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2 / 2)

劉大爺也沒有意見,當下便按了手印,張家大爺這時又道:“鋪子暫時就在縣裏,如此咱們兩家也便利。我們在縣裏正好一間鋪麵,剛空出來還沒開張,如若大叔家沒問題,我便叫人將鋪麵修整一番,約莫這兩個月便能開張了。”

“沒問題,沒問題!”劉大爺雖然也意外張家這麼速度,不過孫子也分析過了,年前開張才好賺錢。算下來也快入秋了,張家雖然有些過□□速,卻也能接受。

索性他們近來做的胰子夠多,下月便是山茶籽成熟的時候,供應還是盡夠的。

劉大爺把這些細細和張家大爺說了,張家大爺也不懷疑,他昨兒一來就去劉家放胰子的屋子瞧過了,雖說還未完全成型,但是少說也有幾百塊胰子,支撐一段時日並無問題。

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快就要開張。

事情談妥了,張家大爺便在劉家人的熱情挽留下,用過了午飯才匆匆上路。張家大爺一走,劉大爺就帶著幾個兒子去村長家了,包山的事想來也敲定了,劉大爺回家後便宣布了接下來的事。

“日子有些趕,地裏的活就先停了,村長說了,等大家夥忙完自家的活,就來幫咱們的忙,咱們稍微出幾個板子。如今正是要花錢的時候,茶葉蛋這進項千萬不能斷,大林和大根和你們的娘去鎮上賣茶葉蛋,老四和老四家的去親家走一趟,借錢倒是其次,親家是隔壁鎮的裏正,認識的人又多,他要是肯出麵,咱們買山茶籽就便利不少了。至於其他人,這幾日村長會請衙門的人來,劃地這些也很瑣碎,咱們家手頭的銀子也差了些,還得湊一湊……”

湊錢是大事,各房多少攢了些私房錢,這時大抵都供出來了,劉延寧以前抄書攢了些銀子,這回全給了劉青以備不時之需,加上其他三房的一起,也湊十來兩銀子,安氏還回娘家借了數十兩銀子,劉家嫁出去的兩個女兒,日子過得還算寬裕,便也一起湊了近十兩托人捎回娘家。

再加上蔣氏娘家,村裏的族叔堂叔們,這家一兩,那家三兩,也算是積少成多吧。

劉青這些日子也沒閑著,她就負責把這些零散的賬全都登記起來,方便以後還錢。

一家人忙碌了七八日,錢終於湊齊了,包山的文書也下來了。

說是包山,其實就是買地,隻是荒山和好的田地不一樣,價格雖然不貴,可地主瞧不上荒山,莊稼人也買不起,衙門便換了種形式,如果買山地,可以永久買,也可以買二十年五十年,產權時限不同,價格自然也就不等。

其實也就相當於租賃了,以後覺得不錯,再加錢把永久產權買下來也可行。

劉大爺這回還算是咬牙,一下子買了五十年的。

雖然是荒地,可劉家一下買了幾十上百畝,在村子裏絕對是個大新聞了,文書辦下來的時候,村民們便上劉家熱鬧了一回,這個笑嗬嗬的說自家村裏出了財主,那個打趣說現在是地主,再過兩年延寧當上大官,他們就是官家人了。

村民也就是湊個熱鬧,或許也會有些羨慕,畢竟大家都是同村同族,根子和出身都一樣,結果人家日子越過越紅火,難免叫人不羨慕。

不過村民的情緒,還遠遠不到眼紅嫉妒的地步,在他們看來,劉家的改變,都是有了出息的子孫,他們自家要是能供出個秀才老爺來,日子也能這麼紅火。

可惜他們子孫不肖,隻有種地的命,但是族裏出了個爭氣的,他們也跟著臉上有光。

文書下來,後山這片地已經是劉家的了,村長又組織村裏的勞動力幫忙開山墾地,雖然不是無償勞動,大家也算是出了力的。

開荒有人幫忙,劉家男人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收山茶籽上麵,女人們也忙,要煮茶葉蛋賣,又要忙著做手工皂,一時間,本來是農閑時分,整個村子卻忙得熱火朝天。

劉大爺把事分攤下去,就套了車親自送劉青回城了,一來劉大爺不想耽擱太久劉青的功課,她現在跟著江先生學習,多少人都求不到的機會,就是姑娘家不用當大官了,也不能浪費了大好機會。

再來,劉大爺也跟劉青說了,事情辦下來,要給大孫子知會一聲,免得他惦記,最好還要親自去向江先生道謝,劉大爺雖然沒念過書,卻也通人情世故,張大善人可是省府的首富,這樣的大人物卻對他們一再禮待,多半是看在江先生的麵子上。

劉大爺便覺得他親自去道謝才更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