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課餘七彩
1.怎樣進入和退出Windows
現代社會的發展速度遠早已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計算機的普及、電子商務的興起、數碼技術的飛躍……課餘七彩教你認識這些信息技術,與你一起把握時代脈搏。
Windows是負責管理計算機硬件設備、為其他應用軟件提供運行環境的一種係統軟件。下麵向大家介紹如何進入和退出Windows。
一、啟動Windows。
在啟動Windows操作係統前,我們要先熟悉一下打開電腦,即通常人們稱之為開機的過程。開機的正確步驟是:先打開接線板的電源開關,再打開顯示器開關,最後打開電腦主機的開關。
打開主機後,計算機便開始自動啟動Windows。計算機顯示Windows操作係統的第一屏就是桌麵。
Windows桌麵由背景、各種圖標、任務欄和“開始”按鈕四部分組成。桌麵上的每一個小圖標代表一個對象,這些對象有的是一個程序,有的是一個文件。一般情況下,桌麵最下麵的一個長的橫條是任務欄,任務欄的左端有一個“開始”按鈕,右端是時鍾(用來顯示當前時間)、輸入法和音量控製等的按鈕。
在Windows桌麵上移動鼠標,可以看到有一個小箭頭跟著移動。將這個小箭頭移動到任務欄左端的“開始”按鈕上,單擊鼠標左鍵,桌麵上會彈出“開始”菜單。菜單中的命令稱為菜單命令,“程序”、“收藏夾”、“文檔”、“設置”、“查找”、“幫助”、“運行”、“注銷”、“關閉係統”等都是菜單命令。
二、退Windows。
在“開始”菜單的最下麵一行,有一個“關閉係統”命令。點擊此命令,會彈出“關閉Windows”對話框。移動小箭頭到對話框中的“關閉計算機”左邊的小圓圈內,單擊鼠標左鍵,在左邊小圈內出現小黑點。再移動小箭頭到“是”按鈕,單擊鼠標器左鍵,或按鍵盤上的“Y”鍵,稍後計算機退出Windows係統並關閉主機電源。
2.如何使用鼠標
鼠標是Windows操作係統最方便、最常用的輸入設備。正名叫鼠標器,簡稱鼠標。常用的是機械式鼠標、光電式鼠標。
鼠標通常有兩個按鍵。大多數任務都使用鼠標左鍵來完成,右鍵可用來快速完成特定的任務,即用鼠標右鍵單擊某個對象,則顯示一相應的快捷菜單,菜單中含有與此對象有關的命令。
使用鼠標時,一般將右手放在鼠標上,並將食指放在左鍵上,中指放在右鍵上。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在執行不同任務時,鼠標指針的不同形狀。
鼠標指針,俗稱光標,是移動鼠標時在屏幕上所顯示的符號。最常見的符號有以下五種:
1.指示光標。表示電腦處在預備狀態,等待用戶的命令。
2.I:I字型光標。是光標的通常形狀,表示電腦正處在等待狀態,等待用戶鍵盤輸入。
3.沙漏型光標。表示電腦正忙著執行某一命令,此時不要做任何操作。
4.雙箭頭形光標。出現在窗口邊框線上,用於改變窗口的大小。
5.手形光標。出現在使用幫助係統和瀏覽網頁時,用於獲得所指主題的幫助信息,或打開你想訪問的網頁。
鼠標主要有以下五種常用的基本操作。
1.移動:移動鼠標,使光標移動到要進行操作的地方。
2.單擊左鍵:用於選定操作對象。將光標移動到某一對象上後,按一下鼠標左鍵,被選對象變藍,表明該對象被選中。
3.單擊右鍵:將光標移到某一對象上後,按一下鼠標右鍵。用於打開所選對象的快捷菜單,列出與該對象相關的操作命令。
4.雙擊:用於啟動應用程序,如打開窗口,打開文件等。將光標移動到某一對象上,連續、迅速地按兩下鼠標左鍵。
5.拖動:主要用於移動和複製對象。將光標移動到對象上,按住鼠標左鍵不放,然後移動鼠標,將對象移到指定位置後再放開鼠標左鍵。
3.Windows窗口的使用
一、打開應用程序窗口。
雙擊桌麵上應用程序的圖標,或單擊“開始”菜單中“程序”中的應用程序菜單命令,都可以打開應用程序窗口。
二、如何改變窗口的大小。
(一)單擊窗口右上方的“最小化”按鈕,窗口縮小成任務欄中的一個按鈕;單擊這個按鈕,可重新打開此窗口。
(二)單擊窗口右上方的“最大化”按鈕,窗口充滿整個桌麵(除任務欄外),“最大化”按鈕變成了“還原”按鈕。如果再次單擊還原按鈕,窗口還原至上次最大化時的尺寸。
(三)將光標指向窗口的左右邊框,當指針變成水平雙向箭頭時,如果向左右方向拖動該邊界線,就可以改變窗口的寬度。同樣,“”可以改變窗口的高度。“”指向窗口頂點,拖動它可以同時改變窗口的寬度和高度。
三、將指針指向窗口上方的標題欄,拖動鼠標指針,可移動窗口的位置。
四、查看“菜單命令”。比如,大多數應用程序包含一個“文件”菜單。將指針指向窗口菜單欄,單擊“文件”命令,彈出一個下拉菜單,注意觀察下拉菜單中的命令。再單擊菜單欄中的“編輯”命令,可繼續觀察下拉菜單中有哪些命令。
五、單擊窗口右上角的“關閉”按鈕,即可關閉該窗口。
六、關閉已最小化的窗口。右鍵單擊任務欄上的按鈕,在出現的快捷菜單上左鍵單擊“關閉”選項即可。
4.如何認識鍵盤
要想在計算機上寫日記、繪畫、玩遊戲等,必須認識和學會使用鍵盤。鍵盤是計算機的主要輸入設備。
鍵盤通常有101鍵、104鍵和108鍵等類型。無論是哪一種鍵盤都分成五個區,分別是功能鍵區、打字鍵區、編輯鍵區、數字鍵區和指示燈區。
鍵盤最上麵一行從“Esc”鍵到“Power”鍵為功能鍵區。在功能鍵下方,也是鍵盤上最大的一塊區域,就是打字鍵區。右邊有數字鍵的一塊區域是數字鍵區。指示燈區域位於數字鍵區上方。
打字鍵區的使用頻率最高。共有61個鍵位,分別為字符鍵(包括26個英文字母——單字符鍵,21個漢字符鍵)和具有特定作用的輔助鍵。操作鍵盤時,經常用到輔助鍵,下麵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鍵的作用。
“Enter”鍵,也叫回車鍵。每當從鍵盤上輸入一條命令,或輸入字符後要另起一行時,就要敲一下回車鍵表示確認。
“Space
Bar”鍵,即空格鍵。它是位於打字鍵區最下麵一行中間的一個長鍵,鍵麵上沒有符號標識。每按一次空格鍵,電腦在當前輸入位置插入一個空白字符,並把光標向下一個位置移動一格。
“Backspace”鍵或“←”鍵,也稱退格鍵。每按一次,光標以及其後所有字符退回一格,同時刪除光標前的字符。
“Caps Lock”鍵,位於中間一行的最左邊,是字母大小寫功能鎖定鍵。每按一次,信號燈區標有“Caps
Lock”或“A”的燈就亮了,表明此時輸入的字母為大寫。再按一下,燈滅,表明此時輸入的字母為小寫。
“Shift”鍵,是在打字鍵區最左邊和最右邊的兩個比較大的鍵,也稱上檔鍵。在主鍵盤上有20多個鍵是雙字符鍵。直接敲擊雙字符鍵,輸入的是這個鍵下檔的字符。如果要輸入雙字符鍵上檔的字符,可以先按住“Shift”鍵不放,再按雙字符鍵。如果要輸入大寫字母,也可以先按這個鍵,再按字母鍵。因此“Shift”鍵也稱為上檔轉換鍵。
“Ctrl”鍵,在打字鍵區的最左邊和最右邊各有一個,往往和其他鍵配合來執行有關功能。比如,Ctrl+C,表示複製;Ctrl+X,表示剪切。
“Alt”鍵,在空格鍵的兩端各有一個,和Ctrl鍵功能相似,也是配合其他執行鍵使用。比如,Alt+空格鍵,表示顯示當前窗口的係統菜單;Alt+Tab,表示在活動的不同應用程序間進行切換。
“Esc”鍵,位於功能鍵區的最右邊,也叫取消鍵。按一次該鍵,表示取消當前輸入,等待新的輸入。
“Tab”鍵,製表定位鍵,是打字鍵區第二行最左邊的一個較大的鍵。每按一次,光標向右移8個字符的位置。在表格中,每按一次“Tab”鍵,光標就移動到下一個表格單元中。
編輯鍵區有四個光標控製鍵。當處於編輯狀態時,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移動光標到四個箭頭表示的移動方向。
5.如何練指法
要提高鍵盤操作的速度和準確率,必須熟練地掌握正確的指法。
首先,要注意正確的打字姿勢。
1.坐姿端正,肩部放鬆,眼睛的高度大致和顯示器的上端齊平。
2.雙臂輕貼於身體兩側,手腕放鬆、放平,手指自然下垂,輕觸鍵盤表麵。
3.擊鍵時手腕要平直,手臂要保持靜止,全部動作僅限於手指部分。手指要保持彎曲,稍微拱起,指尖的第一關節成弧形,指尖輕放在字鍵的中央。
其次,明確手指分工。
位於主鍵盤區第三排的A、S、D、F、J、K、L;(分號鍵)這8個鍵是指法中規定的基準鍵。擊鍵前,大拇指應放在空格鍵上,左右食指放在“F”鍵和“J”鍵上(“F”鍵和“J”鍵上凸起的小點可以幫助我們找準基準鍵的位置),其餘手指輕輕放在基準鍵上,從基準鍵位置出發,去敲擊其他鍵。
擊鍵時應做到雙手並用,十指分工。
掌握了正確的打字姿勢,明確了手指的分工後,具體操作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顯示器宜放在鍵盤的正前方;原稿緊靠鍵盤左側放置,以便閱讀。不要將原稿直接放在鍵盤上。
2.眼睛看著屏幕或稿紙。
3.操作過程中不要看鍵盤,要堅持盲打。
4.用指尖擊鍵,不可用指肚壓鍵。擊鍵要快而準。
5.打過上排鍵或下排鍵後,手指要迅速地撤回到基準鍵鍵位上。
6.擊鍵時用力要適度,不能過猛。
6.如何用“拚音輸入法”打字
一、怎樣啟動“拚音輸入法”。
1.先用鼠標指針指向Windows桌麵上任務欄右端的“En”圖標。
2.單擊左鍵,打開輸入法選擇菜單。
3.選中“智能ABC輸入法”,單擊左鍵,就能啟動智能ABC輸入法,出現智能ABC輸入法狀態條。
二、輸入法狀態條的用法。
輸入法狀態條上共有五個按鈕,它們分別是:
1.中英文切換按鈕。將光標移到上麵時,光標變為手形。顯示微軟圖標時為中文輸入狀態,單擊左鍵,微軟圖標變成大寫英文字母“A”,表示進入英文輸入狀態。
2.輸入法標識按鈕。從輸入法菜單選擇輸入法時,顯示選定的輸入法標識。當選擇“智能ABC輸入法”時,這裏出現“標準”二字。
3.全角、半角切換按鈕。月牙形為牛角,圓形為全角。單擊鼠標來切換。全角狀態時,輸入的英文字母、標點符號占兩個字符的位置,半角狀態時,它們隻占一個字符的位置。
4.標點切換按鈕。空心句號是中文標點,實心句號是英文標點。單擊鼠標切換。
5.軟鍵盤開啟/關閉按鈕。在屏幕上顯示為鍵盤形狀,隻能用鼠標操作。單擊此按鈕可以開啟或關閉軟鍵盤。軟鍵盤是用軟件模擬的各種鍵盤,可用它來進行特殊的輸入。
三、怎樣輸入漢字。
進入“寫字板”窗口(如何啟動“寫字板程序”,請參考下一篇《如何使用寫字板》),並選擇“智能ABC輸入法”後,你就可以用鍵盤和鼠標在“寫字板”工作區輸入漢字了。
當你輸入漢字拚音時,“漢字編碼輸入”窗口會自動出現,位置通常靠左邊。當所需的拚音輸完時,按回車鍵或空格鍵,就會出現漢字同音字選擇提示框。提示框通常靠左邊,是一個帶序號的同音字表。若字直接出現,則可繼續輸入下一個拚音字母,字會自動輸入到工作區上。若需要選擇,可用鼠標單擊“漢字同音字選擇”提示框中的字,或按對應的數字鍵,漢字就被輸入到工作區上。若提示框中沒有所需漢字,此時可按鍵盤上的“+”鍵和“-”鍵查找。每按一次“+”鍵,向後翻一頁;每按一次“-”鍵,向前翻一頁,直至找到所需的字。也可以用鼠標點擊提示框上的“”和“”來翻頁。
使用拚音輸入法時有兩點要注意:
1.漢字拚音編碼與英文字母鍵是一一對應的,但韻母“ü”要用“v”來代替。
2.在輸入拚音編碼時,如果輸錯了,可以把錯的編碼刪除後再重新輸入。
四、詞組的輸入法。
在“漢字編碼輸入”窗口直接輸入詞組的拚音,按兩次空格鍵,詞組就出現在工作區了。若音節發生混淆,可輸入隔音符號“′”。比如,要輸入“皮襖”的拚音,可在“pi”和“ao”之間加“′”即“pi′ao”。常用詞組還可用簡拚輸入法,就是隻輸入詞組中每一個字的聲母。同樣,若發生混淆,也需鍵入隔音符號“′”。
五、正文的輸入。
1.正文。按兩次空格鍵,使光標向後退兩格。錄入第一段文字。然後按回車鍵,光標移到下一行行首。再按空格鍵,使光標空出兩個字的位置,繼續輸入接下來的文字。
2.標點符號。單擊鍵盤上相應的鍵位。如標點符號位於雙字符鍵的下檔,直接單擊波鍵;如標點符號位於雙字符鍵的上檔,按住“Shift”鍵不放,再按該鍵即可。有一些標點符號在鍵盤上沒有標識,但它們也有對應的鍵位,頓號“、”對應“\”鍵;破折號對應“—”上檔鍵;省略號對應“∧”上檔鍵;間隔號“·”對應“@”上檔鍵;連接號“—”對應“&”上檔鍵;人民幣符號“¥”對應“”上檔鍵。
3.中英文混合錄入。錄入漢字中需要輸入英文字母時,可以把光標移到“智能ABC輸入法狀態條”左端按鈕上,單擊左鍵,使該按鈕變成“A”按鈕,即可輸入英文,或按一下鍵盤上的“Shift”鍵,即可輸入英文。從錄入英文改到錄入漢字隻需將上述按鈕再按一次。
4.插入日期和時間。把光標移到“菜單欄”的“插入”項,單擊左鍵,打開下拉菜單。然後選擇“日期和時間”,單擊它,打開“日期和時間”對話框。再在“可用格式”列表框中分別選擇所需的日期和時間格式,分別單擊“確定”按鈕,選定的日期和時間就鍵入到目標位置。
六、如何保存文件。
1.單擊“常用工具欄”的“保存”按鈕,打開“另存為”對話框。
2.首先選擇文檔保存的位置:在“保存在”欄,把光標移到右側的下拉按鈕,打開下拉列表框,從中選擇合適的文件夾。然後給保存的文檔起名字:在“文件名”框中輸入文件名。再確定保存類型:在“保存類型”欄,選擇“Word
for Windows”。最後確認以上選擇:單擊“保存”按鈕。
7.如何使用“寫字板”
“寫字板”是用來編輯短小文檔的程序。在寫字板中可用各種不同的字體和段落樣式來編排文檔,便於初學者使用。如何使用“寫字板”呢?
一、打開“寫字板”窗口。
1.進入Windows窗口後,將光標移到任務欄“開始”按鈕上,單擊在鍵,彈出開始菜單。
2.找到“程序”項,光標平行右移,出現下級菜單。
3.找到“附件”項,光標平行右移,出現下級菜單。
4.將光標移到“寫字板”項上,單擊左鍵,就打開“寫字板”窗口了。
二、“寫字板”窗口中有以下幾個區域:
1.標題欄,位於窗口的最上麵。
2.菜單欄,位於標題欄的下麵。菜單欄中有“文件”、“編輯”、“查看”、“插入”、“格式”、“幫助”等六個菜單選項,各選項中都有下拉式命令菜單。
3.常用工具欄,有“新建”、“打開”、“保存”等按鈕。
4.格式欄,有“字體”、“字體大小”、“粗體”等選項。
5.標尺欄,可以拖動標尺上的遊標來控製文檔。
6.狀態欄,顯示命令的功能說明。
7.工作區,窗口上的一大塊空白區域,可在此輸入文字。
三、將光標移到菜單欄上,單擊“文件”,在下拉菜單中單擊“新建”,就出現“新建”對話框。將光標移到“新建”對話框,選擇“Word6文檔”,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新建”任務。再將“寫字板”窗口最大化,接著就可以在“寫字板”工作區輸入文章了。
四、關閉“寫字板”窗口。
1.單擊“文件”菜單中的“退出”命令。
2.屏幕上顯示對話框:“保存‘文檔’所做的修改嗎?”此時,如需要保存,就單擊“是”,不需保存,可單擊“否”按鈕,關閉“寫字板”窗口。
8.如何調整和重排段落
修改文章時要學會調整和重排段落。
一、段落的複製、移動和刪除。
1.選定內容。移動鼠標,將光標移到段落的開始位置。然後按住鼠標左鍵不放,拖動光標到段落的末尾。此時,被選定的內容呈高亮顯示。
2.段落的複製。
①選定內容。
②單擊工具欄中的“複製”按鈕。
③移動光標到要插入複製內容的位置,並單擊左鍵。
④單擊工具欄中的“粘貼”按鈕。
3.段落的移動。
①選定內容。
②單擊工具欄中的“剪切”按鈕。
③移動光標到新位置,並單擊左鍵。
④單擊工具欄中的“粘貼”按鈕。
4.段落的刪除。
①選定內容。
②單擊工具欄中的“剪切”按鈕。
二、如何進行段落的對齊與縮進。
1.段落對齊。
①單擊待編排段落中任一位置。
②單擊格式欄中的“左對齊”、“居中”、“右對齊”等按鈕。
2.段落縮進。這需要利用“段落”對話框幫助縮進。
①單擊待編排段落中任一位置。
②在“格式”菜單上單擊“段落”,打開“段落”對話框。
③根據需要,確定縮進的位置和尺寸。
④按“確定”按鈕。
三、如果發現操作時有錯誤,可以單擊工具欄中的“撤消”按鈕,即可撤消先前的操作。
9.怎樣進行文字的查找和替換
要從一篇文章中找一個詞,或需要修改某些字詞時,若將文章全部看一遍,顯然很費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寫字板”中的“查找”和“替換”功能方便地完成這一任務。
一、查找字詞。
1.打開文件。
2.單擊菜單欄“編輯”菜單中的“查找”命令,屏幕顯示“查找”對話框。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要找的詞,然後單擊“查找下一個”按鈕,第一個要查找的詞語就會以高亮顯示。
3.若要查找其他位置是否有這個詞時,可以再單擊“查找下一個”按鈕。
4.查找結束後,關閉“查找”對話框。
5.關閉對話框後,若還想繼續查找,可按F3鍵。
二、如何替換詞語。
通常我們查找字詞的目的是為了修改它。因此我們還要學會如何替換詞語。
1.單擊菜單欄中“編輯”菜單中的“替換”命令,屏幕上彈出“替換”對話框。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要查找的詞,在“替換”框中輸入替換的文字。
2.如果要將所有要查的詞都替換掉,單擊“全部替換”按鈕。
3.若出錯,則點擊“取消”按鈕,重新操作。
4.如果不想將文中所有要查的字詞都替換掉,可以先單擊“查找下一個”按鈕,直至找到需要替換的地方再單擊“替換”按鈕。
5.操作完畢後關閉對話框。
10.如何查找文件或文件夾
計算機將各類文件保存在硬盤不同的文件夾裏。如果你不知道把自己的文件放在哪裏了,可以用“查找”的辦法把它找出來。
1.單擊“開始”按鈕,將指針指向“查找”,然後單擊“文件或文件夾”。
2.在“查找:所有文件”窗口中,在“名稱”中輸入待查找的文件名。文件名中可以使用通配符。標號“星號”表示任意個任意字符,“?”表示一個任意字符。比如,“星號.doc”表示所有以“.doc”結尾的文件。如果不知道該文件名但知道其包含的特殊的詞或短語,可在“包含文字”中輸入這些詞或短語。如果想指定開始搜索的位置,可單擊“瀏覽”。
3.單擊“開始查找”。查找結果將顯示在窗口中。
11.如何用拖放的方法進行文件操作
拖放的方法是:將選定的一個或多個文件夾或文件,用拖動操作拖放到另一個磁盤或文件夾中。
一、移動或複製文件。
(一)移動文件夾或文件,可以使用鼠標左鍵將一個對象從同一磁盤的某個文件夾拖到另一個文件夾。比如將“我的文檔”中的一個文件拖動到桌麵上或“我的文檔”的另一個文件夾中。複製文件,是在不同磁盤或不同的文件夾中,建立一個與已存在的文件或文件夾內容完全相同的文件或文件夾。比如將A盤中的一個文件拖放到C盤中。具體步驟如下:
1.雙擊桌麵上“我的電腦”圖標,在“我的電腦”窗口中雙擊C盤圖標,打開硬盤窗口。
2.將軟盤插入軟盤驅動器中,單擊“我的電腦”窗口,雙擊軟盤圖標,查看軟盤中的文件。
3.單擊軟盤中某個文件,把它拖放到已打開的C盤窗口中,屏幕上出現“正在複製……”的提示框,隨後可以發現,此文件已被複製到了C盤窗口中,並且原來的那個文件還在軟盤中。
4.用相反的操作也可將硬盤中的文件複製到軟盤中去。
(二)撤消文件複製。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撤消複製”命令,彈出“確認文件刪除”對話框,單擊“是”按鈕,剛才複製的文件便消失。
(三)“右拖動”操作是按住鼠標器右鍵進行拖動的操作。操作時,有快捷菜單彈出,就可選擇其中的“移動到當前位置”或“複製到當前位置”的操作。
二、刪除文件或文件夾是把不需要的文件或文件夾從磁盤中刪去。比如將C盤“圖片”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刪除,操作過程為:
(一)雙擊C盤窗口“圖片”文件夾中的某個文件,將文件拖放到桌麵“回收站”圖標上。
(二)雙擊“回收站”圖標,在打開的“回收站”窗口中可見被刪除的文件。若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撤消刪除”命令,可將這個文件恢複到原文件中。
(三)在“回收站”窗口中,單擊“文件”菜單中的“清空回收站”命令,可以刪除回收站內的全部文件。如果隻想刪除“回收站”中的部分文件,可先選定要刪除的文件,再使用“文件”菜單中的“刪除”命令。
12.如何使用Windows菜單命令進行文件操作
一、用“複製”、“粘貼”命令複製文件或文件夾。比如,將C盤上“My Documonts”文件夾中的一個文件粘貼到別的文件夾中,具體操作過程是:
1.雙擊“我的電腦”圖標,再雙擊C盤圖標,將指針指向“My Documonts”文件夾,雙擊打開文件夾。選定要複製的文件,再單擊“編輯”菜單中的“複製”命令。
2.回到“我的電腦”窗口,雙擊C盤圖標,選定要複製的文件夾,雙擊打開。打開文件夾窗口,單擊“編輯”菜單中的“粘貼”命令,很快就完成了文件的複製任務。
3.若要將文件複製到軟盤上,先插入軟盤,在“我的電腦”窗口雙擊軟盤圖標,在已打開的A盤窗口單擊“編輯”菜單中的“粘貼”命令,可將硬盤上選定的文件複製到軟盤中。
二、用“刪除”命令刪除文件或文件夾。
1.按次序雙擊硬盤和某個文件夾圖標,選定要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單擊“文件”菜單中的“刪除”命令。此時會出現提示,若單擊“是”,文件或文件夾就被刪除。
2.回到桌麵。雙擊“回收站”,剛才被刪除的文件就出現在“回收站”裏。單擊“編輯”菜單中的“撤消刪除”命令,就將這個文件恢複到原來的文件夾中。單擊文件名再單擊“文件”菜單中的“還原”命令,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三、用“快捷菜單”進行文件操作。具體操作如下:
1.在“我的電腦”窗口,雙擊磁盤圖標,打開指定的文件夾。
2.右擊某個文件夾或文件,彈出“快捷菜單”,其中有“發送”、“複製”、“刪除”和“重命名”等命令。
3.根據需要,進行文件操作。這種方法非常方便。
四、進行軟盤對軟盤的複製。
1.把存有信息的軟盤插入軟盤驅動器中,單擊“我的電腦”窗口中的軟盤圖標。
2.單擊某單欄中的“文件”命令,在下拉菜單中單擊“複製磁盤”命令,再單擊“複製磁盤”對話框中的“開始”按鈕,對話框中顯示“正在讀源盤”的信息。然後對話框中顯示“請插入目標盤……”信息。
3.取出軟盤驅動器中的軟盤,再插入準備接受複製內容的軟盤。
4.單擊“確定”,過一會兒就複製成功了。
13.如何改變字體
在計算機上寫文章時,可以根據需要改變字體,增加美感。
一、改變字體操作。“寫字板”提供了來體、黑體、楷體、隸書和幼圓等字體,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需要和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字體。步驟為;
1.選定要編輯的文字。
2.單擊“格式”萊單中的“字體”命令,彈出“字體”對話框。選擇需要的字體,然後按“確定”按鈕。
二、改變格式的操作。編輯文字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改變字的顏色、大小、特殊效果,可以采用斜體、粗體的形式來顯示字,還可為字添加下劃線和刪除線等。操作步驟為:
1.選定要編輯的句子。
2.單擊“格式”萊單中的“字體”命令。
3.單擊“顏色”框右端的向下箭頭,選擇顏色,在“大小”框中選擇字號,在“字體樣式”框中選擇字體樣式,在“效果”框中選定字體效果。
4.單擊“確定”按鈕,即完成操作。
14.怎樣靈活運用Ctrl健
在Windows應用程序中,有一些對快捷鍵約定俗成的規範用法。不同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快捷鍵來完成特定的任務。比如,在Office辦公軟件中,可以使用以下的快捷鍵。
1.Ctrl+字母
Ctrl+A(全選)
Ctrl+B(對所選文字設置或取消加粗)
Ctrl+C(複製)
Ctrl+D(打開字體對話框)
Ctrl+E(段落居中對齊)
Ctrl+F(查找)
Ctrl+G(定位)
Ctrl+H(替換)
Ctrl+I(對所選文字設置或取消傾斜)
Ctrl+K(插入超級鏈接)
Ctrl+L(段落在對齊)
Ctrl+M(可縮進所選段落)
Ctrl+N(新建文檔)
Ctrl+O(彈出對話框)
Ctrl+P(打印)
Ctrl+Q(取消編號)
Ctrl+R(段落右對齊)
Ctrl+S(保存文檔)
Ctrl+T(設置懸掛式縮進)
Ctrl+U(可為所選文字設置或取消下劃線)
Ctrl+V(粘貼)
Ctrl+W(關閉文檔)
Ctrl+X(剪切)
Ctrl+Y(可重複大部分命令和操作)
Ctrl+Z(可撤消最後一步編輯操作,如果要撤消多步編輯操作,可再按此快捷鍵)
2.Ctrl+光標
Ctrl+←(可將插入點移到上一個英文單詞或中文詞)
Ctrl+→(可將插入點移到下一個英文單詞或中文詞)
Ctrl+↑(可將插入點移到上一個段落)
Ctrl+↓(可將插入點移到下一個段落)
3.Ctrl+數字
Ctrl+0(可迅速在段前增加或刪除12磅的行距)
Ctrl+l(改變段落的行距為單倍行距)
Ctrl+5(改變段落的行距為1.5倍行距)
Ctrl+2(改變段落的行距為雙倍行距)
4.Ctrl+Fn(n為自然數)
Ctrl+F2(選擇“文件”菜單上的“打印預覽”命令)
Ctrl+F3(剪切至圖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