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鬥士:卡紮菲(1 / 3)

利比亞鬥士:卡紮菲

傳奇人物

卡紮菲

默罕默德?卡紮菲,這位被稱為利比亞鬥士的總統,執政以來,經曆過無數風風雨雨、艱難坎坷,遭到過反對派的暗殺、美國飛機的轟炸,但他一直活躍在國際政壇之上。雖然世界各國人對他議論紛紛、褒貶不一,但他以其傳奇的經曆、桀驁的性格和獨特的政策而為世人矚目。

人物簡曆

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亞大學攻讀曆史,後在班加西軍事學院學習;

1969年,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裏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70-1972年,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長;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攻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卡紮菲政權垮台。

傳奇語錄

“我們將永遠不會屈服,我們要戰鬥到底,誓死捍衛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土地。”

“你們為什麼要轟炸我們?是想讓我們屈服嗎?我們不會屈服!我們人民的呼聲比你們導彈的聲音還大!我們的酋(部落人民)意誌比你們的航母還大!”

利比亞鬥士

卡紮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世人對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在一些人的眼裏,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領袖”、“中東強人”;而在另一些人的眼裏,他是“狂人”、 “瘋子”、“恐怖主義支持者”、“暴君”。隨著時間的推移,曆史將會給卡紮菲以最終評價。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卡紮菲領導這個大約有六百萬人口的國家擺脫了貧困,1981年,利比亞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1萬美元,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即使在遭受西方經濟製裁多年後,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卡紮菲曾在一次采訪中這樣說:“這個世界現在遭受著各種各樣的危機。為奪取統治,聚斂財富,各處都在進行著鬥爭。其中包括聯合國安理會。這些地方根本不存在民主,因為沒有人民的介入。隻有一些一小撮所謂的‘代表們’出來說話。而財富隻集中在這一小撮人手上,絕大多數人民處於貧困當中。既然世界是屬於所有人的,財富也當然是屬於所有人的。任何人沒有權利壟斷它。也隻有人民能夠統治他們自己,沒有人能統治他們。那些陳舊的製度引發了沉重的危機,我們想要打破這些桎梏,建立一個新的時代,不再遭受腐朽製度的侵害。這就是我們想讓世界聽到的聲音。這就是利比亞,它是先行者。”

卡紮菲就是這樣一個試圖打破舊世界桎梏的人,他才是一個真正的鬥士。

有膽識的學生領袖

與那些出身名門貴族的國家首腦相比,卡紮菲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1942年,他出生在利比亞南方沙漠錫爾特附近一個遊牧部落的羊皮帳篷裏。卡紮菲從小家境貧困,全靠父母種植大麥和放牧度日,但童年的卡紮菲聰明伶俐,經常隨父親一邊種麥、放牧,一邊聆聽前輩們講述殖民者殘酷統治下利比亞人民英勇鬥爭的故事。這使他形成了堅忍不拔和具有反抗性的性格。

卡紮菲是家裏唯一的兒子,備受父母器重。為了讓他能夠出人頭地,父母賣掉了駱駝和牛羊供卡紮菲讀書,還專門請了一位老師講授《古蘭經》,為他以後成為一名忠實的穆斯林教徒打下了基礎。

對年少的卡紮菲影響很深的還有納賽爾寫的宣傳泛阿拉伯主義的小冊子《革命哲學》。納賽爾激烈的革命言辭和描繪的革命藍圖,啟發了卡紮菲。1961年10月5日的早晨,卡紮菲帶領著一批學生衝進市中心的廣場,高舉著納賽爾的畫像。卡紮菲站在板凳上抨擊外國人使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同時他號召所有的人捐款支持埃及的納賽爾總統。遊行的學生和警察發生了混戰,20多個學生被捕,卡紮菲當天晚上也被逮捕了。一個月後,由利比亞教育部長親自簽署的開除令送到中學校長的手中。

經曆了開除的不公正待遇,卡紮菲進一步看清了利比亞王朝的腐朽和殖民者的殘暴,同時也讓他認識到了軍隊的重要性。於是,他在的黎波裏一所大學裏讀完一年曆史學之後,便放棄了這個專業,於1963年進入了班加西軍事學院。並且勸說和帶動許多誌同道合者投筆從戎。他始終認為參加軍隊掌握武裝是進行革命的唯一途徑。進入軍事學院不久,卡紮菲便以埃及納賽爾建立秘密組織推翻法魯克國王為榜樣,也建立以“統一自由軍官”為名的秘密組織。他一步一步地爭取同學參加革命事業,一個班級帶動另一個班級。宣傳工作做的細致而周密,使秘密組織有了廣泛的發展。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利比亞“九?一”革命後成立的由12人組成的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幾乎都是卡紮菲在班加西的同學。

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君主專製

早在1959年,利比亞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到了60年代末,利比亞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產油國,但是這並沒有給利比亞人民帶來多少好處,大量的金錢落入了王室人員和政府官員的腰包裏。英國、美國的石油公司也進入利比亞,引起了利比亞人民強烈的不滿。卡紮菲目睹了外國人在他的國家作威作福,而本國人民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解到政治者殘酷剝削鎮壓人民的罪行,領略到貧富之間的巨大懸殊,更加堅定了要變革現實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