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謙卑知足之心(2 / 3)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裏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前來祭奠亡靈。美國第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

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靠近懸崖邊的地方,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和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隻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及一旁的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關於誠信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那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他不慎從這裏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

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卻仍然在那裏,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的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曆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又過了一百年後的1997年,為緬懷格蘭特將軍,紐約時任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裏。當時,恰逢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人無誠信,就不能做事立業;家無誠信,就不會和睦相處;業無誠信,就不能興旺發達;國無誠信,就不會太平盛世。誠信無處不在,社會呼喚誠信。

從某種意義上講,誠信是一種修養。一個人隻有做人做事講誠信了,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敬重事業,回報社會,也才能心口如一,擇善而從。反之,如果一個人做人做事偏離了誠信,就會言而無信,最終做出踐踏道德,漠視社會、法律和文明的事來。

誠信是和諧社會所提倡和推崇的每一個公民做人做事的根本,是一種人格境界,也是辦企業、經商和社會交往中最基本的準則。

對女人而言,誠信是人生的指南針,保你在大千世界裏,不迷失生活的方向;誠信是人生的通行證,保你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通關過卡到達理想的彼岸。

4.盤點自己所擁有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女人一定要及時清點自己的行囊,不要讓企圖心、功利心占據了自己的心房,從而迷失了前進的方向。珍惜已經擁有的,女人才可能幸福地享受短暫的人生。

羅根·史密斯有一句智慧之語:“人生有兩項主要目標:第一,擁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們。隻有具備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女人的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情進行得很順利,隻有10%有問題。如果我們想要快樂,隻需集中注意力在那90%的好事上,不去理會那10%的煩心事就好了。如果我們想要煩惱、抱怨,得胃潰瘍,隻要集中注意力在10%的不滿之處,而忽略那90%就可以做到了。

一個冬日寒冷的清晨,養尊處優的貴婦睡過溫暖的一夜,吃過豐盛的早餐後,像平時一樣獨自到自家廣闊的花園裏散步。她從不自己種花,隻是享用園丁辛苦辛勤勞作的成果。賞花,隻是她茶餘飯後例行公事的一件事。

滿園子怒放的梅花,對主人而言,是一種身份與財富的象征。然而貴婦並不滿足,她總是幻想著自己的花園裏,一年四季都百花爭放,但礙於氣候的原因,這一要求始終無法如願。所以,麵對高潔的梅花,她總是唉聲歎氣,愁眉苦臉。

就在貴婦煩惱之際,突然,門外傳來了梆梆的敲門聲。貴婦把花園的門打開,發現門外站著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他單薄的身軀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乞丐說:“夫人,行行好,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

貴婦讓乞丐在花園門口稍稍等候,她轉身去廚房,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飯菜。

當貴婦布施給乞丐的時候,乞丐突然說:“夫人,您家裏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說完,接過那碗熱騰騰的飯菜,道謝離去。

聽到乞丐的話,貴婦呆立在原地,她非常震驚地想著:難道乞丐也會賞梅花嗎?

使她更為震驚的是,她想到:“花園裏種了幾十年的梅花,自己天天在花園賞花,可是為什麼從來沒有聞過梅花的芳香呢!”

於是,她小心翼翼地,以一種無比莊嚴和溫柔的心情走近梅樹,站在梅樹下,她整個人都空靈了。她終於聞到了梅花那幽微、含蓄、清澈、澄明的芬芳,因為第一次聞到梅花的香氣,貴婦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因此,生活中女人一定要知足。生命中最可貴的是盤點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整日幻想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叔本華曾經說過:“人們很少想自己所擁有的,總是想自己所缺失的。這種傾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之一。它帶來的災難恐怕比所有的戰爭疾病都重大。”

對那些忘記了美味佳肴是從哪裏生產出來的人而言,下廚房刷盤子肯定是一種苦役,更不用說健康快樂地享受生活了。然而,鮑吉爾德·戴爾卻很享受這一過程,因為在生活中她幾乎是一個“盲人”。

一旦你翻開她的《我要看》一書,作者超乎常人的勇氣就一定會進入到你的心靈深處,那種躍然紙上的樂觀主義精神一定會與你的靈魂共舞,使你在潛移默化中感應到下廚房刷盤子與健康快樂地享受生活之間的共振。作者這樣寫道:“我僅有一隻可以看東西的眼睛,但這隻可憐的眼睛幾乎被如烏雲密布般的醜陋傷疤完全遮蔽,隻在左眼眼角處給我留出一道小小的細縫,這讓我每次觀望外界時動作滑稽,顯得很尷尬。每當我看書時,整個臉簡直像蝸牛一樣要貼著書麵上爬行,尤其是眼珠必須謹記拚命朝左邊靠,不然爬行也會成為枉然。”

頑強的鮑吉爾德·戴爾並沒有因為眼睛的障礙,而把自己排斥在正常人的行列之外。童年時的她跟小夥伴們玩遊戲時,“跳房子”對她來說就是一個障礙很大的遊戲。聰明的她等小夥伴們離開後,獨自趴在地上認清楚地上的粉筆線,然後用唯一還能辨別方位的眼睛去牢記每一個標識。第二次,她便成為“跳房子”的行家裏手。

她不僅在玩遊戲時如此用功,而且在學習時也超常刻苦。雖然她課本上的字體經過特殊化處理,比正常孩子們的教科書字體大一號,但是對她視力微弱的一隻眼睛來說,閱讀依舊十分吃力。鮑吉爾德·戴爾最終取得了明尼蘇達州州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雙碩士學位。這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困難的事情,隻要我們肯認真做去!”

畢業後,鮑吉爾德·戴爾任教於明尼蘇達州某個村莊學校,同時半工半讀。後來,南達科他州的奧古斯都大學聘請她做新聞文學係的教授。她在奧古斯都大學工作了13年,期間,婦女俱樂部不斷地邀請她發表演說,廣播電台也多次采訪她。她在《我要看》一書中繼續寫道:

總是有無邊無際的畏懼籠罩著我的內心世界,使我對可能成為一個100%的盲人異常恐懼,所以,我始終如癡如狂地發揚奮發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從不回避慘淡的生活。非常幸運的是,在我52歲那年,也就是1943年,我在著名的梅奧診所進行了一次可以稱之為“生命奇跡”的手術,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展現在我的眼前!我的視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比手術之前整整要好上40倍。

如今,我特別喜歡下廚房刷盤子,十分喜歡洗潔精在盤子上冒出來的氣泡,簡直鬆軟極了。我時常把這些氣泡對準太陽光,真是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奇妙的彩虹泡泡。偶爾我也會停下廚房的工作,把目光對準窗外。尤其是在冬季大雪紛紛揚揚的時候,你瞧!小麻雀不畏嚴寒扇動著它那灰色與烏黑相間的羽翼,頑強地逆風雪飛翔,此情此景,真是一幅絕佳的圖畫啊!

這就是一個身有殘疾的女性對生命無比的熱愛。對於職業女性而言,更要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不能事事要求盡善盡美,畢竟自己的精力和體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以強人作參照,那麼換來的可能是巨大的損失。露絲因為整天煩惱自己所欠缺的,差點兒釀成悲劇。她講述了自己的一段非常經曆:

我的日子排得很緊,在亞利桑那州學習風琴,在城裏主持一個演說訓練班,又在另一個城市講授音樂欣賞,我忙著出席宴會、舞會,有時會在夜空下策馬馳騁。直到一天早上,我完全崩潰了。醫生說:“你得臥床休息一年。”他的話使我感覺自己再無康複的希望。

在床上躺一年!簡直成了個廢物,倒不如死了算了。我驚恐至極,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麼對不起他人之事,要遭受這種報應?我哭了很久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不過我還是遵照醫生的囑咐,乖乖在家臥床休息。

我的鄰居魯道夫是一位藝術家,他來看我,告訴我說:“你以為在床上躺一年就很慘,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想。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真正地了解自己,這幾個月,你在心靈上的成長,可以抵得上你過去的幾十年。”我慢慢平靜下來,開始閱讀一些啟發人心的書。

一天,我聽到收音機裏播音員在節目中說:“你所表現出來的永遠隻是你內心世界的反映。”這種話我以前不知道聽到過多少次了,但這次才真正深植內心。我開始去想那些令我活下去的理由——一些開心、健康的想法。每天清晨醒來,我就強迫自己想一遍自己所擁有的、我該對這個世界充滿感激的事情:我的身體沒有疼痛;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我的視力、聽力良好,可以享受動聽悅耳的音樂;我還可以閱讀精美的圖書;我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而且,身邊還有一大群關心我好朋友……這些已經足以使我精神富有,心情愉悅。

從那以後的許多年裏,我一直過著豐富多彩的生活,現在我深深地感謝臥病在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州過得最有價值、最快樂的一年。也正是那一年,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先清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幸福。至今我仍舊保持著這個習慣,它已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得承認在害怕死亡之前,我沒有真正活過。

是的,女人一生中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追求,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努力做好眼前該做的事。如果女人總是有太多的期望,那麼,很多時候就會變成失望。所謂的知足常樂,是一種境界,它不是消極地滿足已經擁有的,不再去努力,而是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追求,但不是一味地急於追求眼前得不到的東西。

人的生命有長度但沒有寬度。盤點人生歲月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裏,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命的寬度。在拓展生命寬度中調整、完善自己。王安石說:“知己者,智之端也。”女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陌生的也是自己。所以,女人應該經常自省,對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步都做一個歲月的年度決算。人生的年度決算也可以稱作是歲末盤點,這個盤點從個人的角度上來講是對自己的剖析、認識、分析、征服,歲月盤點也可稱為盤點人生。

盤點人生,其實就是盤點自己生活中的點滴與碎片,於流水賬的日記中查看和翻閱昨天的事情。人生漫長的旅途上,布滿了蹉跎與荊棘,也布滿了漩渦和暗礁,好多地方的凹凸不平會把自己絆倒。絆倒後清醒地反省一下自己,在哪兒跌倒在哪裏爬起來。在仔細地盤點過後,你要細細揣摩,總結出不足,收藏起精華,繼續趕路,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總之,在人生的旅途中,女人一定要及時盤點自己的行囊,不要讓企圖心、功利心占據了自己的心房,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女人隻有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健康、事業等等,才可能幸福快樂地享受自己短暫的人生。

5.擁有一顆平常心

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就能淡然地麵對金錢與權勢,泰然地麵對成敗,坦然地麵對風光與平凡,暢然地麵對現實與理想,悠然地享受生活給予我們的分秒點滴。

《小窗幽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這幅對聯的意思就是告誡人們要時刻懷有一顆平常心。

現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為什麼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空虛,思想異常浮躁?的確,社會在不斷前進,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會的一個缺憾就是造成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這一結果便是人們陷於世俗的泥淖而無法自拔,追逐於外在的禮法和物欲而不知什麼是真正的美。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誌。

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象來調節;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誌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誌就需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生活中,女人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心情也難免會陰晴不定。我們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才不至於活得身心俱疲。我們也要試著調節生活、工作的節奏,既要學會忙裏偷閑,又要在閑暇中不過分優遊。

生命如同四季,女人身處其中,總會感受陰晴冷暖,總要經曆風雲變幻,然而,最關鍵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即良好的生活態度。女人對於自己的理想,要盡全力去實現,但是在事情成敗的態度上,既要全力爭取,又要看得開、放得下。

世間的許多事情,得亦不足喜,失亦不足悲。生命要張弛有度,既要忙碌中學會“偷得浮生半日閑”,又要在休閑的時候有緊迫的心思,及時收攏散漫的心。平常心在適當的時候所產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一般來講,保持一顆平常心可以有以下幾種好處:

第一,平常心可以增加個人魅力。

能擁有一顆平常心的女人,往往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她對別人的錯誤或者是誤解往往隻是報以淡然一笑,不予理睬。相比之下,和別人大吵大鬧的女人,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俗話說:和一個瘋子爭吵的人,不是瘋子就是神經病。此外,她能對他人的讚揚采取一種平和的心態,不是斷然拒絕這種恭維,更不是欣然接受這種讚揚,她們表現的僅僅隻是自己這顆溫和的心,因此這類人的人格魅力在無形中已經在對方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二,平常心可以給人誠信的印象。

沒有平常心的女人,往往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她們每天為了張揚自己而說各種冠冕堂皇的話,做各種各樣違心的舉動,久而久之就給周圍人一種不誠實的印象。特別是在名利的誘惑下,她們更是把持不住自己,甚至做一些雞鳴狗盜之事。相反,擁有平常心的女人則完全不同。她們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不虛假也不掩飾,也不會在名利麵前亂了手腳,去做一些有損名譽的事情。她們把名譽看得比什麼都重,更不會有意去損毀自己的名聲,因此,這類人往往會給對方留下誠信的印象。

第三,平常心讓女人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時時進行反省。

擁有平常心的女人,不會掩飾自己的缺點,相反,她們會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呈現在眾人麵前,希望他人能給自己以批評和指點。她們懂得進行自我反省,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審查,做到誠懇無私地了解自己。這類人比較理智,因為很了解自己,所以她們一般很少犯錯誤,可以做到自然而不受約束。她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也知道怎樣做更符合自己的個性。人生來並不是完美的,但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可以幫你逐步走向完美。

第四,平常心可以讓你的生活充滿快樂。

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伏看得太重,那麼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平坦,永遠都沒有歡樂。

馳騁生意場上,時虧時贏,有時甚至會遭逢逆境,這並不完全是環境的緣故,也不一定是運氣的原因,僅僅是經營方法上出了問題。如果我們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化解局麵,相信生活終將會迎來陽光。

第五,擁有平常心,可以使人正確對待失去的東西。

曾經有一句話說得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說的就是我們應該如何去麵對已經失去的東西。失去的終究是失去了,無論如何為它們哭泣,都於事無補。如果能懷有一顆平常心,我們根本就不會哭泣,因為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是永恒的。不管我們對它多麼留戀,也不能製止這種逝去。此時,平常心往往扮演的是一種協調劑的作用,能讓我們很快地從失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去追求下一個目標。

第六,擁有平常心,可以減少憂慮。

現代人的疾病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疾病,更嚴重的是心理上的疾病,而心病大多是由憂慮引起的。有醫生指出,醫院裏一半以上患者的病情都是憂慮引起的,或者因憂慮而加重的。事後,我們會發現先前自己所憂慮的事情簡直是小題大做,甚至是荒謬可笑的,隻是因為當時缺乏平常心的調節而導致心浮氣躁。比如說有人會為幾乎不可能得的病、幾乎不可能發生的變故、幾千次交易中才可能發生一次的問題感到憂慮,事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是自己在杞人憂天。

說到底,平常心不過是“無為、無爭、不貪、知足”等觀念的彙合而已。作為一種處世態度,亦可進一步解釋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和仁愛之心。其中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無爭”也不是不同惡勢力抗爭,而是一種心境,一種境界。

另外還有四種平常心:為善不執是平常心;老死不懼是平常心;吃虧不計是平常心;逆境不煩是平常心。不管什麼樣的平常心,都是一種生活的饋贈。一旦你擁有了平常心,你的生活就會平靜;反之,道路就會坎坷,人生也從此不再平靜。

有位哲人曾這樣說:“保留平常的心,這是學會善解人意的最有效的方法。”

台灣女作家張曉鳳記述過自己童年時的一個故事:

小學二年級,有一天下午的作文課,一個同學問老師“挖”字怎麼寫,老師想了一下說:“這個字我也不會寫,你們誰會?”我興奮地站了起來,跑到黑板前大膽地寫了那個“挖”字。臨下課時,老師對全班同學說:“我真高興,今天多學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

正是老師的一顆平常心,把平等於學生的情懷交給了學生,挖掘出了張曉鳳幼時女孩子心中那種寶貴的自信。這種善解人意的魅力,來自尊重與和藹。為受窘的人說一句解圍的話,為沮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為疑惑的人說一句點醒的話,為自卑的人說一句自豪的話,為痛苦的人說一句安慰的話,我們要舍得用真誠,費心思,花時間。

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就能淡然地麵對金錢與權勢,泰然地麵對成功與失敗,坦然地麵對風光與平凡,暢然地麵對現實與理想,悠然地享受生活給予我們的分秒點滴。

平常心,平常態,是健康人生的至高境界。我們必須明白,交情離不開心意相通。雖然這個世界上很多的事不盡如人意,但隻要我們能夠微笑,善意麵對,那麼,平淡生活中並不缺乏美麗,更多的則是人性魅力散發出的璀璨光芒。

不要像那些自命清高的人一樣,去鄙視日常生活。如果你能以平常心態來重新做人處世,便可以在自己的內心擁有一個芬芳天地。多一些知足,少一些貪欲;多一些從容,少一些失落;多一些沉著,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把自己變成一個由熱愛生活到被生活熱愛的人,那麼,自己渾身上下就充溢著可人的溫潤和光輝了。

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我心。隻要女人能夠善意對待,贈人以微笑,順其自然,安身立命,那麼生活就會變得輕鬆起來。即使有些清貧或其他困境,你也會領略到人生的美好,帶給他人和自己更多、更可貴的人性魅力!

女人貴在有一顆平常心。它可以使人超脫,使人向善,使人知可為而為,不可為而不為;知其該為而為,不該為而不為。充滿平常心的心境,是一種和暢、協調、美好的境界。

6.不為虛名所累

虛名會使女人放棄努力,沉睡在已經取得的名譽上,不思進取,注定一事無成。虛名都不過是一陣風,耀眼的光環背後往往是深深的陷阱,一腳踩下去,就永遠也別想拔出來。

虛名,猶如一個七彩的肥皂泡泡,在現實的境遇中一碰就會碎;它又如一條無形的枷鎖,勒住每一個心向往之的人的喉嚨,使人不得開心顏。女人要想收獲幸福與快樂,就要摒棄虛名的束縛,做回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