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可能的!”老板叫道。那人勸他不妨試一下。
“取消返工區?那返工的產品在哪裏重新加工?要知道返工的產品占了全部產品的30%!”那個人又在紙上寫下了這樣的建議:
關閉返工區,讓在那裏工作的人都回到各自的生產線當中去,作為指導員和培訓員;
在生產線盡頭擺上3張桌子,讓質量工程師、設計工程師和專業工程師各管一張;將出現的缺陷按“供應商的問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設計的問題”進行分類,並且堅持永遠、徹底地解決和消除這些問題;
將機器送回生產線去修理;
建立“零缺陷”的工作執行標準。
老板一臉的疑惑,但還是照著辦了。結果,他發現了許多管理問題,比如,訂購零件時,隻看價格高低,沒有對生產線的工人進行很好地培訓;有的人接受了一種觀念,就是一切都需要返工,所以不夠負責任。
幾星期之後,他們又能按期生產了。他們還在製造車間立了一個標誌板,上麵寫著無故障、無缺陷產品的天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越來越大,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他們也學會了檢查新產品的好方法:工人一邊裝配,一邊將出現的問題提出來並解決掉。
而最讓人高興的是,由於他們提供的產品質量穩定而可靠,因此占領了最大的市場份額。他們隨後兼並的七家工廠,無一例外都做到了這一點。即使是那些工廠的工人隻有小學文化水平,他們都照樣做到了“沒有返工區”,隨後,每家工廠的利潤都翻了10倍以上。
美國的西點軍校出了無數名人,他們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人詢問他們為什麼能成功,他們的答案幾乎一致:“在西點,人們隻能有一個態度,就是在接受任務的時候,對自己說:‘I can do it!’也就是‘我能完成!’除此之外,你沒有別的選擇。剩下的事情就是去很好地完成你的任務。”
從前,有個人迷失於沙漠之中,因為天氣非常炎熱,他體內的水分一點一滴地在流失,幾乎馬上就要被渴死了。他搖搖晃晃地四處摸索,終於找到一間廢棄的屋子。這間屋子飽經風雨,門窗已經蕩然無存,但門外有一個抽取地下水的泵。他喜出望外,蹣跚地走過去,拚命抽動那個泵,但出水口還是隻是滴水,不肯流出水來。
失望之餘,他發現泵頂上有一個瓶子,瓶口塞著木塞,瓶身則寫著:“朋友,你要先把這瓶水灌進出水口,泵才能有水。還有,你走之前請把瓶子灌滿。”他打開木塞,看到瓶內果然有水。
他該不該孤注一擲,將瓶內的水灌進出水口?灌進去之後又抽不出水怎麼辦?這豈不是死路一條嗎?如果他把那瓶水喝光,起碼能暫時保住性命,免受渴死之苦。既然這樣,他為什麼要聽瓶身上所寫的指示,冒險把水灌進出水口?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還是遵照瓶身的指示去做了。他將瓶內的水灌進出水口,然後拚命地抽動那個水泵。瓶上的指示沒有錯,地下水果然從出水口源源不斷地湧出!於是,他喝了個痛快,然後把瓶子灌滿,加上木塞,並在瓶身加上這麼一句話:“上麵的指示是千真萬確的。”
很多時候,你並沒有下一次作選擇的機會。不要總說“下一次我一定做對”,在第一次的時候就把它做好吧。工作不能一步做到位,隻會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對你對公司都不會有什麼好處。相信你自己的能力,相信你可以一次就做好。
一次就做對吧,重新返工的代價太大。而且,你不一定會有下次機會。
5.做表麵工作等於欺騙自己
一個村莊,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過一滴雨,土地幹裂,地麵上的土都被風吹走了,農作物枯萎,牲畜也都奄奄一息,嚴重的幹旱災難侵襲著這裏的每一個生靈。
這個地區有一間小小的教堂。裏邊住著一位村民信任的牧師。有個禮拜天,這位牧師就對村民說:“讓我們現在一起禱告,祈求上天降雨。上帝收到禱告,會垂憐眾生,讓我們在下個禮拜天創造一個奇跡——一場傾盆大雨。”
然而接下來的一整個星期都過去了,幹旱的天氣一點兒都沒有改變,整個村莊圍繞在陰鬱的氛圍之中,因為不斷有牲畜渴死,田野中的莊稼也都越發枯萎了。又過了一個禮拜,這名牧師詢問前來做禮拜的全村村民:“你們中有誰沒有虔誠地祈禱?”所有的人都高聲回答說:“我們的確是很虔誠地祈禱的。”
接下來一次又一次的祈禱還是沒有奏效,雨始終沒有降下來,莊稼枯死。村民們沒有了收成,隻得外出乞討。在和別人談起此事時,他們個個都說:“我們認真祈禱,但是上帝沒有降雨。”
他們覺得自己已經為幹旱這件事作出過努力了,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祈禱。可是沒有人想過做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事情,他們都在做表麵工作。結果當然是害了自己。
工作不是為了應付老板,你應該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不要做表麵工作,騙別人也騙自己。我們所要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應該是為了應付而隻做表麵工作,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休斯·查姆斯在擔任“國家收銀機公司”銷售經理期間,該公司的財政出現了一些困難。這件事被負責推銷的經理知道後,影響了推銷人員的士氣,推銷人員因此失去了工作熱情。銷售量開始下跌,到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查姆斯不得不召集全體銷售人員開一次大會,在全美各地的推銷人員均被要求參加這次會議。
會議開始後,他首先請手下業績最佳的幾位銷售員站起來,要他們說明銷售量為何會下跌。這些銷售員在被喚到名字後,一一站起來,每個人都有一段令人失望的悲慘故事向大家傾訴:商業不景氣,獎金缺乏,人們都希望等到總統大選揭曉之後再買東西等等。當第五個銷售員開始列舉使他無法達到平常銷售配額的種種困難情況時,查姆斯先生突然跳到了一張桌子上,高舉雙手,要求大家肅靜。然後他說道:“停止,我宣布大會暫停10分鍾,讓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隨即,他讓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來,並要這名工友替他把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子上不動。在場的銷售人員都驚呆了,以為查姆斯先生突然發瘋了。大家相互之間開始竊竊私語。在此同時,那位黑人小工友先擦亮他的一隻鞋子,隨後又繼續擦另一隻鞋子。他不慌不忙,動作簡潔利落,表現出一流的工作技巧。
皮鞋擦完之後,查姆斯先生給了那位小工友一毛錢,然後開始發表他的演說。
“我希望你們每個人,”他說,“好好看看這個黑人小工友。他擁有在我們的廠區及辦公室內擦皮鞋的特權。他的前任是位白人小男孩,年紀比他大得多,盡管公司每周補貼那個白人小男孩5元的薪水,而且工廠裏有數千名員工,但他仍然無法從這裏賺取足以維護他生活的費用。
“然而,這位黑人小男孩不僅可以賺到不錯的收入,既不需要公司補貼薪水,每周還可以存下一點兒錢來,而他和他前任的工作環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廠內,工作的對象也完全相同。
“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那個白人小男孩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誰的錯?是他的錯,還是他的顧客的錯?”
那些推銷員不約而同地大聲回答:“當然了,是那個小男孩的錯。”
“正是如此。”查姆斯接著說,“現在我要告訴你們,你們現在推銷收銀機和此前的情況完全相同:同樣的地區、同樣的對象以及同樣的商業條件。但是,你們的銷售成績卻比不上一年前。這是誰的錯?是你們的錯,還是顧客的錯?”
同樣傳來了響亮的回答:“當然,是我們的錯。”
“我很高興,你們能坦率承認你們的錯。”查姆斯繼續說,“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你們的錯誤在於,你們聽到了有關本公司財務出現困難的謠言,這影響了你們的工作熱忱,因此,你們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隻要你們回到自己的銷售地區,並保證在以後30天內,每人賣出5台收銀機,那麼,本公司就不會再有什麼財務危機了,以後再賣出去的,都是淨賺的。你們願意這樣做嗎?”
大家都說願意。而且,大家果然都這樣做了,並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如果工作業績不佳,不要找太多借口為自己開脫,最大的原因是你不夠努力,也許,你告訴自己我並沒有消極怠工,我仍在勤勤懇懇地工作,可是你工作的質量已經大打折扣了。這樣工作的結果,在損害公司的利益的同時,也會害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