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選擇決定命運
選擇決定命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求學,就業,要談戀愛,要結婚,這就需要我們做出很多選擇,選擇得當,可以變弱為強,可以以少勝多;選擇失當,則會坐失良機,甚至變利為害。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決定我們的命運。
選擇演奏生命的華彩樂章
人無時無處不在選擇之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什麼樣的抉擇,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打算去上海,一個打算去北京。臨上車時,兩人突然又都改變了主意,原因是他們在車站聽到了這樣的議論: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個路都要收費;北京人質樸,見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給舊衣服。打算去上海的人想:還是去北京好,即使掙不著錢,也餓不死;打算去北京的人想:還是去上海好,給人帶個路都能掙錢,上海掙錢也太容易了。結果,兩個人交換了車票。原打算去北京的去了上海;原打算去上海的去了北京。
去了北京的發現:北京果然很好,不僅銀行大廳裏的礦泉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場裏做廣告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了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很好,帶路可以賺錢,看廁所可以賺錢,弄盆涼水讓人洗臉也可以賺錢……隻要動動腦筋動動手幹什麼都可以賺錢。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他從郊外弄來一些含有腐殖質的泥土,以“花土花肥”的名義出售,一天就賺了50元錢。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競在大上海擁有了一間小門麵。後來,他見一些商家的門麵亮麗而招牌太髒,立即開辦了一個專門擦洗招牌的小型清洗公司。再後來,他的公司越辦越紅火,業務也由上海拓展到了杭州、南京等城市。
不久前,他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場,車到北京站,一個揀破爛兒的人把頭伸進了他的軟臥車廂,就在那人向他伸手要一隻空飲料罐兒時,兩人都愣住了,因為8年前,他倆曾經交換過火車票……
這個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頗多:首先是,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怎麼樣給自己定位,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所以,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為自己把握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此,選擇就是人的第一推動力。隻有選擇,人生才有主題;隻有選擇,人生的坎坷才會被踏平;隻有選擇,人生才能衝破世俗的藩籬;隻有選擇,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華彩樂章。
人,一生中有很多的追求。從小到大,吃的,喝的,穿的,聽的,看的,說的,好多好多,滿足人的七情六欲。佛的戒語對現在的都市人來說是很寶貴的,也是最無力的,因為現在的都市人隻在乎讓生活中的各種物質的東西來衝擊自身的各種器官,而太少去感悟前人的悟出的道了。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總是覺得活著很累,他說欲望太多了。
是的,欲望太多了,可是現在的都市生活中沒有欲望卻又會走向另一種墮落。所以關鍵還是在於人生所遇到的每個選擇。
有些選擇,對於我們來說一生隻有一次,而有些選擇是無窮盡的。小時候,我們在父母的監管下,選擇權和選擇範圍非常有限,所以偶爾長者讓選擇權交給我們來決定時,那種激情和興奮的心情,你現在去回想是不是還是陶醉於其中?
而從我們離開父母去上學開始,選擇權越來越大了,懂得事也多了。原來我們是存選擇中學會了長大。當然大家的家庭背景不一樣,父母觀念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等,從小到大,選擇的權力、範圍、環境、背景等等是各不同.所以長大了,所以,對於人生的選擇也各有差別。
學校、工作,愛情、婚姻,人一生中要麵對多少選擇? 但不管哪一種選擇,不管你選擇的是什麼,每一種選擇都有其合理性。但是這種選擇並非惟一的,也並非完全正確,一定有許多更好的選擇在等待著我們。也正是這種不確定,構成了選擇之美。
人生的選擇就是這樣,不管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終歸都不會是盡善盡美,如願以償的總有缺憾,也許缺憾本身就是一種美麗。告誡自己,既然作了選擇就不該後悔,說服自己這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不要把選擇看得太重,那些所謂大的選擇就像是選擇吃飯睡覺一樣簡單,不要把放棄看得大難,時光可以衝淡一切,把你不能決定的交給時間好了。
選擇決定人生成敗
無論什麼樣的生活,都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裏鼻孔裏塞滿了雪茄,大喊道: “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隻見他手裏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裏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著第三個。
最後出來的是猶大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係,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賽馬場:
這時,田忌的朋友孫臏從人群中走出來,拍著他的肩膀,說:“從剛才的情況看,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看了他一眼:說:“想不到你也挖苦我呀!”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幾匹馬嗎?”
孫臏搖搖頭,說:“一匹也不用換。”田忌沒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輸!”
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
齊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便譏諷田忌: “怎麼,難道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來吧!”
一聲鑼響,賽馬又開始了。
孫臏讓田忌先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場輸了。
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讓田忌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齊威王有點兒心慌了。
第三場,田忌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還是原來的馬,隻是重新選擇了一下比賽對象,田忌便以勝兩場輸一場的戰果,贏了齊威王。
很多人都熟悉這個古老的哲理故事《田忌賽馬》。但又有誰能悟出這個故事蘊含的哲理:成功在於選擇。選擇得當,可以變弱為強,可以以少勝多;選擇失當,則會坐失良機,甚至變利為害。
選擇改變人生
當今時代如萬花筒一般,瞬息萬變,它既讓人眼花繚亂,又給人無數機會。似孫臏者,借勢而起,揚長避短,由弱變強,甚至創造出石破天驚的壯舉;似田忌者,空懷雄心,舉足無措,坐失良機,留下千古遺恨。因此,在安定的環境中,把握自己的命運也要有所選擇。
2001年5月10日,美國對一位炸毀聯邦政府大樓的外號“殺人機器”的人處以死刑,這名三十三歲的男子本是一名複員軍人,曾在海灣戰爭中為美國政府立下戰功,但戰後他在思想上仍未解除武裝,仍然相信凡事隻有通過暴力方能解決,最終他走向了自我毀滅。
臨刑前,他靜靜地看著這個世界,眼神中沒有一絲悔改之意。他的同齡人在事業上都已有所成就,他卻在牢中待了六年後被打入地獄,如此多舛的命運,不正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嗎?
國外有科學家對數人進行過測試,結果表明:正常人不論高矮胖瘦,其智商和潛能大致相當,但是,就是這些智商和潛能不相上下的人,發展的結果卻參差不齊,差別很大。究其根源,其差別就在於對人生道路的抉擇。偉人和凡人,名人與俗人往往是由選擇的“差之毫厘”導致結果的“謬之千裏”。
美國著名牧師內德?蘭賽姆,在94歲臨終時留下這樣一句遺言:“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上將有一半的人成為偉人。”可惜時間不會倒流。也許就因為這一念之差,才使世界上有了富 翁與乞丐。也就是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什麼樣的抉擇,就有什麼樣的人生。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你就要像菲爾?強森一樣學會選擇,用自己的意誌和執著,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菲爾?強森的父親開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兒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將來能接管這家洗衣店。但菲爾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總是懶懶散散的,提不起精神,隻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則—概不管。有時候,他幹脆“缺席,他父親十分傷心,認為自己養了一個沒有良心且不求上進的兒子,他在員工麵前深覺丟臉。
一天,菲爾告訴父親,他希望做個機械工人——到一家機械廠工作。什麼?一切又要從頭開始?這位老人十分驚訝。不過,菲爾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他不接受父親替他選擇的洗衣店的工作。
他穿上油膩的粗布工作服,從事比洗衣店更為辛苦的工作,雖然工作的時間更長,但他卻感覺到了工作的樂趣。
他選修工程學課程,研究引擎,裝置機械。
當他在1944年去世時,他已是波音飛機公司的總裁,並且製造出“空中飛行堡壘”轟炸機,幫助盟國軍隊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如果他當年留在洗衣店的話,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親死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也許,整個洗衣店會經營得一塌糊塗而終致破產,而他自己的人生也會同洗衣店一樣——破產倒閉。
因此,如果你想摘取成功的果實,你要做好人生路口的每一個選擇。因為選擇的權力在你自己的手中,隻有你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路到盡頭就轉彎
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事情,會有很多十字路口,我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泥濘與坎坷。但隻要認真對待,走好每一步,不輕心大意地對待眼前哪怕看似很無足輕重的一件事,未來就一定不會有遺憾。
走好人生每一步
陝西作家柳青有一句名言:“人生的緊要處往往隻有幾步。”於是便小心翼翼地尋找那關鍵的幾步,比如每一次升學的機會,每一次工作的調換等等,希望在這樣的轉折上把握好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