃子。兵在原始位置開始走動時,可以隨意走兩格或一格,以後則每步隻能走一格。
如果兵從原始位置一步走了兩格,在同一橫線的相鄰格子上正好有對方的兵時,那麼對方的兵也可以吃掉它,但不是占有它到達的格子,而是占有它經過的格子,這叫“吃過路兵”。
6.兵的升變。兵到達第一橫排或第八橫排,必須立即升變為後、車、馬、象中的一種,但不能變王,也不能不變。這種變化叫“兵的升變”。
兵升變時,可先用口頭宣布變成什麼,或直接放上自己要升變的棋子來替換它。
7.王車易位。一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權利使自己的王和一個車同時走動,而隻算一著棋,這叫“王車易位”。其走法:先動王,讓王向配合行動的那個車的方向橫走兩格,然後使車躍過王而放在和王緊鄰的一格上,除去王車易位,王是不能走動兩格的,車也不許越子。
王車易位時,若王向後翼移動,稱為長距離易位,簡稱長易位。如果王向王翼移動,則稱為短距離易位。
但王和車當中還有別的子,不可易位;王正被將軍,不可易位;王要經過或將要到達的格子受對方棋子的攻擊,不可易位。
8.將軍。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王,要在下一著把它吃掉,稱為將軍。
9.應將。被將軍的一方采用自衛的著法,叫應將。
10.將死。被將軍又無法應將,算作將死。
以下是幾個簡單殘局:
①後殺單王:一隻後即使沒有王的幫助,也能把對方的王逼到棋盤角上去,但是要殺王卻必須有自己王的配合。
為了逼王,後和對方的王之間必須保持一個馬步。
②單車殺單王:單車殺單王,必須有自己王的配合,把單王逼到棋盤的邊上或角上,才有可能。同時在直線和橫線上進行切斷。
③雙象殺單王:在相鄰格上的兩隻象築成一道不能跨越的封鎖線,一步步把王逼到角上去。
④後對王:在王的配合下把對方的王逼到棋盤邊上殺,或是先吃掉對方的輕子再殺王。
⑤王單兵對王:王單兵對王取勝的關鍵在於兵能否升後(或車)。如果兵不能升變,至多隻能逼和對方。
2.怎樣下中國象棋
要學會下棋先要了解各種棋子的作用與走法、吃法。
1.棋子的走法和吃法。將(帥)的活動範圍限在九宮之內。每一著隻準走一步,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士的活動範圍也在九宮之內。每一著隻準沿斜線走一步,可進可退。
相不能過“河界”,每一著斜走兩步,即稱“象走田字”。若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稱作“塞象眼”,不能跳過。
車可以直走、橫走,不限步數。
馬每一著走一直一斜,俗稱“馬走日”。如在一直的地方有別的棋子,則不能過線,俗稱“蹩馬腿。”
炮不吃子時,走法如車。炮吃子必須隔一個棋子,俗稱“炮隔山打”。
兵沒過河時,每著隻準向前直走一步,過了河,可以向前走一步或橫走一步,不可後退。
2.棋盤和棋子。棋盤由9根直線和10根橫線交叉組成,中間沒有畫通直線的地方叫“河界”。上方和下方劃有斜交叉線的地方叫九宮。棋盤上共有90個交叉點,棋子擺在交叉點上。
棋子有32個,紅黑各執一組,每組16個,分成7種:將(帥)1個;車、馬、炮、象、士各2個;卒(兵)5個。
3.將軍、應將、將死、困斃。一方棋子,要在下一著把對方的將帥吃掉,稱為將軍。
被將軍的一方采取保衛的著法,叫應將。
被將軍而無應將,算做將死。
走棋的一方,將雖沒被對方將軍,但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而己方其它棋子也同樣不能行動,叫困斃。
4.勝、負、和。將(帥)被對方將死或困斃或自己宣告認輸、或超過規定走子時間均算負,另一方則為勝。
雙方的棋子或棋勢都沒有取勝的可能算和棋。出現循環反複又不違反棋例也算和棋。
怎樣掌握幾手中國象棋的殺法?
1.馬後炮。一方的馬與對方的將(帥)處於同一直線或同一橫線,中間隔一步,再用炮在馬後將軍。這是殘局階段頗有力量的殺著。
2.鴛鴦馬。雙馬連環,互相保護,此著在己方陣地利於增強防禦能力。
3.窩心馬。對方之馬走入已方九宮中心,並受到對方牽製而影響將(帥)和雙士的活動。
4.臥槽馬。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此馬既可將軍,又可抽車,是一常見的狠著。
5.側麵虎。馬與將(帥)之間的距離狀如“雙士連環”。
6.釣魚馬。馬在三七線,與將之間的距離狀如雙象連環。
7.立馬車。運用車、馬連攻,構成殺局。
8.擔子炮。雙炮連環,互相保護。
9.兄弟兵。一方兩兵(卒)過河界後,並立於對方的兵線或卒林。
10.二鬼拍門。雙兵侵入九宮禁區,分別列於對方中心士的兩旁或在將的左右,逼殺將。
3.下圍棋時出現“大勢已去”局麵怎麼辦
1.眼活。活棋的基本條件是要有兩隻完整的“眼”,當需要做活一塊棋時,就應注意眼位問題。最基本的做活方法就是在自己地域內,走一著或幾著棋,以保證有足夠的眼位。
2.地活。擴大地域,使自己有足夠的做眼餘地,是做活的基本方法。
3.棄子求活。依據“犧牲局部,保重整體”的原則,有時需要做出少量犧牲,才能將棋做活。
4.劫活與“雙倒撲”。在無法把棋爭活的情況下,便要力爭劫活,做成打劫,即使不能劫勝,也可換得在他處走兩手棋,得到一定補償。
5.扳殺與扳點殺。殺棋手法很多,用縮小眼位達到殺棋目的是一項基本原則。
6.點殺與盤角曲四殺。如對方棋形輕巧,隻要加補一手,便可眼位齊全時,應考慮采用點殺的手法。要注意的是“對方做活的要點,便是殺棋的要點”。
7.撲的手筋。用撲來緊氣破眼,是殺棋中的常用手筋。
8.棄子奪棋。棄子殺法是先犧牲若幹子,用以達到破眼的目的。這一著往往可出奇製勝。
9.聚殺與脫骨。以先給對方吃若幹子,然後用大眼點殺的方式,將對方全殲。
4.你知道撲克牌嗎
撲克牌共有54張,其中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共有52個星期;兩張副牌,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撲克牌有四種花色。紅桃、方塊、梅花、黑桃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紅桃、方塊代表白晝,黑桃、梅花代表黑夜。
每種花色13張,代表每一季度有13個星期。四種花色的點數加上小王的一點,計365個點數,為一年的天數。若加上大王,是閏年的天數。K、Q、J每一色3張,代表一個季度為3個月,一年中有12個月,4個季度。
每種花色13張牌(A、K、Q、J、10、9、8、7、6、5、4、3、2),以A為最大,2為最小。撲克牌玩法很多,有技巧性的,如橋牌、塔牌、賽塔、鴛鴦等等;有競賽性的,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對抗賽;有忍耐性的,如“通關”等。
5.怎樣打橋牌
打橋牌要揀去兩張王牌,用52張。
打時,4人分成兩對,雙雙互為對手,兩對同伴相對而坐。由北家發牌,發牌前要先交左首東家洗牌。說好後,再由發牌者北家把牌右移,讓右手西家切片。發牌是從左首一家發起,按順時針東→南→西→北發下去,直到52張牌發完,進入叫牌階段。
叫牌,即定約過程。由北、東、南、西四方順序開叫。所謂定約,即根據手中的牌力(大牌點A、K、Q、J依次合成4、3、2、1點),牌型即四種花色的分布情況,(如4—4—3—2,4—3—3—3,6—4—2—l等)和局況(每次以16局結算,北一南方,東一西方各有若幹次有局或無局的機會,有局時完成定約或未完成定約獎懲從重)等因素。經過開叫、爭叫、應叫,最後如其它三家均不叫,即定約完畢。
定約的規則:①首局北方開叫,以後各局輪流開叫;②按無將、黑桃、紅桃、方塊、梅花的花色級別,下方爭叫的花色必須高一級,同樣的花色各叫必須高一檔;③定約時每個檔次要求完成的墩數為:一檔即叫一梅花,……一無將,須拿滿7墩牌(共13墩),每次每方出一張,四張為一墩;二檔即叫二梅花,……二無將,須拿夠8墩牌,以下類推;六檔即小滿貫,隻能讓對方拿一墩,己方須拿夠12墩;七檔即大滿貫,13墩必須拿滿。不能完成定約,要扣罰分;正好完成定約,有獎;完成定局定約,有成局獎;超額完成定約,有超額獎分。④定約時,除叫花色檔次如一梅花、二紅桃、四黑桃、三無將、大滿貫等術語外,不準用任何其他聲音或動作透露自己牌的信息,否則罰敗。
這時,進入出牌即執行定約的過程。
出牌開始,定約者左手守方頭攻(出第一張牌),即如北家坐莊,由東家前攻,以此類推。
四門花色中,A永遠大,2永遠小。一輪隻能出一張,誰大誰獲下輪出牌權。每一輪中的四張牌稱為一“墩”,誰出的牌大,此“墩”就歸誰所贏得。每副牌有13個輸贏。哪方贏“墩”多,哪方獲勝。
出牌中如果這門花色告缺,可以用主牌“斃掉”而贏得,也可以不斃,墊出其它花色的牌。立牌2永遠較之副牌A大,墊出的牌再大也算小。還有一種不設主牌的特殊情況,那時誰都無法“斃”,隻跟著掌握著牌權的人的花色出,其競爭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