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裏根上台對利比亞采取了更加強硬的措施。在1986年三四月間相隔20天的時間裏,美國依仗先進武器,兩次襲擊利比亞,讓卡紮菲這位不妥協的硬漢的確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在第二次襲擊中,他的養女被炸死,兩個兒子受了傷,雖然他本人逃過了這一劫,但這次事故對他產生了巨大的打擊。
在美國轟炸利比亞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卡紮菲似乎完全失去了對國家和自己的控製,他為沉重的壓力而苦惱。他覺得這次空襲使他丟了臉,並在精神上受到了嚴重傷害。他很少露麵了,某些人認為他同夫人躲在離的黎波裏1300公裏的老家裏,偶爾也來到首都,也比以往更害怕遭到暗殺,因而他的行動都由裝甲車保護。
但是卡紮菲並未就此一蹶不振,經過一段回複後,他又重新活躍在政壇上。對美國的態度依然很強硬,隻是在政策上出現了較多的靈活性。不管怎樣,卡紮菲敢於同美國對抗的勇氣和精神可嘉,也正因為如此,他在國際政壇上一直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喜歡“微服私訪”的總統
卡紮菲執政以後經常親自檢查政府官員和職員的工作情況。為了了解地更加真實,他喜歡“微服私訪”。
有一次,他看到很多機關職員在辦公室裏喝咖啡、看報紙,第二天,軍用卡車就開到了政府機關大樓前,軍人闖入辦公室將大部分家具搬到了卡車上拉走了,甚至連內閣部長的辦公室也不例外。卡紮菲對此解釋說,為了使政府機關裏的人能更好地工作,不把時間浪費在喝咖啡和看報紙上,難道還有比把他們的椅子搬走更好的辦法嗎?
卡紮菲還經常考察雇用的外國專家及醫生的工作。首都的黎波裏曾流傳著這樣一個近似天方夜譚式的故事。一個夏天的夜晚,一位高個子年輕人來到的黎波裏一家中心醫院。他穿著阿拉伯式長袍,一塊破布半遮著臉,一雙眼流露出焦慮不安的神情。他要求見醫生,等醫生出來後,他奔上去說:“醫生,請你立刻去我家吧,我父親病重了。”醫生懶洋洋地回答:“你這個傻瓜,我忙不過來,不能去你家。”年輕人苦苦懇求醫生說:“我父親快死了,看在真主的份上,你快去吧。”“那你回家給他吃兩片阿司匹林,傻瓜。”醫生的話剛說完,年輕人突然不再懇求了,眼中的焦慮一掃而光,他拉下了折臉的麵巾,說道:“醫生,你一定會因為對一個要死的人開這樣一種藥方而後悔終生!你必須離開這個國家,不是下星期,也不是明天,就在今晚!”醫生定神一看,立刻呆住了:站在他麵前的不是別人,正是利比亞國家元首卡紮菲。當晚,這位醫生就被驅逐出境了。
從“刺殺者”變成愛人
卡紮菲和夫人莎菲娥的結合可以說充滿了戲劇性。他的夫人莎菲娥長頭發,凹眼睛,美貌端莊,不過以前卻是被人雇用來刺殺卡紮菲本人的刺客。原來卡紮菲在與莎菲娥結婚之前,一共被人暗殺過六次,但每次都是大難不死。他的政敵們絞盡腦汁,在策劃第7次暗殺行動時,改變方法,不再找槍法高超的男殺手去狙擊他,而是派了一位長得美麗可愛卻精於槍法的女子,讓她穿上軍裝,扮作大閱兵時的軍中看護,挨到總統身邊去行刺,這個女刺客就是莎菲娥。
事實說明,如果不是後來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次行動就大功告成了。因為當時誰也沒有注意到總統對麵的弱女子,但就在莎菲娥正要拔槍向卡紮菲射擊時,奇跡發生了,不知什麼原因,總統的目光落在了眼前不遠處的護士身上,刹那間四目相對,彼此都被對方吸引住了。此時的卡紮菲身著戎裝,腰束皮帶,胸前掛滿了勳章,顯得精神威武。莎菲娥被卡紮菲深深地打動了,在卡紮菲那雙深邃而充滿柔情的目光注視下,愛神把她俘虜了。不久之後,他們就結為夫婦。而那些企圖收買莎菲娥刺殺卡紮菲的政敵,則一個個血灑刑場,成為這對新婚夫婦的“定情禮物”。從此以後,莎菲娥既是卡紮菲的妻子,又成為他私人的侍衛。
卡紮菲時代的終結
2011年3月19日,美國海軍向利比亞發射了110多枚戰斧導彈,北約對利比亞的戰爭爆發,在持續了五個多月的內戰後,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於2011年8月22日攻入首都的黎波裏,卡紮菲政權正式垮台。
2011年10月20日,卡紮菲被執政當局武裝俘獲。卡紮菲被捉拿後的一刻,相信仍然生還,頭部流血衣服沾滿血漬,但緊接著就倒地不起,後發現已經死亡。外界對卡紮菲的死亡真相一直爭論不已,因為當時士兵大叫要讓卡紮菲生還,但最終還是一命嗚呼。負責屍檢的醫生向外界透露,卡紮菲是中槍而死,其致命傷在腹部。到底是誰射了這致命一槍,至今還是不能定論。驗屍官還說,屍檢報告尚未完成,並且要得到上級批示才能向外界公布。
他的死為利比亞的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同時也標誌著利比亞的“卡紮菲時代”宣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