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的官差就兩個,穿著百姓眼中氣派的衣裳,各騎了一匹高大的駿馬,也非常體麵了,但是更讓劉青他們回不過神的是官差身後的一大群百姓,幾乎是蜂擁而至,險些把小小的院子都淹沒了。
這些人雖然和劉青他們素不相識,但是也不見外,一個個湧進來都笑盈盈的祝賀劉舉人大喜,笑得真心實意的樣子,劉青他們也很快去掉了拘謹,招呼眾人。
這麼多人,自然不能全都迎進屋,隻把官差和帶路的士兵請進了屋子裏麵,劉延寧在院子裏朝眾人道了謝,才進屋作陪。
官差吃過茶,得了李氏準備的辛苦費,又叮囑了劉延寧幾句,叫他記得趕緊收拾東西,明日去省府赴知府大人主持的鹿鳴宴,說完正事,官差身上還有任務,便也沒有過多逗留,起身離開了。
見著官差走了,看熱鬧的眾人也滿足了,抓了把新科舉人家的瓜子兒,三三兩兩討論著新舉人年輕有為,一表人才,也各自回家了。
金氏也有眼色,雖然還想多在劉家沾點喜氣,但她家住得近,往後什麼時候來都成,方才官老爺的話她也聽著了,延寧還得收拾東西去拜見知府大人,那可是頭等大事,她不便在這兒過多逗留,免得耽擱人家說正事。
思及此,金氏也依依不舍的起身告辭了,隻是借著恭喜劉延寧,抓著要送她出院子的劉延寧,好好的親近了一回,金氏心滿意足的回家等兒子了,心想一定要把這喜氣傳給兒子。
見金氏走了,李氏才拉著劉延寧,有些擔憂的問道:“那個官老爺說的鹿鳴宴,是何時舉行?你叔他們不在,這會兒天色也晚了,送信叫他們趕車過來,少不得也要明兒中午才到城裏,趕得上送你去省府嗎?”
劉延寧還沒有作聲,坐在旁邊的江景行起身道:“伯母不必擔心,我回去叫官家安排車,明日早些出發送延寧去省府,下午便能到,定不會耽擱延寧赴宴的。”
李氏想到剛剛送他們過來的馬車,江先生家的馬養的好,趕路要比牛車快上許多,隻是李氏還有些遲疑,“這會不會太麻煩了,延寧去了省府少不得待幾日,萬一耽誤你們自個兒用車可怎麼辦?”
“伯母盡管放寬心吧,家中還有幾匹馬,並不礙事。”江景行說著,又笑道,“三叔這會兒想來還在書院,這個好消息,恐怕最好是延寧親自去和三叔說。”
江景行的意思是,消息傳來,劉延寧還沒有去拜見師傅,出發之前肯定要親自見一見師傅,到時候怎麼過去省府,定有他師傅安排。
“江先生先前不在家?”李氏一聽見江景行把江先生搬出來,也不再多話了,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公爹和小叔子們都不在,現在能夠做主的,自然是待延寧如子的江先生。
師長如父,這話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李氏開始催著兒子去拜見師傅,“趁著這會兒天還沒黑,快去拜見江先生吧,你去省府赴宴,江先生想必要叮囑你一些事。娘在家幫你把行李收拾好。”
意氣風發的劉延寧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考上舉人的心情,就被眼下這麼多事給難住了,跟他娘也顧不上客氣,點頭應道。
江景行和曹聲揚也知道這會兒時間趕,也不再逗留,都站起了身準備告辭,隻江景行還看向劉青:“青青去不去?”
劉青還沒回答,劉延寧便下意識的道:“現在天色晚了,青青還是咱家陪娘吧。”
李氏愣了一下,本來想點頭的,見兒子拒絕了江公子的好意,她也就不再多說,劉青在她娘旁邊乖巧的應道:“我就不過去了,明兒再去,江大哥你們先回吧。”
“也好。”江景行隻是隨口一問,見好友這麼大的好消息都沒讓他亂了套,依然這般盯著自己,心下也是好笑,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率先踏腳出門了。
送他們來的車夫有眼色,在院子裏聽見說話聲,就把馬車牽過來了,幾人一出了院子,便上了車,劉青和李氏站在院門口相送,直到馬車消失在巷子裏,劉青轉身對她娘道:“哥哥估計要在師傅那兒待好一會兒,我們先把門關上吧。”
李氏點頭,隻是手上一頓,想起什麼,趕緊探出頭去,著急道:“忘記和你哥說了,還沒托人送信回去呢,這麼大的事,你爺奶他們想必也等的上火。”
劉青想了想,很讚同的道:“也是,爺奶他們遲遲等不到消息,恐怕也會忍不住進城的。”
“到他們進城,你哥還在省府,這不是白跑一趟?”李氏更著急了,門也不關,反而重新打開,“不行,我去一趟隔壁你金奶奶家,拖你金爺爺幫忙找人送個信回去。”
劉青跟在後邊:“娘,我陪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