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
傳奇人物
美國第一個猶太人國務卿:基辛格
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曾給兩位美國總統當過國務卿,但他的才能卻不隻是國務卿的水平,他甚至比他所服務的兩位總統要能幹。不過,大家都明白,這位非美國本土出生的原籍德國人,並且還是個猶太人,在美國憲法的規定之下,即使本事再大,也是不可能當上總統的,國務卿的職位已經是他在美國政界攀登的最高峰了。不過,無可否認的是,從1969年尼克鬆上台到1977年福特下台,在長達八年的兩屆總統任期內,他作為白宮的外交智囊、顧問和國務院首腦,在美國外交政策的製定,中美關係、蘇美關係、美國同它的西方夥伴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的處理,越南問題和中東問題的談判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也因此,他被稱為美國七十年代的頭號外交家。
人物簡曆
1923年5月27日,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紐倫堡附近的費爾特市。
1942年,美國政府宣布對德作戰;1943年,和弟弟瓦爾特一起被征召參加了美國軍隊,命運從此逆轉。
1945年,在克雷默爾的推薦下把德國的克雷菲爾德市管理得有聲有色。
1947年,24歲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國際政治。1952年,獲文學碩士。1954年,獲哲學博士。
1959年7月,被哈佛任命為政治係副教授。
1968年,幫助洛克菲勒參加總統競選。同年,洛克菲勒競選失敗,他接受尼克鬆的聘請,擔任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
1971年7月11日,秘密從巴基斯坦飛到北京與周恩來會晤;10月16日,第二次飛到北京安排尼克鬆訪華的日程及後勤事務;1972年2月,陪同尼克鬆訪華。
1973年8月,接替羅傑斯成為美國國務卿。直至1976年11月,民主黨人卡特擊敗福特成為美國總統,基辛格也結束在白宮和國務院的8年公職。
傳奇語錄
“這個時代造成了那麼多的緊迫性問題,以致很少有時間去深入研究其較為深刻的意義。因此,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就在於需要具有一個充分寬廣的視野,這樣,才能使未來不至於淹沒在目前的問題之中。”
“信以為真的恫嚇比當做恫嚇的嚴重威脅更有用。從政治目的來說,對軍事力量作意義重大的衡量是由對方作出估計的。心理準則與戰略理論在重要性上互爭雄長。”
“誰控製了石油,誰就控製了所有國家;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
“如果政府沒有準備足夠的廁所,老百姓有權當街撒尿。”
“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這樣的政府高級官員在美國曆史上是少見的——他是個知識分子,成年之後,他的大部分生活是在大學裏消磨的,他思考,他著文論述,他評論那些積極製定美國政策的人的功與過,甚至還提供可供使用的意見;他是個學者,隻不過他不是一個隻滿足於著書立說的學者,他認為從外麵的世界能獲得更加廣泛的知識,所以他不滿足於學院的規矩生活;他是個歐洲人,是個在德國出生的猶太人,因此對於傳統和曆史非常敏感,能夠忍受可能產生的悲劇,但他又是個美國人,美國教育的熏陶使他能夠察覺身邊的權力,使他懂得“學而優則仕”,最終走上了從政的道路。他為洛克菲勒擬訂政策綱領,起草文件講稿,跟隨他進行競選演說,是洛克菲勒競選班子的核心成員;洛克菲勒競選失敗,他接受尼克鬆的聘請,搖身一變當上了尼克鬆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並在1973年接替羅傑斯當上了美國國務卿,他後來“幾乎成為唯一能站出來替那個被水門事件搞得狼狽不堪的總統撐腰的人了”;福特繼任美國總統,基辛格第一個被任命為國務卿,還被授予了美國文職官員最高獎賞——自由勳章,還被加封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即便是下野之後,這位舉世知名的美國外交家,也不會從美國的政治生活和國際舞台上銷聲匿跡的……
新環境下盡顯天分的“德國棄兒”
1923年5月27日,海因茨?艾爾弗雷德?基辛格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紐倫堡附近的費爾特市。爺爺和父親都是當地的教師,父親路易斯在一所專門為富裕家庭的女孩子開辦的女子中學專教希臘文和拉丁文。母親保拉較為外向,善於烹飪,也很有主見。小時候的基辛格聰明好動,喜歡踢足球,但學習成績平平。1933年4月,希特勒發出了第一個排猶的命令,納粹的陰影開始籠罩包括基辛格一家在內的整個德國猶太人頭上,那時,基辛格隻10歲。全家人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就連生命也受到了威脅。被逼無奈之下,1938年,在母親保拉的安排下,基辛格一家人從德國逃往英國倫敦,後又輾轉到了美國紐約,住在了曼哈頓的德國猶太人難民聚居地“華盛頓高地”。不久,基辛格的德國名字“海因茨”被改成了“亨利”,他也進入喬治?華盛頓高級中學念書。雖然初到紐約、人地生疏,英語也說的不好,但美國這個開放、自由的新環境卻使得他擺脫了以往的壓抑,各科成績竟然都名列前茅。直到1940年,基辛格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紐約市立大學會計專業。這個時候成為一個會計師是他最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