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則笑話,剛才正在爭吵的兩人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
幽默對於酒桌上的談話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當酒桌上緊張的氣氛令人變得浮躁和頭痛時,這時的幽默就像降壓靈、鎮靜劑一樣,可以有效地緩和緊張氣氛。
掌握了上述六個方法,你就可以在酒桌上成功交流了,別人會很容易就喜歡你,想跟你做朋友,你的問題和要求也就不難實現了。
5.用幽默給酒席加點“料”
生活就像一輛行駛在漫長公路上的汽車,除了要把好方向盤和加入燃料外,同時切莫忘記給車子加入潤滑油,免得機器摩擦過熱,發生故障而拋錨。幽默的作用就像潤滑油,切不可忽視它的特殊功能。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日漸寬裕,一班朋友喝酒聊天,變成時尚的溝通手段。有酒無肴難下箸,然而,菜肴之外,人總不能隻過著物質生活,還得有一些精神需要。於是,酒桌上的笑話段子,就成為了司空見慣的平常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以幽默的方式,展示對生活的感悟,哈哈一笑,倒不失為調劑生活緊張壓力的靈丹妙藥。
也許很難對酒桌笑話的起源作一個詳細的考察,但各種酒令作為調節氣氛的潤滑劑,或許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現在已經逐漸演變成了相聲式的酒桌笑話。講者為了迎合聽眾,可能會學侯寶林、趙本山,或是現在很火的小沈陽,一是當做自己思維敏捷和語言魅力的體現,二是為自己和在座的每一位酒友進行解壓。
有一個朋友,自從大學畢業後就一直渾渾噩噩,沒有一點建樹。一日酒後,終於從心灰意冷中醒悟,昂首挺胸,對天發誓:“我從此要站起來了!”但落座後即明白自己這塊料的深淺厚薄了,自嘲道:“中國人民1949年就站起來了,隻有我現在才曉得要站起來!”
其實在最後一句話沒說之前,大家都準備嘲笑抨擊他一番了,但是聽了他的最後一句話,所有人都笑了,轉而開始安慰他。事情就是這樣在他的自嘲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沒有臉紅,沒有酒後的生氣和大罵,隻有友誼的暖流緩緩地流動在朋友之間。
還有這樣一個幽默的人,他是一個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在同事聚餐的酒宴上,他說:“發現了嗎?我們中間十個職工中有七個是屬雞的,整日如雞覓食,似雞啄米地忙碌,所以才叫‘雞精會’呀!”
聽了這話,大家都會心地笑了,緊張嚴肅的工作聚餐頓時變得輕鬆和愉快,之後的工作效率也在放鬆中有了顯著的提高。看來酒桌上的幽默自嘲是一劑減壓和鬆弛心態的良藥。
不管怎麼樣,酒桌上的話題是少不了幽默的。有幽默,酒喝起來才更有味兒!
6.及時接過話題,避免中途冷場
與喝酒一樣,酒桌上的交談一般也是不斷變化的過程。我們吃完這一道菜上下一道菜的時候,話題可能就已從一個轉到另一個。
但在交談中,人們不可能有一個明顯的信號,提示談話何時該轉入下一個話題,因此,為了避免酒桌上的尷尬,作為酒宴的主人隻能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細心覺察,以便接上話題。
其實,話題是人為的,沒有必要等著它自由轉變,你完全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控製話題的走向,在合適的時候讓舊話題轉入下一個新話題。下麵就是巧妙運用承上啟下的話使交談不著痕跡地繼續下去的例子。
幾個女性朋友聚在一起小酌,自然離不開化妝品的話題。從一開始就在聊化妝品,到酒宴中場大家仍然在談論化妝品,大家都知道這一話題要聊“到頭”了,可是似乎並沒有哪個人願意改變一下這種現狀,因為誰都不願意當第一個轉換話題的人,畢竟這樣會惹最後一個說話的人不高興。當甲說到:“這個牌子的粉底液特別好,聽說韓國的明星都用這一款。”乙立即把話頭接起來,說:“是啊是啊,看網上說演《浪漫滿屋》的宋慧喬用的就是這一款。我韓星裏麵最喜歡的就是宋慧喬了,你們呢?”
就這樣,大家又突然來了興致,開始聊起了韓國明星。話題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得到了轉換,還沒有絲毫做作。
其實在酒桌上可以用來轉換話題的話還有很多,比如:
“我和你想的一樣,但是你知道××是怎麼想的嗎?”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網上的信息並不準確,比如××事件就是一個假新聞……”
“這道菜好啊,不過聽說這道菜是有來曆的,其實很多菜都是有來曆的……”
這些神奇的短句、巧妙的回應和泛泛的評論總能使談話順利轉入下一項內容。其中一些甚至隨手拈來就能為身陷窘境的人借用或轉移他人的注意力。
7.注意忌諱,酒桌上也最易說錯話
酒席上的交談需要講究策略。你必須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該講,什麼不該講,該和誰談,不該和誰談。如果清楚地了解這些,並準備好聊天的話題,你就不會對不該說的人說不該說的話了。
(1)盡量避免情感話題
喝酒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所以千萬不要說一些情感話題,借著酒勁想起一些以往的傷心情事,惹得大家都心裏不舒服。一般情況下,要熬過失戀、離婚等心情低落時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在酒桌上如果有人問起你,而你還未做好準備提及這些,就不要勉強自己回答。如果你突然痛哭流涕或是衝出門去,不僅是對你,對那個發問者和主人來講,這個美好的夜晚也就全毀了,你也會擔心之後大家會對你議論紛紛。在發生這種情況之前,不妨及時打住,“不好意思,不要提這件事壞了大家的酒興。”或者“唉,別問了,所有的感情都在這杯酒裏了!”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應對那些會令你產生極端情緒的話題。有時,禮貌的退卻總好過可能引發衝突的冒險。
如果大家已經開始了這樣的話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能繼續進行下去。
(2)不要說一些沒禮貌的惡心話
通常在酒宴進行到中間的時候,人們往往都變得很激動,有人會說一些笑話,比如啤酒是馬尿、屎殼郎搬家等讓人聽了倒胃口的惡心內容。尤其一些愛開玩笑的人,這時還喜歡說或者讀一些惡心的段子,不僅影響了大家的食欲,而且是很沒素質的表現。
一般能在一起喝酒的都是朋友,如果覺得氣氛不好也沒必要用不文明的粗話來調節氣氛。做客吃飯應該多說一些輕鬆的話題,或者說一些趣事,不僅增加就餐氣氛,還能因此加深彼此的交情。
(3)說話前要顧及到酒桌上的所有人
在商務酒宴上,雖然並非所有的話題都要涉及工作,但是絕不應像同私人朋友在一起那樣,隨心所欲地東拉西扯,即使在會談氣氛很熱烈時也是如此。當你要提出一個話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人的情況,譬如,不可當著獨居的人大談婚姻方麵的事。如果你知道客人所在單位效益較好,也不要問他獎金多少,因為這可能是一種商業秘密。也不要談論有關國家或領導人方麵的一些小道消息。在談生意時,更應當注意你要談些什麼,一句無意的話可能要你付出昂貴的代價。
(4)不要打聽他人的隱私
在酒桌上,談話的過程中,除了偶爾因為音樂聲音太大而將身體傾向他人,其他時候還是在你與對方之間的距離上留些分寸。你或許覺得跟一個陌生人勾肩搭背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大多數人對此都不能接受。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空間被對方侵入,那就後退一步。如果對方跟進,那你就把酒杯(特別是紅酒)端在身前作為阻擋。
此外,在酒桌上談話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急於要和鄰座某人交談時,不要先用手抓住人家的胳膊。
第二,最好不要隔著人交談,特別是隔著兩個人以上,尤其不要大聲與酒桌對麵的人談話。
第三,同身旁的人說話時,注意不要背對著另一個人。
第四,滿嘴吃東西時不要交談。不要為了急於講話而吃得太快,不要一次往嘴裏塞很多食物。如果有人要跟你說話,應等嘴裏的食物咽下後再開口。
第五,不要為了動員他人多吃而講個不停。
第六,不要對餐館的菜食烹調評論挑剔,也不要抱怨服務員的工作。
第七,與旁邊的人說話,聲音不要太高,但也不要耳語。如果不便公開講,則應在另外合適的場合再談。
第八,不要打斷別人說話,也不要打聽餐桌上別人談話的內容。
8.聽得懂酒桌上的“弦外之音”
在酒桌上有很多特別的話你要知道、要了解,才不會因為誤解而鬧出笑話或是鬧出別扭。例如:
(1)酒桌上的“卑鄙下流”
酒桌上,為了避免斟酒時有酒水濺出來或者起泡沫,因此會把酒杯傾斜,讓酒瓶貼在杯壁上來倒酒。而“杯壁”和“卑鄙”諧音,於是大家幹脆打趣兒地把這叫做“卑鄙下流”,一來幽默滑稽,增添了樂趣,二來便於記住斟酒要領。如果你不知道這個詞在酒桌上的意思,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誤解,以為人們在說一些粗俗的話,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句幽默話。
(2)“裙子以下”不是你想的那樣
在一些地方,酒杯上都是有磨砂的花紋的,而且離杯沿1/3處有一圈類似百褶裙的邊。三五好友湊一塊,如果要求對方喝一大口,一般就說喝到裙子以下。如果你不懂得其中的深意,恐怕要鬧出大笑話了。
(3)“男雞女雞”不是粗話
酒席上一般都少不了雞鴨魚肉。比較熟的朋友在一塊,會互相夾菜。如果給男士夾雞腿時說:“這可是一隻女雞啊。”朋友則會欣然笑納的;如果給女士夾雞腿時說:“這可是一隻男雞啊。”女士們雖表麵上不好意思,說不定心裏卻很喜歡,而且還會食欲大增,異性相吸嘛。
(4)用好“吃啥補啥”這句話
民間有個說法叫“吃啥補啥”。雖然大家心裏都明白“吃啥補啥”是個不很科學的命題,但酒桌上朋友們還是津津樂道。如果甲某腎虛,大家就會給他夾“爆炒腰花”,目的是少喝酒,多吃菜,朋友在一起喝酒要以健康為重。
(5)“正在難受處”
人與人之間都有酒量大小之分。三五兩白酒下肚,有的人已經東倒西歪,大吐特吐;而有的人,卻正喝到“難受處”,這裏的難受處可不是指一般的難受,是說正好喝到勾起興致。如果這時候“打住”,不讓他喝,他嘴上雖迎合著:“適可而止,適可而止,我正喝得難受。”如果你不明白這句話在酒桌上的含義,就執意把酒撤了,對方心裏一定會暗自不爽:“這家夥真摳門!”
(6)有些人就是“吃硬不吃軟”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吃軟不吃硬,但是在酒席上這句話似乎要倒過來才能更為有效。酒局一開始,一般都比較謙虛,你越是敬他、讓他,他越不喝,會找出一千個理由來證明自己不勝酒力。可當喝到一定程度,你越是以命令的口氣讓他喝,甚至“熊”他,他反而喝得很痛快。這就是“吃硬不吃軟”。
像上述那樣的歧義詞語和句子還有很多,如果你是一個多應酬的人,最好盡量多掌握一些,以免在酒桌上出醜。
9.酒桌上的經典“段子”
在酒桌上講笑話可不是隨便講的,隻有適合的,才會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因此,你要在生活中多記下一點關於酒桌上的笑話。
一般情況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是最適合講笑話的好時機。你可以提議,每人給大家講一個新的沒聽過的笑話,同時要總結出其中的哲理和寓意。說好了大家鼓掌,沒人鼓掌者自罰一杯,這絕對是酒桌上的好遊戲。
笑話一:
一個姓王的公務員,人到中年,為人很正直,從來都不會做一些收禮送禮的事情,因此屢受排擠。悶悶不樂之餘,將半生積蓄投入股市,欲響應黨的號召,增加財產性收入。誰料到股市暴跌,老本賠光。禍不單行,又被逼失業。他開始萬念俱灰,決定鋌而走險,半夜去搶銀行。到了一個銀行門口,隻見黑壓壓一片人排隊,顧不得多想,直接往前擠,這時候被一人拽住,說道:“後麵排隊去!”王先生怒道:“我搶銀行呢!排什麼隊!”那人笑到:“你以為我們幹嗎呢?都是來搶銀行的!來幹這個的都是文明人!但什麼事都得講先來後到吧?講文明懂禮貌要從我做起呀!”這時候大家一定會大笑,你就可以正色地說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中國股市猛於虎,不是一般老百姓玩的。二、中華古老文明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啊!”之後你就可以舉杯讓大家共幹一杯,品咂其中滋味之餘,眾人不鼓掌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