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謙卑知足之心(3 / 3)

格林是一名長跑冠軍,他極看重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在得了胃病之後,不願將病情告訴他人,也不去醫院及時診治。在一段時間內,他將病情當成秘密一樣加倍守護,唯恐給人留下一個弱者的印象。終於有一天,格林再也支撐不住了,他被家人送往醫院。然而一切都太遲了,3天後他便不幸地離開了人世。主治醫生說他不是死於勞累,而是被自己的名氣累死的。

為了維護自己在公眾中的“光輝形象”置自身的健康於不顧,格林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這並不值得。格林的經曆能給我們一個警示,那就是人活著不要為虛名所累。名譽雖然很重要,畢竟是人的身外之物,生命相對更寶貴。為了追求名譽,而影響、傷害健康,甚至葬送性命,就是舍本逐末的行為,是最愚蠢的選擇。

虛名之外,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如親情、愛情、友情、健康等等。與其為虛名所累,不如過有意義的人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卻不懂得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削尖了腦袋四處追名逐利。

小翠和小敏是兩個親姐妹,然而在生活中她們的追求卻截然不同。妹妹小翠從小就立誌以後要嫁一個當官的,做官太太,而姐姐小敏卻希望能嫁個老實本分的普通人。目標決定結果,大學畢業後,她們分別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小翠嫁給了稅務局的一個官員,小敏嫁給了一個教師。

一開始,很多人都覺得不理解,憑借小敏的人才和條件,完全可以找個官員或者大款,將來可以悠遊一生。麵對小敏書呆子氣十足的丈夫,很多人都表示搖頭,認為小敏沒有選擇好,下嫁了。再看看小翠,嫁給官員後,洋房、轎車應有盡有,整天過著錦衣玉食、珠光寶氣的生活,還要時不時地跟丈夫一起去參加大型的宴會。婚後的一段時間內,小翠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權利、地位、財富一樣都不缺。

轉眼,五年過去了,生活在悄悄起變化。小敏和丈夫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盡管他們住的是學校提供的簡陋的職工宿舍,但是每天下午夕陽的餘暉裏,丈夫用肩膀扛著兒子,小敏屁顛顛跟在後麵的畫麵總是那麼甜蜜、動人。小敏認為自己的老公雖然沒錢沒地位,但是他為這個家撐起了一片晴朗溫馨的天空,所以,她感覺這就是自己要找的實實在在的幸福。相比之下,小翠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官員老公整天忙於應酬,漸漸忽略了小翠的感受,而且出入名利場,他吃喝嫖賭樣樣精通,身邊的女人更是換得跟走馬燈一般地頻繁。時間一久,小翠就變得如怨婦一般,逢人便傾訴自己的空虛與苦悶。

愛情是純潔無瑕的東西,如果在它身上附加太多的負累,如名利、地位等,那麼這就不是真正的愛情。虛名更是要不得的東西,靠虛名維係的婚姻,注定是沒有幸福快樂的,因為虛名總會有破滅的時候。

不過,世上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鮮花和掌聲。在成長的過程中,你肯定也會多次與鮮花和掌聲打交道。如果你沉迷其中,並且為了保護這份榮譽而願意舍棄其他一切,包括健康的話,那就是一種愚蠢至極的行為。而你的這份虛榮心,最終會使你喪失一切。

女人麵對榮譽,應該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我們要懂得珍惜榮譽,也要為自己爭取榮譽,但不能被榮譽打垮,不能被虛名所累,否則,你就逃不脫榮譽的怪圈了。

現在社會很多事業有成的女人,常常在各種名譽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活的樂趣。她們總想讓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符合自己的身份,這就像給自己帶上了名譽的枷鎖,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前段時間,“賤女孩”組合——孿生姐妹包包和阿紫在其博客中披露的求職經曆,引起社會上的一片嘩然。因為不甘平庸,她們來到北京某影視公司求職,希望能夠一朝成名。影視公司告訴她們,要想闖進演藝圈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就要遵守圈內的潛規則,那就是為導演獻身。隨後,包包和阿紫為了未來的“光環”接受了潛規則。然而,慘重的代價換來的隻是影視公司對她們的洗腦,她們被教導然後誘惑和利用男人!這家所謂的影視公司,不過是一個地下賣淫組織。這時,包包和阿紫才如夢方醒,她們勇敢地站出來揭發了這家影視公司的種種罪行,使披著人皮的色狼終於受到了法律的製裁。

因此,愛做夢的女孩們請務必記住:不要為了虛名,讓自己尊嚴掃地!

曾經有一個女人為了出名,竟然以肉身相誘,拉許多領導下水,一時竟能呼風喚雨,但最終也沒能逃脫法律的製裁。人的尊嚴沒有了,還要名幹什麼?那些靠出賣靈魂、出買肉體換來的名,縱是做了女王,也讓人唾棄和不屑。人要先有尊嚴爾後有名,若挺不起人生的尊嚴,名也是一塌糊塗!

所以女人要麵對現實,不要幻想虛無縹緲的東西,沒有真才實學就別妄想出名。耀眼的光環背後往往是深深的陷阱,隻要你一腳踩下去,就永遠也別想拔出來。天上不會掉餡餅,人間也沒有免費的午餐!

女人還是要活得現實一點。再說,活得平淡一點有什麼不好?不要因自己的貪婪和幻想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如果花季少女不幻想一朝成名,又怎麼會被影視公司剝奪她們人生的尊嚴?如果女人不貪婪,又何來“上當”一說?所以我們不要被表麵的虛名所迷惑,那些靠尊嚴和肉體換來的東西終究要不得,因為尊嚴永遠比虛名更重要!

女人不為虛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為本,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環、桂冠擋住前行的道路。你應該毫不猶豫地拋開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不因小成就妨礙自己的大成功,這樣才能使你獲得真正的榮譽。

虛名不是虛榮,虛榮是一種內心的虛幻榮耀感,會使人脫離實際看世界;而虛名是別人加給自己的名聲和名譽。一般來說,名與實是相符的,即一個人的名聲和他實際所做出的貢獻是相等的。但是,有些人在獲得了名譽之後,就不再發展自己的才能,也不再繼續做出貢獻,這時名譽就和實際漸漸不相符合了,也就成了虛名。

虛名會使女人放棄努力,沉睡在已經取得的名譽上,不思進取,最後注定一事無成。所有的虛名都不過是一陣風,當繁華落盡,曲終人散後,留在心底裏有多少值得自己驕傲的東西,來滋潤殘存的人生?問問自己,什麼足以慰平生?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羨慕別人聲名顯赫、榮華富貴時,你要想到浮華背後的辛酸知多少。

女人欺騙別人也許容易些,難的是欺騙自己。當我們能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時,能對自己說:“我這輩子活得值了,我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世人。”這就是真正地活得有價值了!女人要追求生命的真實,追求活著的價值,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到一種極致,讓生命迸發出美麗的火花,即使是曇花一現,也覺得這樣的生命很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到何等地步,女人都不能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哪怕做一棵小草,也要奉獻一絲綠色,這樣的靈魂要比那些出賣靈魂和尊嚴的人,高貴一千倍,一萬倍!讓我們拋棄虛名,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裏,拒絕一切虛偽的謊言!還生命以真實,還世界以真實,不要因為物欲而使自己道德淪喪,泯滅人性和良知!

7.利益當前,心如止水

不可否認,利益對人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它能攪起人內心的波瀾,使人心處於亢奮失衡的狀態。心如止水,在哲學上是一個很高的思維境界。女人隻有做到釋懷、淡泊、恬靜,才能心如止水。

利益,就是能夠使社會主體的需要獲得某種滿足的生活資源,而這種資源滿足的程度是以客觀規律、社會環境和社會製度所認可的範圍為限度的。從狹隘的方麵講,利益就是通指對人有利的方麵。

有句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講的是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人的自私本性會暴露無遺,人人都急著為自身謀求利益,有時甚至不惜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達到這一目的。通常女人更容易為利所動,喜歡占小便宜,不僅在大利益麵前毫不手軟,而且即使是蠅頭小利也不放過。女人的貪欲似乎永遠得不到滿足,在現實的境遇裏,她們總是有著“得寸進尺”的勁頭。

我們在此要說的是,大凡要成就一番事業的女人,大凡希望過幸福快樂生活的女人,一定要懂得知足,在利益誘惑麵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到靜若處子,心如止水。因為,一切的利益都不過是身外之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又何必去斤斤計較呢?有時候,女人為了一點小利而爭得頭破血流,即使一時得逞了,想必喜悅也隻是暫時的滿足,過後,心態依舊處於失衡的狀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思想開放程度的提高,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很多人開始蠢蠢欲動了。近年來,官員因為腐敗落馬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就不乏很多的女幹部。例如,安徽公安係統的魏某,早年憑借著紮實的業務技能和較高的文化修養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一步步升至公安局副局長的位置。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得了一筆不義之財,不勞而獲的喜悅充斥著她的靈魂,她感覺這是一條發財致富的捷徑。在金錢的誘惑下,她開始大肆斂財,漸漸地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目標和方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為犯罪分子開脫罪行,她開始從罪犯的親屬那裏勒索財物。很多犯罪分子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更是瘋狂作案,而後用金錢來擺平一切。

魏某的權力再大,也有派不上用場的時候。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她開始巴結比自己職位更高的領導,而她的手段就是利用自己的美色。這時,她已經完全喪失了一個公安人員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她開始做一個位高權重的官員的情婦,頻頻與其約會,然後抓住一切機會,迫使這位官員動用手中的職權,甚至逼其幹涉司法部門的決斷。就這樣,她不僅使自己一步步跌入了人性萬惡的深淵,而且還拉了一個職位更高的官員墊背。最後的結果不言而喻,他們都沒有逃脫法律的製裁。某些人可以掩人耳目、瞞天過海,但是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世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因此,在物欲橫流、誘惑無限的社會中,女人要想有所作為,一定要在自律方麵下功夫。女人不能悶著頭往前走,一定要不時地抬頭看路,當發現自己已經步入歧途的時候,要及時地調整人生的航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允許女人犯錯誤,但最關鍵的是要及時醒悟,適時刹車,不要墮落進利益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不僅有權勢的女人很難經得起利益的誘惑,就是一般的普通百姓也很難戰勝心理這一關。近期,某機場清潔工撿到價值300萬元黃金首飾後私藏一案鬧得全國法律界一片沸沸揚揚。小麗是機場大廳的一名清潔工,平時她就經常撿到一些乘客帶不上飛機的小物品回家,而這次,撿到黃金飾品後,她也像往常一樣帶回家裏。但是,在珠寶公司的失主報案後,警察很快找到了小麗。由於涉案金額巨大,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麵前,小麗沒有做到拾金不昧,盡管不是盜竊行為,但是她依舊要受到法律的製裁。即使最後的判決結果是樂觀的,但是她在道德上已經犯罪了。

不可否認,利益對人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它能攪起人內心的波瀾,使人心處於亢奮失衡的狀態。在此心態的指引下,一個個罪惡的行動就產生了。當你幡然醒悟的時候,往往已經無法挽回了。

心如止水,在哲學上是一個很高的思維境界,因為那是一種思想的修為。在中國傳統道教中,它是養身修性的尋求目的,在中國的儒學中,是溫文爾雅的禮讓表示,是寵辱不驚的心襟。隻有具有信念、愛心和恒心,你才能到達心如止水的境界。

那麼,在利益誘惑麵前,女人如何才能做到心如止水呢?你不妨嚐試以下幾種方法:

女人要做到心如止水,就要做到釋放情懷。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曾經一直耿耿於懷的事情,在多年後再翻出來回想的時候,根本已經找不到當初讓你介意的理由了。這個時候心是平靜的,因為那些所謂放不下的情愫,在你看來,已經成為可以原諒的回憶了。讓心如止水,何須梗塞?

女人要做到心如止水,就要有一種淡泊的心境。

真正的淡泊,不是你在曆經歲月滄桑後驀然回首才發現的真諦,它其實無處不在,隻是常常被忽略掉而已。年輕的時候,我們手裏掌握著最大的資本——青春,便覺得自己應該是飛起來的。可曾想過,坐看雲淡風輕不也別有一番情致?淡泊了氣盛的年華,事情就變得顯而易見了。與其熙來攘往為利操勞,不如淡泊度日。讓心如止水,何須勞碌?

女人要做到心如止水,就要保持內心的恬靜。

如果你能夠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專屬的寧靜——不同於繁盛的夏季所聆聽到的風鈴,不同於鬼魅的夜晚時而投影的月光,不同於追憶似水年華時所發出的感慨——像是有一滴水滑落到湖泊,這個時候,在安靜的世界中你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可以仔細地分辨心在說話。與其噪雜,不如恬靜,讓心如止水,何須喧雜?

女人在利益麵前要做到心如止水,就要耐得住貧窮的生活。

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的心大得可以裝下一切,有時卻小得容不下一滴水。被太多世俗所充溢,我們習慣於把自己裝得很滿很滿,這樣就可以自欺欺人地告訴你,也告訴他何謂充實。女人一旦擁有得太多,眼睛難免會流露出疲憊的神情,貧窮一些,會更明白生活的真實。與其為富不仁,不如貧窮。讓心如止水,何須充裕?

我們心裏都有一個裝滿水的瓶子,稍微傾斜一點,就會溢出,然後演變成冰冷的眼淚,最終受傷的人還是自己,之後你想填滿水瓶都於事無補了。想要一直保持著滿滿的一瓶水,就努力做到心如止水吧。釋懷、淡泊、恬靜,心如止水,其實就是如此簡單!

8.培養隨緣的心態

隨緣,即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灑脫、成熟和練達。

女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被一些煩惱和憂愁糾纏著。當煩心瑣事時常縈繞在周圍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麵對呢?答曰:“隨緣自適,煩惱即去。”其實,隨緣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是智者的行為。

好花不常開,皎月不常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身為凡夫俗子、平常百姓的女人們,既不可以呼風喚雨,又不可能主宰世界,唯一可以把握住的是自己的內心。

當深愛的人忽然病故,長眠於地下;當傾心的戀人遠走他鄉,離你而去;當知心的朋友玷汙純真的友誼,背信棄義;當寒窗數載,榜上無名;當你對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當這些令人煩惱的不如意降臨時,生命的天空中,如同忽然布滿了陰霾,使女人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此時,我們必須清楚,人生應該隨緣才能自適。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處在緣的網絡之中,常言道:“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處身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很多人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

曆史和現實都在告訴我們,世上原本就沒有完美的事物。比如愛情,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你愛他時,他並不愛你;他愛你時,你又不一定愛他;你和他深深地相愛了,未必能在一起;在一起時,又未必能相依到老。”在愛情的世界裏,遺憾和幸福是同時存在的,往往遺憾和痛苦多於幸福。再比如事業,從體育競技的賽場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為事業而奮鬥的縮影。幾人、幾十人,甚至是成百上千的人在拚搏,在競爭,但是冠軍隻有一個,這種結局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絕大多數人注定是失敗者。勝了,固然可喜,敗了,就一定可悲嗎?當然不是!如果女人真正熱愛一項事業,並為此盡力了,既使得不到冠軍,又有什麼值得後悔和遺憾的呢?王安石說:“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裏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無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有原則、沒有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一些女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別人是否喜歡你不需要任何理由;他人能否理解你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女人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女人如果能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饑時吃飯,困時睡覺。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淡定,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女人若能常得片刻清閑,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麵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女人獲得緣不是靠奮鬥和創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領悟去判斷。

佛家多講隨緣,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莫攀緣”等說法。“隨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隨順當前環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不是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而是要擇善固守。隨緣不變,則是堅持立場,不喪失原則。生活在世間,女人隻有通情達理、圓融做事,才能達到事理相融。

隨緣不變,則是不違背真理。莊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運行,既不能改變,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順天安命,鼓盆而歌”;陸賈《新語》雲:“不違天時,不奪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緣和合,緣聚則成,緣滅則散,才能在遷流變化的無常中,安身立命,隨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則下持守不變,在細節處隨緣行道,自然能隨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女人,總能在風雲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後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是“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

隨緣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意境。隨緣是舉重若輕、輕描淡寫、遊刃有餘的瀟灑風度;是“知其不可為”則果斷放棄、審時度勢、自出機杼、另辟蹊徑的處事態度。隨緣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從深層次看,隨緣更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

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隨緣一世,一世隨緣。《菜根譚》上說,“萬事皆緣,隨遇而安。”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種安詳恬淡的心態,是一種處變不驚的風範。

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要說對待生活,還是徐誌摩說得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女人對待事業如果能“勝故欣然,敗亦可喜”,淡然處之,不也很好嗎?失之,並不妨礙我們心境的明朗和快樂。如果懂得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的道理,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你就會擁有一顆隨緣的心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隻要自己想通了,天就無絕人之路,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親人離開了,我們還可以時常回憶起往昔的溫馨,在心底裏永遠默默地懷念他們;戀人、朋友遠去了,我們總還會有許許多多的機會,因為我們知道“天涯何處無芳草”;事業失敗了,我們可以從頭再來,不經曆風雨哪裏來的彩虹?早在我國的宋代,蘇軾就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女人隻要時時擁有一顆隨緣的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布,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有一份平靜和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