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父:李光耀(3 / 3)

經過30年的發展,到1990年李光耀讓位給吳作棟時,新加坡已成為亞洲小巨人,創造經濟奇跡,躋身“亞洲四小龍”,並成為了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的典範。從沒有腹地的孤僻漁村到東南亞金融中心,從多種族的移民小國到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新興國家,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毫無疑問應該歸功於李光耀及其領導的政府。

模範國家:政治實用主義的新境界

除了經濟上的成就以外,李光耀還在新加坡的國民教育、法治、公民福利、廉政建設、城市綠化等方麵取得了令世人讚歎的成就,使新加坡成為經濟發達、政治清明、人民幸福、環境優美的令世人羨慕的國家。而李光耀政府所走的“靠資本主義發展生產力,用社會主義保障社會公平”的新加坡道路,也為亞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與借鑒。

新加坡所創造的亞洲經濟奇跡,一部分有賴於其鐵麵無私的反腐體製。李光耀領導下的新加坡政府以“高效”、“廉潔”聞名於世。為防止政府官員以權謀私,李光耀政府製定了“防止貪汙法”,嚴格依法對違法人員進行製裁。成為總理後,李光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誡親友,今後不要指望從他那裏得到任何照顧。對待老朋友,李光耀也從不徇私,一個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內閣部長就曾因貪汙一筆小額公款而被送進了監獄。

新加坡城能夠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三大城市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美國舊金山和澳大利亞悉尼),與李光耀政府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環境美化分不開。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政府大抓清潔衛生、文明禮貌,並輔以嚴格的懲罰製度。如在講衛生運動中隨地吐痰者或者扔紙團者,隻要被發現,就會被罰50元新幣。李光耀政府還十分重視新加坡的國家美化工作,除了大力種植各種奇花異木外,政府還開辟了許多荒地修建國家公園。現在的新加坡以環境優美著稱於世,它已經成為了東南亞乃至世界的花園。

麵對新加坡的高出生率,執政後的李光耀采取了一項十分有趣的節育措施。他勸說文化水平低的婦女隻生一個孩子,鼓勵高知識結構的家庭多生孩子,並為為他們提供眾多的福利待遇。他的這一措施遭到了人們的詬病,然而,李光耀卻堅持己見,認為優生優育是提高新加坡人國民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

退出內閣:強人時代的終結

1988年以前,李光耀曾多次表示將退休讓位。1988年李光耀又一次提出退休,此時作為總理職務候選人的第一副總理吳作棟急切希望李光耀再留任兩年。因此直到1990年11月27日,吳作棟受總統之邀組織新一屆新加坡內閣之後,李光耀才終於從總理的位置上退下來了。卸任總理一職後,李光耀旋即被任命為“國務資政”,作為吳作棟政府的顧問,李光耀經常被政府請去出謀劃策。2004年,李光耀長子李顯龍就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轉為“內閣資政”,將“國務資政”一職騰給吳作棟。

2011年5月14日,主導新加坡政壇超過半個世紀、帶領新加坡獨立並走向繁榮的87歲“內閣資政”李光耀與1990年至2004年擔任總理的“國務資政”吳作棟一起宣布退出內閣。消息一出,震驚新加坡政壇。李光耀此次宣布退休或許與此前一周的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創曆史新低有關。在與吳作棟一起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他們表示,退休是“希望給更年輕一代領導國家的機會”,同時也提請年輕一代好好照顧老一代“新加坡有功之人”。早前,李光耀在公開談話時的態度都是不打算隱退的,如今他的退休,也可以看做是一種“順勢而為”。自1959年以來,李光耀首次不在新加坡內閣,這似乎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然而一個時代的終結,何嚐不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但不少評論卻都認為,所謂的“後李光耀時代”其實尚未開始,從內閣退休的李光耀也並沒有遠離人們的視線。不僅李光耀本人依舊不時地在閃光燈前露麵,力圖分析“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乃至“新加坡亞洲發展模式”走向者也為數不少。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李光耀,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李光耀的影響力在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國依然無處不在。

“等到棺材蓋蓋下時,再判斷,再去做評估。在雙眼閉上之前,我說不定還會做些荒唐事。”李光耀對急於評價和總結他功過的人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