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誌創業的人來說,一定要把你的機會、你的條件好好地考慮一下。如果你是有誌經營零售商店,那麼最好先把其他百貨公司的業務和管理研究一下。如果一個人的確準備獨立經營某種事業的話,那麼他事先應該對環境和自身的條件好好考慮一番。
任何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為了希望能過獨立自主的生活,為了不長久屈居人下,而準備動手創業,無可非議。但他非得有廣闊的胸襟、遠大的眼光不可。麵對入不敷出、經營形勢不利的情形時,他要努力調整,使收支平衡。麵對一切可能的危機和困境時,他必須努力奮鬥,克服困境,度過難關。麵對市場蕭條、生意清淡時,他更要竭盡全力以支撐,安然過渡。他更要立下決心,對任何艱難險阻都決不退讓;出售任何商品都決不心存欺騙;每筆支出都要花在刀刃上,萬萬不可因圖慕虛榮而胡花亂用,堅持這樣做以後,他就能夠使自己的聲譽遠播。
其實,經商是一種最偉大的教育。惟有經營商業,才最能訓練出一個頭腦清晰、目光敏銳、能夠完全自立自主的人。
一個想自己創立事業的人,如果手裏隻有一筆小本錢,或者幾乎一點本錢都沒有,那麼創業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必須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他必須養成良好的判斷力,他要打起全部的精神,充分地準備一下。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最有效的途徑上。
經商是一種最艱苦而又實用的教育,經商與所有大專院校、高等學府的教育相比更難學習,更難求得進步。作為一個商人,如果不肯以堅韌不拔的態度把所有的精力全部傾注到事業上,那麼他是很難獲得出色業績的。所以,商業確是一所最能培養出卓越人才的偉大學校!
隻有小額資本的創業者也有許多有利的方麵:資本額愈小,對機會也就愈注意。所以,他可以抓住很多重要而細小的機會,很快發展起來,使自己的資本迅速積累。以小額資本起家的年輕人往往還容易養成謹慎小心、精打細算的習慣,所以不大會幹風險特別大的事情。這種小額資本的創業者還無時無刻不在集中自己的精力、勇氣和決心向前進步。
做大要先從小做起
縱觀一些富人的成大事之路,他們無不從小事做起,“先做小事,賺小錢”還可培養自己踏實地做事態度和金錢觀念,這對日後“做大事,賺大錢”以及一生都有莫大的助益!
“以小搏大”是一種人生策略
很多大企業家是從夥計當起,很多政治家是從小職員當起,很多將軍是從小兵當起,人們很少見到一走上社會就真正“做大事,賺大錢”的人!所以,當你的條件隻是“普通”,又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時,那麼“先做小事,先賺小錢”絕對沒錯!你絕不能拿“機遇”賭,因為“機遇”是看不見抓不到難以預測的!
那麼,“先做小事,先賺小錢”有什麼好處呢?
“先做小事,先賺小錢”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低風險的情況之下積累工作經驗,同時電可以借此了解自己的能力。當你做小事得心應手時,就可以做大一點的事。賺小錢既然沒問題,那麼賺大錢就不會太難!何況小錢賺久了,也可累積成“大錢”!
此外,“先做小事,賺小錢”還可培養自己踏實地做事態度和金錢觀念,這對日後“做大事,賺大錢”以及一生都有莫大的助益!
你千萬別自大地認為你是個“做大事,賺大錢”的人,而不屑去做小事、賺小錢,你要知道,連小事也做不好,連小錢也不願意賺或賺不來的人,別人是不會相信你能做大事、賺大錢的!如果你抱著這種隻想“做大事,賺大錢”的心態去投資做生意,那麼失敗的可能性很高!
縱觀一些富人的成大事之路,他們無不從小事做起,從小買賣做起,從小錢賺起。賺小錢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積小成大,積少成多,時間久了,小錢也會變大錢!
選擇從小做起
很多窮人瞧不起小生意,但很多富人恰恰是做小生意的,隻不過他們做的不隻是一個小生意,而是N個小生意的總和。
世界最大的百貨零售商是沃爾瑪,最大的快餐店是麥當勞,他們每天的銷售額數以億計,但沃爾瑪每天要賣多少的針頭線腦,麥當勞每天要賣多少個漢堡雞腿,才能堆積出那樣巨大的財富呢?不要以為你隻是喝了一小瓶可樂,你那一兩元的消費,相對於可口可樂億萬資產來說,確實算不了什麼,但卻是絕不能忽略不計的,她那巍峨的財富大廈,就是由無數個這樣的一元兩元壘成的!
所以,如果你要選擇自己獨立創業,就不要想當翹腳老板,不勞而獲的事是不存在的。想發財,先做好吃苦的打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
日本明治時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賢,年輕時很長一段時間無所事事。後來生活日見拮據,他想:“我不能這樣貧窮下去,應該幹一番事業來。”於是他拿出少許錢給乞丐,叫他們去拾人家丟掉的生菜,然後賣給貧窮的勞工們。剛開始時,不少人譏笑他,甚至有的朋友拒絕與他來往。而他根本不在乎這些,他認定這“小錢”是他事業的全部基礎。不出幾年,河村就投資船舶業,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正是由於他有不恥於賺“小錢”的做法,使他日後財源滾滾。這對窮人來說確實很有借鑒作用。如果窮人能抓住身邊的小錢,不讓賺錢的機會從身邊溜走,莫以利大而為之,由小錢到大錢,終有一天也會擁有大錢的。
什麼是大生意什麼是小生意?有時候二者並沒有絕對的界限。而沒有做過生意的人,則肯定不是生意人,盡管每天和商品打交道,也隻是個消費者。
消費者常常根據消費的經驗,將生意分成大小等級,以為那些投資少、單價低的生意是小生意,反之則是大生意,比如經營房地產的必定是大老板,而從事柴米油鹽的可能就是小商販。其實生意的大小是由需求的大小決定的,當絕大部分老百姓還對他們積蓄一輩子也買不起的高檔住宅望洋興歎時,房地產這個盛產大老板的行業就成了吞噬資金的黑洞。相反,在一般人最瞧不起的農村,專門向那些穿得破舊,用得節儉的農民提供飼料和化肥的經營者中,卻出了真正大腕級的巨商劉永好。
成為真正富人的李嘉誠是這樣評價自己年輕時的那段人生之路的: 在20歲前,事業的成果100%要靠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勤勞獲得;20歲至30歲,事業有些小基礎,那lO年的成功,10%靠運氣好,90%仍是要靠自己的勤勞獲得。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如果自己真的想成為一個富人的話,其實也很簡單,那就從今天做起,從小生意做起,先掙小錢再掙大錢,慢慢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抓住機會 就是抓住財富
時間就是勝利,機遇就是效益,信息就是財富。所以,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你的正確方向,別放過任何一個騰飛的機會。同時別忘了隨時檢視自己選擇的角度是否有偏差,適時地給予調整。
抓住機會 就是抓住財富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信息孕育機遇,機遇孕育財富。在迅猛發展的信息社會和科技創新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時刻都在淘汰落後者,誰能搶先得到信息、搶先抓住機遇,誰就能贏得競爭的勝利。
例如,億萬富翁哈默從莫斯科回到美國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造成市場糧食和穀物緊張,美國政府下令禁止用穀物釀酒。
精明的哈默得知這一消息後,馬上預測到威士忌酒將要成為緊缺貨♂當時,美國釀酒廠的股票為每股90美元,而且以一桶烈性威士忌酒作為股息。哈默當機立斷,立即買了55⒁股,因而得到了作為股息的55⒁桶威士忌酒。
果然,市場上很快就短缺威士忌酒。哈默不失時機地將他的威士忌酒由桶裝改為瓶裝,並貼上“製桶”的商標,然後賣出去。意想不到的是,哈默的“製桶”牌威士忌酒竟大受歡迎,買酒的人群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幾乎圍沿馬路繞了一圈。
這時,哈默又及時采納了一位工程師的建議,大量購買生產過剩的廉價土豆以生產土豆酒精,兌製含有20%。的好威士忌酒的“金幣”牌混合酒,再次大獲成功,贏得巨額利潤。
千金易得,機遇難求。機遇是開拓創新、成就事業的極為難得的有利因素和大好局麵。善於抓住千載難逢的機遇,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創新成就,使事業走上興旺發達的輝煌之路。
一個具有敏銳洞察力的人,往往能夠發現大好商機,並能抓住機會,獲得財富。
新加坡誌正企業集團的創始人,被稱為“大老板的老板”的謝傑立,就是以大膽收購破產企業發家的。MPH公司是一家老字號的大出版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到20世紀70年代已瀕臨破產。1972年,獨具慧眼的謝傑立收購了這家公司,在他苦心經營下,不多久這家企業奇跡般起死回生,現已成為一家很有名望的大企業。
之後,他繼續收購瀕臨倒閉的企業,如在購買MPH公司那年的一月之內又收購了三賽,經營一段時間後便轉虧為盈。謝傑立就是這樣善於經營,勇於開拓,僅30年的時間,業務範圍從醫藥、雜品逐步擴展到出版業、旅遊業、酒店業、娛樂業、房產業、建築業、製造業和伐木鋸木業等,成為一個龐大的跨國企業集團。
謝傑立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發現哪些破產的公司值得投資,使得那些已瀕臨破產的公司起死回生,最終創造了巨大的效益。
時間就是勝利,機遇就是效益,信息就是財富。所以,我們要增強捕捉機遇、珍惜機遇的意識,不然,隻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潮中被淘汰出局。
從小事中發現大商機
捕捉商機貴在獨具慧眼,其實身邊每一件小事當中都蘊含著相當多的商業機會,成功的商人不放過每一件使神經敏感的小事,從小事中發現大商機,真是智慧之極,高明之極。
台灣“天作實業公司”的女老板周玉鳳,從報紙看到這樣一條信息:科威特由於完全是沙漠,每年需要進口大量泥土種植花草,美化環境。
這條簡單的信息啟發了這位有經商頭腦的老板,她認定小草可作商品,它會比泥土更有發展前途。於是,她投入資本,請科研部門和專家協助研究一種可不需泥土種植的小草。不久,果然獲得成功,小草成為天作實業公司的發財之源。
天作實業公司研究出來的小草,準確地說,應為“植生綠化帶”,是一種可以大量生產的標準草皮。它的構成,首先是用化學纖維與天然纖維製成“不織布”,然後把青草種子和肥料均勻地灑在兩層“不織布”之間,卷成一卷,再把它包裝好,由商店進行零售。用戶在使用時,隻要把這些“不織布”鋪在地上,敷上一層薄薄的泥土或稻草幹,每天灑水保持濕潤,不用一個月的時間,這些地毯般的“不織布”就會長出綠茸茸的小草,這與在泥地上種出的草坪毫無異樣。
這種“植生綠化帶”優點很多,它到處可以“種植”,不管在泥地上或沙漠上,乃至樓宇的頂屋陽台,隻要把“不織布”鋪開和保持濕潤,綠草就會如期長出來。它既可以防止灑水時把草種衝走,又能保持水分使小草均勻成長,成本低,成活率高,幾乎達到100%。正因為它比泥土種植草坪優越,所以很受建築商和用戶歡迎,它一上市,生意就十分興隆。
“植生綠化帶”原來是日本首先開發的,但由於它疏於對“不織布”的精細研究,它的化學纖維成分搭配不當。因天然纖維隻占20%,化學纖維占80%,這樣構成的“不織布”空隙較多,草的種子容易掉失和易於被灑水衝走,這樣,必然使植草成活率不高。天作實業公司針對日本產品的這些弱點,對“不織布”進行了改良,使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各50%,結果克服了日本同類產品的弱點。
天作實業公司在研製成功後,沿著信息提供的方向,派員到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寸土難得的國家去推銷這種“不織布”,並在當地進行“植生綠化帶”的示範種植,宣傳它可以美化環境,見效迅速,還有定沙、防沙的優良特點。經過三個月的推銷活動,很快使當地人信服了,連酋長和王子都得意地稱這種產品是“台灣創造的現代神毯”。
現在,天作實業公司的小草生意越做越大,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應接不暇,利潤如潮水般湧來。天作實業公司取得令人羨慕的業績,說來並不神秘,一是善於捕捉信息,二是善於借勢乘勢,揚長避短。科威特進口泥土種花草的信息誘發了經營小草的萌想,日本開發的“不織布”啟發了改進它的動力,兩者結合就成為天作實業公司的生財之道。
把不利變為機遇
做生意不僅要善於把握機遇,還要審時度勢,把不利變為新的契機,從容應對複雜的局麵,在風雲變幻的商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美國阿波羅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機於1988年4月27日,從檀香山起飛,不久,便意外地發生了爆炸。飛機的前艙頂被掀開一個足有6平方米的大洞;駕駛員不得不把飛機臨時迫降在附近的一個機場上,飛機上89位乘客安然無恙,但有一位空中小姐被氣流從艙頂拋出而身亡。
對於美國阿波羅航空公司當然是不幸的,但對於飛機製造業的競爭對手們,便是一反擊的時機,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把對手置於死地的機會,事故發生後,對手們立即把這一嚴重的質量事故大肆宣揚,這無疑給波音公司雪上加霜。但波音公司有許多善於謀斷,把握機遇的高手。他們利用調查、研究的結果展開了強大的反宣傳攻勢:事故是因為飛機使用時間太長而導致的金屬疲勞引起的。這架飛機已經飛行了20年,起落次數已經超過9萬次,大大超過了保險係數。在飛機發生事故時,還能使乘客無一傷亡,說明飛機質量之高。結果,波音公司飛機的銷售量猛增。僅5月份一個月就收到訂貨款70億美元,而第一季度3個月隻有57億美元,身處困境的波音公司能夠反敗為勝的原因就在於:它及時地調整策略.反守為攻,潛意外的事故做反宣傳攻勢,從而為波音公司贏得了意料不到的收獲。
人生總有許多意外,特別是商戰中,如果你在商戰中陷入了困境,要學會反轉你的大腦,反守為攻,即使路遇險途,你也能重新起航,成就人生。
放棄固執 就能金玉滿堂
麵對機會的來臨,人們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方式。有的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人則持懷疑的態度,站在一旁觀望;有的人頑固得如同騾子一樣,固執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革。而不同的選擇,當然導致截然迥異的結果。
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撿柴湖口 有一天在山裏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棉花的價格高過柴薪數倍,將這兩包棉花賣掉,足可供家人一個月衣食無憂。當下兩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趕路回家。
走著走著,其中一名樵夫眼快,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細看,竟是上等的細麻布,足足有10多匹之多,他欣喜之餘,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負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卻有不同的想法,認為自己背著棉花已走一大段路,到了這裏丟下棉花,豈不枉費自己先前的辛苦,堅持不願換麻布。先前發現麻布的樵夫屢勸同伴不聽,隻得自己竭盡所能地背起麻布,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後,背麻布的樵夫望見林中閃閃發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著數罐黃金,心想這下真的發財了,趕忙邀同伴放下肩頭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擔來挑黃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願丟下棉花,以免枉費辛苦的論調,並且懷疑那些黃金不是真的,勸他不要白費力氣,免得到頭來一場空歡喜。
發現黃金的樵夫隻好自己挑了兩罐黃金,和背棉花的夥伴趕路回家。走到山下時,無緣無故下了一場大雨,兩人在空曠處被淋了個透濕。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飽了雨水,重得完全無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隻能丟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棄的棉花,空著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所以,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你的正確方向,別放過任何一個騰飛的機會。同時別忘了隨時檢視自己選擇的角度是否有偏差,適時地給予調整,千萬不能像背棉花的樵夫一樣,隻憑一套哲學,一條路走到黑,結果隻能與財富擦肩而過。
選擇最佳的致富方法
很多人具備創業的氣質與能力,但始終在成功的邊緣,事實上,他們所缺乏的就是適合自己的致富手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想像別人一樣財源滾滾,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致富手段。
生意也要講究人情味
經營生意如同經營人生,很多時候是和氣生財。常言道:“天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荑國大名鼎鼎的富蘭克林,年輕時也是一個窮人。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他利用為數有限的資本進行投資,與人合開了一家很小的印刷廠。同時,富蘭克林在費城的州議會謀到一份文書辦事員的職位,這樣他就可以為州議會印刷一些東西。
就在這時,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議會裏一位有勢力的議員對富蘭克林產生了厭惡情緒,還當著眾人的麵斥責了富蘭克林。雖然富蘭克林對此人的無禮和蠻橫非常氣憤,但是為了自己和印刷廠的前途,他還是忍了下來。當得知這位州議員的虛榮心很強時,富蘭克林想到了一個化解矛盾的辦法——
富蘭克林後來回憶說:“聽說他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珍貴的書,我就給他寫了一封信,要求借這本書看看。他馬上就派人把這本書送未了,因為他的書得到了人們的賞識,他自己的麵子上也有光。過了大約一個星期,我把那本書還給了他,同時還附了一封信,表示對他的感謝,並對他木人的學識表示非常的景仰。這樣,在下一次開會的時候,他竟然打破常規主動和我打了招呼。”
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的道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有的人路越走越寬,有的人則路越走越窄,這是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你懂不懂得“和氣生財”這幾個字的真正含義
從小港口到火車站坐車隻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是路線太短的原因,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
兩對夫婦承包了這條線路的客運工作。
船民們經常生活在船上,一個月隻有幾天時間上岸買點東西。因此,總是一家老小一起熱熱鬧鬧地進城購物。
第一對夫婦開的是1路車,第二對夫婦開的是2路車。l路車的售票員從來不讓小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不讓小孩子買票,隻是有時候人太多了就讓他們的家長把孩子抱著,把坐位讓給別人坐。有的人看他們賺錢不容易,心裏過意不去,一定堅持要給小孩子買票,售票員就笑著對那些小孩子說:“這一次就算了,下次要記得給阿姨帶幾個貝殼來哦!”
2路車的售票員恰恰相反,隻要大人帶小孩子的,一律都要買票,還一再聲稱:“這車是承包的,每個月都要向客運公司交1000多塊錢,少一點都幹不下去了!”
船民們雖然心裏也明白他們不容易,但是錢總歸是要從他們口袋裏出去的,雖然也都買了車票,但心裏總感覺不是那麼舒服。
沒過多長時間,那條路上就隻有l路車還在運營,2路車停運了。
正像2路車的售票員所說的那樣:“馬上就幹不下去了!”因為人們即使稍微等一會兒也要去坐1路車。
和氣生財,無論做什麼生意,隻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一點點人情味,生意就會好做得多。一點點付出,得到的卻是豐厚的回報。
有一天,一個大商人來到一家代銷店進行業務訪問。寒暄過後,店主抱怨道:“現在是生意越來越難做,真不知道我這個小店還能維持多久。為什麼您的生意越做越大,無論景氣不景氣您都能賺錢,有訣竅嗎?”
“做生意的訣竅,無非是一個信字,然後用心去做。”大商人回答。
“您知道,我一向是講信用的。說到用心,該想的主意我都想過了,就是生意不見起色。”
大商人微笑著說:“是這樣嗎?”
正說著,一個小孩蹦蹦跳跳跑進來,說:“伯伯,我買一個燈泡,40瓦的。”
店主停止談話,取出一個燈泡,在燈座上一試,是好的。然後交給小孩,收錢——他當然沒有多收錢。小孩又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大商人問:“平時你都是這樣做生意嗎?”
“是的。有什麼不對嗎?”
“這樣做是發不了財的。”
“為什麼?”店主感到很納悶:生意不這樣做,又怎樣做呢?
大商人說:“那孩子來買燈泡時,你為什麼不跟他聊幾句呢?比如:‘小朋友,上幾年級了,長得可真高啊!’拿燈泡給他時說:‘回去告訴媽媽,如果燈泡不好用,隻管來退換,好不好?’孩子將這話帶回去,他們全家都知道這兒有一個很熱情很好打交道的店主,下次買電器,肯定來找你。”
店主頻頻點頭,覺得確有道理。
大商人又說:“還有,那孩子蹦蹦跳跳跑出去時,你為什麼不提醒他走慢些呢?萬一燈泡因此損壞,他家裏人即使不來找你麻煩,也會對你的商店留下不好的印象吧!”
店主恍然大悟,頓時明白大商人為什麼是大商人。
這位大商人就是日本的“經營之神”、鬆下電器公司創始人鬆下幸之助。
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做生意同樣也離不開“和氣生財”,聚集了人氣,也就是聚集了財源。懂得了人情中的情,才會有意外的收獲與驚喜。懂得在人生中的“和”,才會有生意上的成功和人生困境中的柳暗花明。
選擇從熟悉的領地出發
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商人,你要學會放棄,那些你不熟悉的行業千萬不要輕易進入。如果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去跟不熟悉的對手競爭,無異於自尋死路。床錢之過戲在於什麼都撈不如咬緊一處。”
美國有一位富翁名叫辛普洛特,他的發家經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是圍繞平常的土豆做文章,而且都取得了成功。
第一階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辛普洛特獲知作戰部隊需要大量的脫水蔬菜。他認準了這是一個絕好的賺錢機會,便買下當時美國最大的一家蔬菜脫水工廠,專門加工脫水土豆供應軍隊。
第二階段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初。當時有家公司第一個研製出了凍炸土豆條,但許多人都輕視這種產品,有人說:“土豆中水分占3/4還多,假如把它冷凍起來,就會變成軟乎乎的東西。”辛普洛特卻認準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新產品,組織大量生產。果然不出所料,“凍炸土豆條”在市場上很暢銷,成為他贏利的主耍來源。
後來,辛普洛特發現,“炸土豆條”並沒有把土豆的潛力徹底挖掘出來。因為經過炸土豆條的精選工序——分類、去皮、切條和光傳感器去掉斑點,每個土豆大概隻有一半得到利用,餘下的通常都被扔掉。辛普洛特想,為什麼不能把土豆的剩餘部分再加以利用呢?不久,他把這些土豆的剩餘部分摻入穀物用未做牲口飼料。
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成就了辛普洛特的第三次創業。他瞄準替代能源發展的大好時機,用土豆製造以酒精為主要成分的燃料添加劑。這種添加劑可以提高辛烷燃燒值和降低汽油的汙染程度,頗受用戶歡迎。為了做到物盡其用,辛普洛特又利用土豆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含糖豐富的廢水灌溉農田,還把牛糞收集起來作為沼氣發電廠的用料。
就這樣,辛普洛特利用土豆構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他每年銷售15億磅經過加工的土豆,通過土豆的綜合利用每年取得的利潤高達12億美元。
辛普洛特的發家經曆詮釋了“不熟不做”的成功之道。
做生意比其他事情難度大多了。不熟悉行業的不用說,就算你是做這個行業的,比如電腦,原來是做技術或其他的,盡管對於電腦這方麵相當熟悉。但實際做起生意來,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做生意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發展。
人活著總需要通過貨幣交換獲得一定的物質作基礎,所以每個人都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
來賺錢。很多人具備創業的氣質與能力,但始終在成功的邊緣,事實上,他們所缺乏的就是適合自己的致富手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想像別人一樣財源滾滾,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致富手段。
選好你的生財之道
每個人都有各自存活的不能。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頭百姓;是高智商的學者教授還
是目不識丁的山野村民;是豪商巨賈還是攤頭小販,謀生的方式千差萬別。但細究起來劃不外乎三種類型:
靠“別人”來給你賺錢
創業其實就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自己較為熟悉、經驗較為豐富的知識領域之內,經過對這方麵市場深入的調查研究,看準可供自己生存拓展的空間,畹的切兒點和最好的時機,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財力,建立一個企業,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事業。這個事業的形式不管是一間工廠還是一間公司,不管是一間店鋪還是一間餐館,是從事貿易還是製浩業,形式、內容和規模丸小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重要的一條原則是這個事業下定要是屬於自己的,至少也是屬於包括自己在內的少數人的。在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狀況下,再充分發揮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網羅一大批誌同道合者或聘用一批有一技之長的謀職者,同心協力為這個企業努力付出。如果企業經營得當,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都會為該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在收益和員工的勞動所得之間產生剩餘價值。把這些剩餘價值彙總到一起,就是整個企業的利潤,這利潤無疑就是屬於企業主的。這就是企業家的賺錢方式。說直了,也就是靠“別人’來給你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