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真相大白 第六章(1 / 2)

第二部、真相大白 第六章

克夫探長撰稿。

弗蘭克林·布萊克先生:

您看了這幾頁材料,就會知道有關已故的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種種問題的答案——即使不是全部問題,至少也有一大半了。

我將告訴您令表兄去世的真相,以及我發現的高弗利先生的生平麵目。

我先談談令表兄去世的真相。

毫無疑問,他是被人用床上的枕頭悶死的。害死他的就是那三個印度人,害死他的目的就是要奪取月亮寶石。

這一結論是根據對旅館房間的勘查和驗屍報告得出的。盧克先生驗明匣子和收據後,承認那匣子是他在六月二十六日交給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的。顯然,竊取月亮寶石是這次犯罪的動機。

接下來說說犯罪的方法。在勘查中,發現房間天花板上那扇直通屋頂的天窗已打開。天窗的木板上有一個四方的窟窿。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從外麵拔去插銷,打開天窗,跳進房內。

最後,再說說那個犯罪的人,或者說那幾個犯罪的人。

大家知道,(一)那三個印度人想要得到那顆鑽石。(二)那個外表像印度人的,就是有人看到他在馬車窗口跟那個技工般打扮的人談話的,可能就是那三個共謀的印度人之一。(三)二十六日晚上,確實有個技工般打扮的人,一直嚴密監視著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四)二十七日早晨,有人看到有三個跟那三個印度人形貌相符的人,乘輪船離開倫敦,去了鹿特丹。

這就是證明高弗利先生被印度人謀殺的道義上的證據,雖說不是法律上的證據。

驗屍結果證實,這是件由某個或某幾個不知姓名的人犯下的“蓄意謀殺罪”。

現在,我要轉而說一說您和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在已故範林達夫人公館裏見麵前後,以及見麵期間發生的事。

我得先告訴您,高弗利·艾伯懷特的生活是有著兩麵性的。當著大家的一麵,他是個仁人君子,慈善集會上著名的演說家,一個富有管理才能的人,他把他的才能貢獻給各種慈善團體,主要是婦女團體。背著大家的一麵,這位仁人君子卻是個隻圖尋歡取樂的人,在郊外有座別墅,並不是用自己的真名字買的,別墅裏還有一位太太,也不是用自己的真名字娶的。

我在那座別墅裏進行過一次調查,看到了精美的圖畫和雕像,豪華的家具,珍奇的花草。我調查過那位太太,結果發現她擁有不少值錢的珠寶,昂貴的馬車和馬匹,在公園一帶曾轟動一時。這一切原本是相當普通的。別墅和太太,在倫敦的生活圈中都是平常事。可是,這一切精美的東西都是現金買來的,連一個子兒的債都沒有欠下,這就不普通,不平常了。那座別墅是買下後過戶給那位太太的。

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的死,促使我作了這番調查,幫我找到了這個謎底。

調查的結果,發現了下列這些事實:

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受人委托,代人管一筆兩萬英鎊的款項——他是一位少爺的兩個代管人之一,這位少爺一八四八年還沒成年。按規定,到一八五○年二月,那位少爺成年那天,兩萬英鎊就得交還他本人,不再代管。在代管期間,兩個代管人一年必須付給他六百英鎊供他日常開支——分兩次付給,一次在聖誕節,一次在施洗約翰節。這筆費用照例由執行代管人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按期付給。可是,到一八四七年年底,這兩萬英鎊(這筆錢原本是用來支付那位少爺開支的)就已給分批盜用一空了。銀行的支款憑單照例是要兩個代管人共同簽字的。可是另一個代管人的簽名每一次都讓艾伯懷特先生假冒了。這些事實說明,艾伯懷特所以能堂而皇之地付清別墅的款項和供養那位太太,是怎麼回事了。

範林達小姐生日那天是六月二十一日。在這之前的一天,高弗利·艾伯懷特先生曾向自己的父親要求借三百英鎊。您總還記得,那個月的二十四日,是他要付錢給那位少爺的日子。可是艾伯懷特先生一分錢也不肯借給兒子。第二天,高弗利先生向範林達小姐求婚。範林達小姐拒絕了。要是在那個月的二十四日,高弗利先生籌不到三百英鎊,到一八五○年二月,又弄不到兩萬英鎊的話,那他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