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個人魅力:商海逐浪享譽全球(1 / 3)

第二十六章 個人魅力:商海逐浪享譽全球

在日本企業界,鬆下幸之助的名字是具有永久魅力的,這與他傑出的財富業績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相關。因此他無愧於“經營之神”、“管理之神”的稱譽。

——美國《時代》周刊

在日本的企業家中,鬆下幸之助無疑建立起了一座豐碑。他不但創立了一個神話般的企業,而且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遍意義的經營管理哲學。從少年輟學轉當學徒工開始,他一步步摸爬滾打,在商海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條獨特道路。鬆下幸之助的管理思想,同他的成長經曆密不可分。如果沒有實踐中的錘煉,就不可能產生鬆下幸之助的經營之道。商海中獲得成功的企業家雖然不計其數,但能夠提煉出經營之道的企業家卻寥寥無幾,能夠成為眾口一詞推崇膜拜的“神聖”級別人物,則隻有鬆下幸之助一人當之無愧。在當代日本實業界,有“經營四聖”的說法。所謂“經營四聖”,是指索尼的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的創始人稻盛和夫和鬆下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在這“四聖”之中,鬆下幸之助獨占鼇頭,被譽為“經營之神”。

1918年,鬆下幸之助以100日元、3名員工起家,創建了鬆下電器製造所。之後,經曆80多年的發展,鬆下電器成為了世界500強巨型企業之一。鬆下幸之助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管理大師、經營之神,更是一個人生智慧的大師。在成功學領域,鬆下幸之助是與戴爾?卡耐基、拿破侖?希爾齊名的世界三大成功學導師之一。他的名字,已經不僅僅是個稱呼,而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他一生共出版了60多種著作,累計達數百萬字。他的著作被譯成英、法、德、中等二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在世界廣泛流傳。

如今,鬆下的管理哲學與經營智慧,已經在商界普遍開花結果。而鬆下幸之助的人格風範與人生哲學,也早已成為世人學習的典範。

年輕時,鬆下幸之助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年僅9歲就被送到一家火盆店當學徒工,火盆店倒閉後又去五代腳踏車商店當學徒工,幾經輾轉到大阪電燈公司工作。以其背景和最初經曆,如果按部就班,鬆下幸之助至多在一個中等公司中謀求一個穩定的生計。

但是,由於當時大阪電燈公司經理不願采納他提出的生產新型電燈插座的建議,鬆下幸之助毅然辭職,決定自己生產這種產品。1918年,100日元起家的鬆下電器公司成立了。

從一開始,鬆下幸之助就非常重視公司和員工的關係,他在公司內部公開經營數據,實施透明化經營,即使現在,這都是個非常大膽的做法。

20世紀30年代中期,鬆下幸之助在公司內提出7個指導性精神:品質,公正,團隊合作,努力工作,謙遜,社會意識,感恩心情。這是屬於鬆下幸之助的領導藝術:從日常領悟出發,堅持不懈與員工溝通,由此強化公司凝聚力,並使其在每個工作環節中得以落實。這一點,是當年鬆下公司或者說日本企業集體振興的原因之一。

順著這條思路,30歲時,鬆下幸之助創造了50年後世界上的許多大公司仍在沿用的經營理念:首先創造優秀員工,然後是製造電器的公司。在西方,這被稱為“以人為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鬆下幸之助有感於當時日本社會的局麵,進一步發展出注重顧客、交貨速度、產品質量、協作精神,以及向員工放權的公司文化。同時,在公司內推行“堤壩式經營”的觀念,在部門之間建立調節機製,保證穩定發展。鬆下公司迅速擺脫戰爭陰影,20世紀50年代末期,已成為受世界矚目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之一。

40歲之後,鬆下幸之助逐漸成為一個商界領袖,他的領導思想促進了日本現代商業精神的形成。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超越了原有的企業家身份,對公司與社會關係的思考日益深入。56歲,他提出“厚利多銷”之道:透過合理化經營,得到合理公平的利益,再把利益公平分配。他堅信,這才是社會和公司共同繁榮的基礎。這個理論提出10年後,經過深思熟慮的鬆下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的職位,守望公司的成長。

晚年的鬆下幸之助搜索更多的是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他以自己大半生的人生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1) 人應該具備服務社會和貢獻社會的精神,也就是要創造好的東西,創造有價值的東西,並以社會繁榮和發展作為個人生存的莊嚴使命。如果隻是為了飯碗和個人的榮辱而工作,這種思想極其狹隘。生活和工作的目的解決後,還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抱有合作的態度。

(2) 真正有用的人都是對工作十分熱心、盡職,並且有熱情的人。有熱情才有生命力,這樣的人就會受到大眾的歡迎和信賴。相反,有些人的確有知識,但缺乏熱情,對生活對工作抱有冷漠的態度,往往一事無成,他們的知識總處於一種封凍的狀態。這種缺乏熱情的生活,是蒼白的。

(3) “盡人事而聽天命”,鬆下幸之助認為此乃至理名言。他說:“我從9歲開始工作,已經工作59年了,在漫長的歲月裏,曾經遇到各種困難,其中也有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說遇到了大事或者說是難以逾越的障礙,如果那時我不是那樣看待問題而張皇失措,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了。

“遇到困難時,我自己從不悲觀,坦然地麵對逆境,無論是身體上的疾病,還是事業上的重大困難,每一次我都承認命當如此,無須多加考慮——這就是‘聽天命’,同時我又盡了最大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爭取成功——這就是‘盡人事’。這樣做,我就心安理得了。”

鬆下幸之助是一個善於冥思的智者,在他深邃的眼中能讀出獨到的人生智慧。他認為:“人的生存意義不在於掙多少錢,而在於你為你的民族做了多少事。”鬆下幸之助一生追求的是如何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如何幫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工作的本身如果是對的,是對社會有益的,金錢會自然而來。鬆下幸之助信仰的是這樣的因果哲學:有了高尚的理想,其餘的一切自然會水到渠成。

鬆下幸之助認為經營者除了促進社會繁榮外,還必須存有使部屬滿足、快樂的心願。身為主管,都應該有悲天憫人的胸懷,而不是對部屬不加愛護的暴戾之氣。

悲天憫人是佛家的一種道德要求,倡導對人、地、物都懷有同情心,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是如此。經營者為了達成企業的使命,往往要指使很多員工為我們工作,這些人有權利要求從職務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當然,悲天憫人的胸懷不是說對一切事物都以溫和的態度處理。對於做錯事的員工,同樣要嚴厲地責備;對錯誤的行為,要斷然地予以糾正。如果為了私情,故意隱匿處分,不隻是誤解了悲天憫人的真諦,到頭來反而害了部屬,這就是濫用了愛心。因此,隻有凡事以大局正義為前提,該處罰時處罰,該獎勵時獎勵,才能算是了解悲天憫人的真正意義。

身為主管,懂得悲天憫人,自然能竭盡心力地去愛護部屬,而部屬了解上司的這種寬厚胸懷後,對於因錯誤受到懲罰,自然也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而且能真正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因此,要想成為受部屬尊重的上司,悲天憫人的心胸是不可缺少的。

鬆下幸之助的成功是因為他那種融合了東西方雙重智慧的治理方式,不是因為壟斷經營、技術領先……他將東方人的家族觀念融入到了西方的先進管理體係中,創造出了“事業部”、“終身雇傭製”、“年功序列”等一係列影響世界的管理製度。鬆下幸之助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使他手下的員工都把自己看做是公司的主人,因而具有了難以想象的團隊理念和奮鬥精神。

營造和諧的公司氣氛,是鬆下幸之助精神的重要內容。鬆下幸之助認為,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談不上精誠團結。相互扯皮,扯不出企業效率。

高懸在各工廠、各事業部、各關係公司的“鬆下七精神”,涉及人際關係的就有3條,即光明正大精神、團結友好精神和禮節謙讓精神。可見鬆下幸之助對養成良好人際關係的高度重視。

鬆下幸之助說:“大家都推心置腹,坦誠相見,互相了解對方的長處和短處,懷著這樣的心情與周圍的人相處,是合作共事、順利前進的重要保證。”

遠道而來的地方子公司經理,在彙報完工作後,常有一種忐忑不安的心理,擔心自己的工作經不起“經營之神”的檢驗。事實上,鬆下幸之助並不是愛挑毛病的人,他總是先以讚賞的語氣對經理們的工作加以肯定,然後再指出今後工作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這正是鬆下幸之助的談話藝術。

最使地方經理感動的是鬆下幸之助請客。按道理來說,這應該是公司業務,公司請客才是正當道理。而鬆下幸之助則不然,他喜歡自掏腰包,將經理們請至家中,家宴招待。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鬆下幸之助與經理們的關係就不再是一般的上下級關係,而是“親朋好友”的關係,鬆下幸之助的用意之深令人歎服。

上行下效。鬆下幸之助電器各部部長、子公司經理、工廠廠長以至班長、組長都模仿鬆下幸之助“為人處世”的方式。一位部長說:“企業家必須右手掌握合理性,左手掌握人情味。”嚴父與慈母的形象,連鬆下幸之助電器的部長也學會了,而且他們做得更具體、更實際。

嚴父的嗬斥和慈母的關懷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鬆下幸之助電器二十多萬員工,這個龐大家庭,鬆下幸之助管理得竟如此有條不紊。你隻要看一看鬆下幸之助的兩副臉孔,嚴父與慈母,就不難找到答案。

有人問,鬆下公司最大的實力是什麼?鬆下幸之助回答是經營力。被人們尊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說:“對於產品質量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沒有任何商量!”鬆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有一條最基本的原則:顧客就是上帝。所以鬆下幸之助強調“銷售產品要像嫁女兒”一樣,將自己的產品嗬護負責到底。

“鬆下電器是製造人才的公司,兼做電器生意。”鬆下幸之助這樣看待他的事業,“當我的員工是100名時,我要站在員工的最前麵,指揮部屬工作;當員工增加到1000名時,我必須站在員工中間,懇求員工鼎力相助;當員工達到10000名時,我隻要站在員工後麵,心存感激即可。”管理學上有句話:“不管理的管理者才是最好的管理者。”在用人上,你隻需要向鬆下幸之助那樣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鬆下幸之助名利雙收,福壽兩全;用商人的眼光看,他事業發達,公司興盛;用文人的眼光看,他實現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經營成功的企業家如過江之鯽,而像鬆下幸之助這樣能夠進入管理思想史的企業家卻為數不多。

鬆下幸之助用“自來水哲學”比喻企業的使命,要求企業承擔起消除貧困的責任;他提出“堤壩式經營”,是避免企業周期性震蕩,減少不確定性對企業衝擊的指導思想;他提出“玻璃式經營”,是管理活動公開化、透明化的手段,以建立企業中的坦誠和信任,鬆下幸之助在人本理念上,結合日本實際有著創造性的發展。在鬆下幸之助那裏,管理固然有科學,然而更多的是藝術。對企業的思考,使他最終發展到對人類前景的關注。不明究竟者往往隻看到鬆下公司的社歌和團隊,而鬆下公司的真正精神在於人性的發掘。能夠獲利的企業家如過江之鯽,而能夠像鬆下幸之助那樣思考的企業家則屈指可數。鬥轉星移,鬆下幸之助的具體做法可能會過時,但他的精神已經載入管理思想史冊。

鬆下幸之助事業的成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但是,鬆下幸之助沒有把這些財富用於奢侈揮霍,他樂善好施,用這些錢幫助了那些更需要它們的人。鬆下幸之助自己曾經說過:“我的財富與榮譽是社會給我的,我一定要回報社會,以實現我感恩圖報的理想。”鬆下幸之助正是懷著這樣一種博愛的心懷,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用各種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說到鬆下幸之助一生究竟做過多少慈善活動,可能很難一下子全部說清楚。我們這裏,隻能把他最重要的一些慈善活動列舉出來,從中加深對鬆下幸之助的了解。

1961年3月,鬆下幸之助捐贈2億日元作為鬆下電器員工福利基金,他一向很重視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次是個明顯的例證。

1964年2月,捐資在大阪站前修築一座立交橋,可見鬆下幸之助十分關注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

1968年5月,鑒於交通事故的激增,在公司創業50周年之際,捐獻50億作為“防止兒童交通事故對策基金”,鬆下幸之助對下一代的關愛之心可見一斑。

1968年5月,為了發展人口稀疏地區的產業,鬆下電器在人口稀少的鹿兒島開設工廠,鬆下幸之助知道,隻有社會均衡發展,作為其中的一個分子才能發展得更好。

1970年,鑒於文化、文明在一個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在大阪舉辦的萬國博覽會期間,鬆下電器與《每日新聞》合作,展出“時代之艙”(所謂時代之艙,是把1970年人類文化的物品及記錄,裝入特殊的金屬容器中埋入地下,把現代文明留給未來的人類)。

1973年7月,鬆下幸之助辭去董事長職務改任顧問之時,捐款50億給日本政府。

1974年,鑒於世界石油危機,日本經濟蕭條,通貨膨脹。鬆下幸之助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幫助大家建立信心,渡過難關,他出版了《如何拯救正在崩潰中的日本》一書,發行60萬冊,影響深遠。

1976年,PHP研究所創立30周年之際,鬆下電器斥資70億建立了為日本培養21世紀人才的鬆下政經塾。

1980年,鬆下電器公司與鬆下幸之助各捐50億設立教育基金。

自古行善積德流芳百世,多損好惡遺臭萬年。鬆下幸之助沒有被這些財富所累,反而用之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更重要的是,他切切實實地為社會、為他人做出了貢獻。這種博大胸襟,更是一個成功人士應該具備的品質。

後來,鬆下幸之助還陸陸續續出了一些書,有些書是自己親筆寫成的,有些是演講的結集。你想不到,就是這樣一個幼年失學,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生中竟有60餘部著作,其中一些的著作發行量竟高達1000萬冊,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數字啊!鬆下幸之助的著述,讓眾多作家汗顏。而且,他的書還被譯成英、法、中、德、西等多個國家的文字,暢銷全世界,其中重要的著作有《我的夢?日本的夢?21世紀的日本》、《創業的人生觀》、《工作?生活?夢》、《經營成功之道》、《經營者365箴言》等,這些經典著作更是久賣不衰。在這些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隻上過4年小學的人,他把國家經濟的繁榮與當前商業現狀有機結合起來,向世人演講,闡述自己的觀點,他還大膽對下一個世紀國家經濟的興衰大膽預測。

所以,這些書的暢銷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不僅僅是因為鬆下幸之助是大名鼎鼎的鬆下電器的掌門人,更是因為它傳遞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有鬆下幸之助的人格魅力。

不知不覺,取得了輝煌事業成就的鬆下幸之助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這時候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死亡”,這個人生無法擺脫、必須直麵的話題。但是,麵對死亡,鬆下幸之助表現得十分樂觀,晚年的他經常表示:“我要活到130歲,滿懷熱情地工作到老。”人老心不老的鬆下幸之助甚至說:“要跨越這個世紀”。

但是,很遺憾,鬆下幸之助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1989年4月,也就是鬆下幸之助95歲那年,他病倒了,家人急忙把他送到鬆下醫院,醫生診斷說得的是肺炎。

鬆下幸之助當時已經呼吸困難,醫生決定在他的鼻子裏插上氧氣管。在插管之前,醫生細心地說:“鬆下先生,我現在要把管子插進去,這樣會給您帶來略微的痛苦,請您忍耐一下,多多關照吧。”

躺在病床上的鬆下幸之助雖然看起來十分虛弱,不過頭腦卻一直清醒,他用微弱的聲音說:“不,受照顧的是我,所以說請多關照的也應該是我啊。”

說完這句話,鬆下幸之助就閉上了眼睛。但是,這一次他閉上眼睛後就再也沒有睜開,任憑醫生如何全力搶救,任憑身邊的家人如何呼喚,鬆下幸之助也沒有再次睜開眼睛。

鬆下幸之助將自己人生的時鍾停留在了1989年4月27日,享年95歲。

鬆下幸之助走了,沒有能活到130歲,也沒能跨越第三個世紀。

但是,誰也不會因此說什麼。因為,他的傳奇生涯以及他的輝煌成就將永遠激勵著後來的人們,他的經營思想將永遠留在人類的文化寶庫中,他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世界實業界的史冊上。這,已經足夠了。

回顧鬆下幸之助的一生,有3個方麵是其成功的基石。

一是樂於學習。鬆下幸之助小學都未讀完,9歲就在火盆店給人打雜,之後到腳踏車店打工,那時他就跟老板學習作為商人的知識和素質;然後到電燈公司做練習工,還是邊上夜校學習邊工作,進而因表現出色成為檢驗員,這時他又不滿足於安逸和沒有挑戰的生活而辭職;隨後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明設計,並建立自己的公司生產自己的產品,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整個人生過程,都是在不斷地學習著,不隻是技術技能,還有經營理念、為人處世等。

鬆下幸之助的觀點就是:“一個人要隨時隨地地學習”。在成為經營者後,鬆下幸之助更是非常重視培訓員工,將學習的理念貫穿於整個經營管理。鬆下幸之助總結的自己的學習經驗就是:“要用謙虛的態度隨時隨地地學習,要常存求知之心”。

學習應該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人、事、物,隻要是對自己有益的,有幫助的,都是我們的榜樣。並且,即使有缺點,我們也要時時以其缺點為戒,反省自己,這樣就能隨時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就會更多地看到別人的長處,待人寬而責己嚴。不僅是提高自己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促進人際關係愈加和諧的過程。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就應該是貫穿於一個人一生成長過程的行為,生命不息,學習不止,生命不斷,就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是善於溝通。鬆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現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溝通。不管到了什麼時候,企業管理都離不開溝通。

有一次,鬆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6人都點了牛排。等6個人都吃完主餐,鬆下幸之助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他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找主廚。”助理注意到,鬆下幸之助的牛排隻吃了一半,心想一會兒的場麵可能會很尷尬。

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請自己的客人來頭很大。“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主廚緊張地問。“你烹調的牛排沒有問題,”鬆下幸之助說,“但是我隻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真的很好吃,但因為我已經80歲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廚與其他的5位用餐者困惑得麵麵相覷,大家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怎麼一回事。“我想當麵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廚房,心裏會難過。”聽到鬆下幸之助先生的話,主廚覺得備受尊重,客人在旁聽見他如此說,更佩服他的人格並更喜歡與他做生意。由此可見,溝通其實是尊重人格、消除隔閡、平等相處、增進友情、達成共識的有效手段,更是一個人修煉身心,達到豁達無私的一種境界。

對於一個企業,員工才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最基本地因素,是經營者意誌的履行人和實施人。因此,管理者與員工進行良好的溝通,就能夠充分了解員工的意願,同時,多傾聽員工的聲音,也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企業,這樣,在下達指令時,就不會出現偏差。而且,通過與員工充分溝通後醞釀而成的各種指令,員工在貫徹執行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抵觸或曲解,從而保證政令暢通,推進企業高效地運作、飛速發展。

三是信己知己。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能夠充分的正視自己,能夠認清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然後在做事情的時候,盡量發揮自己的優點,克服缺點,就必然可以將一件事情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高水平。

鬆下幸之助指出:“不必羨慕他人,要好好地認識自己獨特的個性與能力,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無完美,因此,任何一件事情,無論什麼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你做,可能在這個方麵成績突出些;他做,也許就是另一個方麵突出些。所以一個人隻有自信、從容地麵對事情,才能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就必然會取得最好的成果。”

自信,是一個人成就自己的一種美德,一個人有

大的信心,才會有大的成就;有小的信心,那隻會有小的成就;沒有信心,就會一事無成。但是,自信又應該是建立在充分地自我認識的基礎上,自信並不等於盲目地自大、自負,要能夠充分地認識自己的缺點,並在行事的過程中克服它,消除缺點對事情的負麵影響。然後,懷著無限的信心,懷著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在最佳的心態下進行自己的事業,走上通往成功的坦途。

鬆下幸之助已經成為一個曆史人物。在20世紀,作為企業家他是卓越的;他的經營哲學、管理科學是優秀的,他的企業文化思想也有可借鑒之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鬆下幸之助的寶貴經驗可以作為我們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一個借鑒。

但是,我們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切記:時代在變,刻舟永遠不能得到寶劍。鬆下幸之助之所以優秀,在於他大膽突破前輩的經營觀念,探索適合日本國情、適合時代需要的經營方法。

附錄一:鬆下幸之助年表

1894年11月27日,出生於和歌山縣海草郡和佐村。

1904年11月,開始在火盆店當學徒。

1905年3月,在大阪五代腳踏車店當學徒。

1910年10月,在大阪電燈公司當見習工。

1913年4月,進入關西工商學校夜校預科學習。

1915年9月,和井植梅之結婚。

1918年3月,創立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

1920年3月,成立“步一會”。

1921年4月,女兒幸子出世。

1923年3月,研製推銷自行車用的彈頭型燈具。

1927年4月,研製推銷自行車用的方形燈具。

1929年12月,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用“一個都不裁”的方案避免了裁員,渡過了難關。

1931年8月,開發、生產“國際牌”真空管收音機,並在日本廣播協會舉辦的比賽中獲一等獎。

1932年5月5日,舉行創業紀念儀式,將這一年定為“創業知名年”,提出了“自來水哲學”。

1933年5月,創設事業部製度,開始朝會、夕會製度。

1935年12月,完成向現代化企業的過渡,成立鬆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1943年4月,在軍方命令下開始建造木船。

1943年10月,在軍方命令下開始生產木製飛機。

1945年8月,停戰翌日立即發表聲明:重建鬆下公司,恢複生產民用產品。

1946年11月,創立PHP研究所,開始PHP研究和普及活動。

1950年7月,日本經濟複蘇,解除7項限製,開始公司的重建經營。

1951年1月,第一次去海外(美國)考察,10月再度赴美,尋求合作夥伴。

1952年10月,與飛利浦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1953年8月,購入日本勝利唱片公司股份,接管並重建該公司。

1956年1月,發表鬆下電器5年計劃。

1960年1月,在經營方針發表會上發表“5年後實施五天工作製”的目標。

1961年1月,辭去總經理職務擔任董事長。

1961年8月,重新開始PHP研究。

1964年7月,召開全國銷售公司和代理商社長懇談會,開始進行大改革。

1967年1月,在經營方針發表會上提出“5年後工資超過歐洲”的號召。

1968年5月,鬆下電器創業50周年。

1973年7月,辭去董事長職務,改任顧問。為“社會福利基金”捐款50億日元。

1979年6月,首次訪問中國,提出在電子工業領域組建日中合資企業的構想。

1980年4月,創設鬆下政經塾。

1989年4月27日,因病逝世。

附錄二:鬆下幸之助所獲榮譽

20世紀50年代,日本天皇夫婦在參觀鬆下電器高規、茨木工廠以後,授予鬆下幸之助“戴明獎”。

1958年6月,荷蘭女皇鑒於鬆下幸之助對促進荷日兩國經濟交流所做的卓越貢獻,授予其“荷蘭女皇騎士勳章”。

1958~1962年,美國《時代》雜誌、《生活》雜誌、《紐約時報》等報紙雜誌把鬆下幸之助作為封麵人物。

1961年,鬆下幸之助獲得“日本廣告獎”,這個獎項專門頒發給那些對大眾生活和宣傳技術進步有重大貢獻的人。

1964年,日本《每日新聞》在全國高中生舉辦的投票評選“你最尊敬的人物”活動中,鬆下幸之助名列榜首。

1964年9月,美國《生活》雜誌在東京奧運會前,出版了一期日本專輯,以鬆下幸之助為封麵人物,評價他是一位偉大的實業家、哲學家、暢銷書作家,是“融合福特(美國汽車大王)與雅幕嘉(美國牧師兼作家)為一體的先驅者”。

1965年,鑒於鬆下幸之助對日本社會所做的貢獻,早稻田大學授予鬆下幸之助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同年,榮獲天皇頒發的“二等旭日重光勳章”。

1970年,榮獲天皇頒發的“一等瑞寶勳章”。

1970年4月,大阪舉行了萬國博覽會,鬆下電器在其中專設“鬆下幸之助館”,展出公司生產的優秀商品。

1971年,日本慶應大學授予鬆下幸之助名譽博士學位。

1972年10月,比利時國王授予鬆下幸之助王冠勳章。

1976年,美國慶祝建國200周年,鬆下幸之助夫婦應邀參加洛杉磯的日裔遊行祭典,這是鬆下幸之助第二次訪問洛杉磯。第一次訪問時,該市市長普瑞迪把鬆下幸之助到達洛杉磯的那一天定為“鬆下幸之助日”;這一次,市長普瑞迪又向他頒發了“促進美日友好與參加遊行祭典感謝狀”。

1979年,鑒於鬆下幸之助對馬來西亞產業發展所做的貢獻,馬來西亞政府授予鬆下幸之助“邦克裏瑪?芒克?尼瓜拉勳章”。

1981年,鬆下幸之助榮獲天皇頒發的“一等旭日大綬章”,這是日本最高的榮譽勳章。

1983年3月,西班牙國王授予鬆下幸之助“國民成就大十字勳章”,這是西班牙王室頒發給民間人士的最高勳章。同年,西班牙國王參觀了重新裝修後的鬆下曆史博物館。

1987年5月,鬆下幸之助榮獲“一等旭日桐花大綬章”,日本天皇在皇宮親自給他頒授勳章。

1989年,鬆下幸之助以95歲高齡辭世,他的逝世在日本引起極大反響,人們紛紛悼念這位傳奇式的人物,他的葬禮近乎國葬。

附錄三:鬆下經營管理秘訣

以下所錄的,摘自兩位美國企管專家所寫的The Artof japanese Management(《日本的管理藝術》)的一個章節。短短的兩三萬字,就把鬆下王國成功的各種因素分析得相當透徹,讀來引人入勝,也極富啟發性,為了不錯過這麼一篇好文章,增錄在此。

鬆下電器公司以及同行的另外5家公司(奇異電器、西門子、ITT、飛利浦、日立)一起名列世界上最大的50家公司名單之內。它的產品以National,Panasonic,Quasar,以及Technics等廠牌名稱銷售。鬆下驚人的成長,使它得以獲得如此高的排名,這件事本身就令人感到非常敬佩。

當我們考慮到,它能以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形態審慎地加以發展,並且圓滿地適應它的國家的文化與價值,以及它的另一項同等重要的成就:一套正被采用中的高效率製度,而且即使在其創辦人退出後,也能夠繼續維持下去。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令我們感到敬佩的,不隻是該公司在很短時期的經濟成就。鬆下已成為一家大公司,它的成功之處不僅僅是賺錢而已,而且它還將發展下去。因為它已經成為一套有組織的製度,能夠滿足社會、顧客、主管人員以及員工的各種需求,並且它也已經“擬好計劃”可以適應未來的任何改變。這種傑出的成就,是一名以短程財政成就為目標的人員在幾年內無法完成的。要想在任何一個地方建立一家大公司,都需要花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且要擬定滿足很多社會團體需求的複雜目標,同時還要尊重其文化價值。某些美國大公司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這是值得我們高興的,本書將在後麵對它們加以討論。

現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鬆下公司的成就。

鬆下獲得成長及取得目前企業領導地位的一些因素,可以使人們清楚地看出日本的實用管理藝術。鬆下的成功不能僅以一些陳腐的觀點來加以解釋,尤其這些陳腐的解釋往往給予我們的隻是借口,使我們不去仔細地研究日本公司成功的真正原因。鬆下的“一體決策”(Consensusdecisionmaking)和“上下溝通”( Bottom-upcommumication)並沒有什麼特殊價值,它也不是日本的“國家公司”。該公司從未接受任何財閥的支援;雖然是消費品製造公司,但也從未被日本政府列為優先輔助對象,政府未曾對它提供特別保護及經濟支援。鬆下的成就大部分是利用我們認為是西方國家所“發明”的管理技術而獲得的。事實上,鬆下經常以我們的武器來打敗我們。這些因素使鬆下對美國人具有特殊的啟示。

1918年,鬆下公司創辦人——鬆下幸之助隻是一介平民,最初在一家腳踏車店擔任學徒,一天隻有25美分的微薄工資。當愛迪生傑出發明的新聞傳到日本時,鬆下先生靈機一動,想到了創辦一項新企業的可能性。他辭掉了安定的工作,獨自創業。他的第一項產品是一種雙插頭的變換器,是在自己的客廳內鑄模製造的。這個產品可以裝入電燈頭,使得原來隻有一個電插頭的日本家庭增加了一倍的電力使用能力——一個插頭可以供電燈使用,另一個插頭則供其他的電器使用。在10年之內,鬆下電器公司逐漸成為剛剛萌芽的電器工業的領導者,現在該公司仍保留著這個領先地位。而今年已86歲的鬆下幸之助仍然健在,不過大部分時間已經過著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