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財富選擇與放棄——選擇最佳的致富良方(3 / 3)

因為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企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具備這樣的內在素質和外部條件,更多人選擇的是平安穩健。他們不想冒風險,不想在不可見的領域投放自己的心力,所以他們心甘情願、自得其樂地選擇打工。在他們的心裏絕對認同投資大、風險也會大,當然最後的收益也可能會很大。自己沒有冒風險,所以讓別人收取自身的剩餘價值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同時他們也知道,盡管企業不屬於自己,但企業的興旺發達對自己也是有利的。因此從另一個層麵上看主雇雙方的某些想法和願望是相同或相近的。這種良性的互動造成了企業的良性循環,而這正是企業主所夢寐以求的。他深深知道企業越大就越有凝聚力,願意投靠的人就越多,為他賺錢的力量就越強。

整個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也都是由人們付出和收人之間的差額(即剩餘價值)堆積而成的。廣而言之,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機構也都是所屬入員的曬積起來的。這部機器的運作效率越高、員工越多,剩餘價值的總量就越大、積累就越豐厚。這對於一個企業主的收益而言,就由下對一演變而成幾百、幾千甚至幾萬對一。這與打工收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靠“出賣自身”賺錢

在人類所得中,約大部分是靠付出自身的某一部分作代價的。不管是時間、知識、技能、體力甚至是身體、青春。它們的形式是一對一,即個人所得。這就是“打工模式”。也是整個社會的主體部分約占全人類社會90%以上,最為普遍的一種是靠“出賣自身”賺錢。

不管哪個國家,上自,總統、總理下至各級政府官員和公務員,都是領一份工資的。這份工資也是他們自己及全家生活開支的主要來源。當然,他們無一例外地必須付出相應的時間和心智,為國家、為政府、為社會、為人民作出相應的貢獻。

再看林林總總的公司和企業的從業人員,上自經理總裁,下至秘書員工,不管是行政管理人員或者是專業人士,不管是智人的還是被人管的,分工不同而性質卻一樣,都是靠打一份工領一份錢的。再看科學家或科研工作者、作家、詩人、導演、律師、會計師、建築師、設計師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誰不是以自己的專業服務於社會從而獲取報酬的?所以,工人出賣的是技術;農民出賣的是汗水;搬運工出賣的是力氣;家政、保育員出賣的是愛心;消防員出賣的是奮不顧身的勇氣;模特兒出賣的是麵孔和身材;就連最被人瞧不起的三陪或妓女,她們也是要靠出賣笑臉、自尊和身體的……這就是上班族的賺錢模式。

靠出賣專長賺錢

它們的形式是一對一,即個人付出個人所得。

僅從賺錢謀生這個角度思考去這種賺錢的方法並無任何不妥。首先它大致上(當然不可能絕對)做到了人盡其才。你在哪一方麵有專長,你就可以在這個大類別中去尋找適合你的工作。你的能力有多強,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表現和創出業績,你的上司和老板就一定會發現。基於他們自身利益的考量,他們也極願意充分發揮出每一個員工的長處,從而讓他創造出更多的效益來。所以他們就會把你提拔到一個較為高級的位置上去,為更大程度地施展你的才華而創造條件。你也會工作得更加賣力,也更加心情舒暢,收入也就相應越高。這是雙方都開心的兩全其美的事。俗話說“知足常樂”,隻要你滿意並滿足,這也不失為一種謀生的選擇。

在這條路上盡管沒有大的輝煌,卻也平穩安定。沒有投資的風險,也沒有決策的忐忑。它像一杯半冷不溫的豆漿,沒有刺激、不能讓人激動興奮,但卻養人。可以給你提供生存所必須的元素。這也就是絕大多數人選擇走這一條路的基本原因。

而稍稍不安現狀的人就會看到另一個方麵的問題。也就是資金的累積會非常緩慢。要達到投資創業的要求將相當遙遠。誇張一點說,這一輩子總共能賺多少錢,隻需一個鍾頭就可以用計算器算清楚。這時候你會猛然發現,這樣做是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你得以不停的工作換取你不斷需要的生活開銷。即所謂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直至年老體衰,整個一輩子都在這樣的機製裏循環。生命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麵對這樣的選擇是對每個人學識和智商的考驗。

尋找最佳的創業夥伴

合股經營如今已成為辦企業的一種最常見的情況,如果資金不足或經驗不夠豐富,你不妨選擇用合股經營的方式,除了集合多一點力量外,經濟上亦有所分擔,不過,合股經營同樣出現許多缺點,例如各人行事意見不同,產生分歧而導致合作失敗;或者股份方麵出現不平衡,產生利益上的衝突等等,都是造成散夥的主因。

許多成功的商人,創業之初是采用合股經營方式的,最終卻以散夥結束;不過,具有生意頭腦的人不會全依靠搭檔的安排,對於生意上的一切事,均親力親為,並知道和掌握所有客戶的資料。合股經營有多種模式,一種是所有參與的人均出錢出力。另一種模式是一方出錢,一方出力。這種合股方式非常普遍,主要是其中一方有賺錢的妙方,但苦於無法籌錢,因此找人讚助,故以一方出錢,一方出力的方式合作。

生意越做越大時,將股票上市,公司即出現許多小股東,也屬合股經營的現象之一。而這種模式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生意人的喜愛。

獨樹一幟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生意場上,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常常是吸引顧客的好創意。如果在吸引顧客的同肘,加強“內功”的修煉,切實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你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長沙一家酒店擠在燈紅酒綠眾多飯莊之間,酒店老板想把它裝修成“超級飯店”,或做些特色佳肴,都因資本不足而不能隨願。眼看生意清淡難以維持,老板急得跳腳。這時,請來一位專家谘詢,專家設計了一條這樣的廣告:本酒店賣最差的食品,由最差的廚師烹調。”這條一反常規的逆反型廣告一出,引起了強烈的轟動效應,顧客在先嚐“最差食品”和先看“最差廚師”的心理驅使下,蜂擁而至。從此,這家酒店日漸興隆。

在今天不管你生產何種產品,都在一隻無形的手的操作下,這隻無形的手就是市場競爭。所以你的產品都要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觀意願而轉移。這樣才能使產品暢銷,企業興旺。

某廠家生產的一種煙灰缸口大、底淺,質地優良,造型美觀,很愛國內外顧客青睞。可是不久,一般家庭普遍用上了壁掛電扇,電扇一吹,滿屋都是煙灰,消費者都有受不了由感覺。於是,這種煙灰缸遭到了冷落。

廠家經過調查知道原委以後,馬上重新設計,將原來口大、底淺的造型改成口小、肚大、底深的新造型。經過試銷,用戶又愛不釋手了。

以後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電風扇改成了空調機,家庭主婦普遍感到這種口小、底深的煙灰缸不便清洗,於是銷量又開始下跌。廠家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對產品再一次進行改進,改成口大、底淺、且帶蓋可漏煙灰,並有各種動物造型不怕吹,好清洗,還美觀的煙灰缸。又重新占領了市場。

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寧讓利不讓市,是難以在市場立足的。隻有創新,巧用人們的好奇心理和風俗習慣,則往往能開辟新的市場。

創新是商場不敗的法寶

一個有獨到眼光、獨立頭腦的人,一個不隨大流、不人雲亦雲的人,一個敢於批判、敢於說“不”的人,一個大膽創新、超前思維的人,是最受機遇女神青睞的人。

創新思維開發財商

千百年來,人類正是憑借著創新思維在不斷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新思維給人類前進和創造財富帶來了原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創新思維的物化。古往今來,人們無限讚美創造,崇拜科學發明,敬仰策劃大師,但對人類這種創新思維的本質、物化及其發展等問題,卻了解甚少。

每個人都具有正常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形式。但一般的思維不一定能產生創造。創新思維與一般思維尤其是邏輯思維大不相同。

創新思維指的是開拓、認識新領域的一種思維,簡單地說,創新思維就是指有創見的思維,是人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更深一彤地找出新點子,尋求新答案的思維。

創新思維是潛伏在你頭腦中的金礦,它絕不是什麼天才之類的獨特力量和神秘天賦。創新思維運用於你的頭腦,可以順利解決大到宏偉的計劃,小到日常糾紛中的難題。

那麼,什麼是創新思維?舉個例子,一個藝人舉著一塊價值9美元的銅板叫賣:價值28萬美元。人們不了解,就問他怎麼回事。他解釋說:“這塊價值9美元的銅板,如果製成門柄,價值就增為2l美元;如果製成工藝品,價值就變成300美元;如果製成紀念牌,價值就應該達到28萬美元。”他的創意打動了華爾街的一位金融家,結果,那個銅板最終製成了一尊優美的胸像——一位成功人士的紀念像,最終價值為30萬美元。從9美元到30萬美元,這就是高才商人的創新思維。

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接受的基本上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在現有知識、經驗之內的思維活動,雖然有時候它可以促使一些發現、發明,但是,它們一般都拘泥於已學過的知識,隻是在某個範圍內按照已知的規律進行判斷和推理,從中得出一些結論。

而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相比,不同點主要在於它具有新穎性、獨創性及突破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創新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觀、猜測和想像為基礎而進行的一種思維活動,光憑邏輯思維是不能使一個人產生新思想的。有人說:“對科學行動與積累進行邏輯分析實在是科學發展的一大障礙;科學家越推崇邏輯,他們推理的科學價值就越低,這樣說是絕對不過分的。邏輯學所關心的是正確性與確實性,與創新思維完全無關。”這些論述雖有一些局限性,但卻進一步說明創新思維與邏輯思維是不同的。

創新思維,既超越,又超前,比別人先看到,”比別人先走到前麵去。如小超人李澤楷的大創意——用‘‘數碼港”的概念來包裝房地產,給房地產注入高科技的色彩,使他能夠創造出一天收入300億港元的神話。當香港八大地產商在指責李澤楷獨占了這等好事的同時,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自己不早點有這樣絕妙的構思呢?李澤楷就是一個創新思維很強的人,他勤於思考公司的發展前景,能在別人之前想到過人的主意。如果等到別人都想到了,那麼就不可能先人一步、搶占先機了。創新思維的“新”也就無從談起了。

當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就讀於哈佛大學,擁有一個開放的頭腦,這也正是造就他的成功和財富的內在特質之一。

能說明這一點的最好例證就是微軟公司在互聯網時代的戰略轉型。早在1993年,比爾。蓋茨就以7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榮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首位。到1995年時,微軟公司更是以操作係統和軟件雄霸個人電腦市場。但當時比爾?蓋茨幾乎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他沒有及時地意識到互聯網的引入將使整個信息技術產業和全球經濟發生根本性的革命。然而由於他隨時保持對周圍世界的敏感性,並及時地聽取別人的意見,使他改變了看法,全麵調整了微軟的戰略。

一個有獨到眼光、獨立頭腦的人,一個不隨大流、不人雲亦雲的人,一個敢於批判、敢於說“不”的人,一個大膽創新、超前思維的人,是最受機遇女神青睞的人。

像富人那樣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許從外表上看去更像窮人,但卻一副富人做派,實際上他們隻能夠排在富人之尾。因為這樣他們就能以富人的方式思考問題,而排在窮人之首則永遠無法擺脫窮人的思維方式。猶太人中富人眾多,實際上就是由於他們具有富人的思維方式。這不是什麼實用的技術,而是一種處世哲學。

這世界上有錢人畢竟隻是少數,窮人才是絕大多數。有錢人是依靠從絕大多數窮人(而不是富人)那裏獲得利益而積斂財富的。要想致富,首先要搞清楚一點:窮人才是財富的源泉。這裏所說的窮人,一種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窮人,另一種是指包括有錢人在內的有潛在需求的顧客(在西方經濟學中,把有錢人也列為窮人,是因為他手頭沒有這種東西而又有購買的需求,沒有想要的東西便是貧窮)。富人顧客和窮人顧客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追求的是高級物品、高質量的享受即奢侈品,而後者隻要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由此而產生了購買價格上的差異。但是無論是有錢的顧客還是貧窮的顧客,有一點需求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想以付出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了解普通老百姓的需求,搶占了市場的先機,就可以由此發展出自己的事業。

歐洲著名的銀行家羅柴爾德由開舊工具店起步;李嘉誠開辦的長江實業最初隻是靠賣塑料花起家;肯德基連鎖店最初由一家小小的快餐店發家;美國石油大亨哈默靠在啤酒中添加藥用生薑液製造薑汁啤酒發家,此後啤酒步人國際市場;日本淺野建築的創始人淺野總一郎靠在神田賣水起家,他現在就任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掌握了那種雖然利潤不大,卻能細水長流的商機。基於這樣的觀點去重新審視商業活動,就有機會改變思維方式,創造出新的觀念。

在“奇”字上下功夫

成功者常常能突破人們的思維常規,反常用計,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經營招數,贏得出奇的效果。

邁阿密海濱是美國的旅遊勝地,每年來此休假的旅客成千上萬。精明的布茨認為這裏是理想的推銷場所,他專門雇用了一些泳技高超、線條優美的妙齡女郎,在海濱浴場遊泳時假裝不慎落水,然後再由特意安排的救生員將其救起,驚心動魄的場麵引來了許多圍觀的遊客,這時,“拍立得”相機立刻大顯身手,眨眼功夫,一張張記錄當時精采場麵的搶拍照片展現在人們麵前,令觀者驚訝不已,推銷員便趁機推銷這種相機,就這樣“拍立得”相機迅速由邁阿密走向全國,成了市場的熱門商品,暢銷不衰。公司因此生意興隆,名聲大振。

對於一個成功者來說,通過不斷發明創造,改進技術和開發新產品等方法來競爭主動權,要想別人所沒想,做別人所未做的事。“奇”的行動是別人未料到的行動,“奇”的計謀是別人還未意識到的計謀。

亨利?蘭德平日非常喜歡為女兒拍照,而每一次女兒都想立刻看到父親為她拍攝的照片。於是有一次他就告訴女兒,照片必須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從照相機裏拿下來後,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藥品顯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後,還要照射強光使之映在別的相紙上麵,同時必須再經過藥品處理,一張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兒做說明的同時,內心卻問自己說:“等等,難道沒有可能製造出‘同時顯影’的照相機嗎?”對攝影稍有常識的人,聽他的想法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哪兒會有可能。”並列舉一打的理由說:“這簡直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夢。”但他卻沒有因受此批評而退縮,於是他告訴女兒的話就成為一種契機。最後,他終於不畏艱難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兒的希望,因而,蘭德企業就此誕生了。

“拍立得”相機正式投產後,發明者應如何宣傳和推銷這種新式相機呢?經過慎重考慮,蘭德請來了當時美國頗有名望的推銷專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見“拍立得”頓生好感,欣然受命擔任專門負責營銷的經理。

在北方某大城市裏,電器業的競爭可以說是白熱化,在一輪輪殘酷的競爭後,趙、王兩大商家脫穎而出,他們成了勢均力衡的競爭對手。

這一年.趙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采取了極度擴張的經營方式,大量地收購、兼並各類小企業,並在各市縣發展連鎖店,但由於實際操作中有所失誤,造成信貸資金比例過大,經營包袱過重,其市場銷售業績反倒直線下降:

這時,許多業內外人士紛紛提醒王——這是主動出擊,一舉徹底擊敗對手趙,進而獨占該市電器市場的最好商饑。

王卻微然一笑置之,始終不曾采納眾人提出的種種妙策。

在趙最危難的時機,王出人意料地主動援助.拆借資金幫助趙涉險過關,最終,讓趙的經營狀況日趨轉好,一直給王的經營施加著壓力,迫使王時刻麵對這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有很多人曾埋怨王的心慈手軟,說他是養虎為患。可王卻沒有絲毫後悔之意,隻是殫精竭慮,四處招納人才,並以多種方式調動手下人拚搏進取,一刻不敢懈怠。就這樣,王和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彼此絞盡腦汁地較量,公平地競爭。多年後,王和趙都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商業巨子。

把對手扶起來,在許多人看來不合常理,但正是這種不合理中卻蘊藏著許多商機,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商戰立於不敗之地,不如突破常規思維,與對手實現雙贏。這不僅是一種子種襟懷,更是一種智慧。

學會打破一切常規

做生意,有時候就需要一種敢為他人所不敢為的勇氣與膽識。隻有把自己的暫時的利益置於不顧,你才有可能最後獲得別人所無法企及的財富。有時,甚至得冒犧牲自己的短期利益的危險。但也正是因為別人都能看出這種前景而不敢貿然投資,你才能獨享這一創意的果實。

美國有一個精明的商人,名叫麥克,總喜歡研究美國有關經商方麵的法律,發現漏洞即隨機大撈一筆,而這些法律依旁人看來毫無漏洞可言。

一次,麥克在法國購買了l萬副女式皮手套。按規定,這批貨物在通過美國海關時要交納高額關稅。為了減少所交稅額,麥克又開始冥思苦想新招術了。

他把手套分兩批,先把一批運回美國,另一批封存不動。先期運回的手套如期抵達,麥克卻故意不去提貨。按海關法律規定,逾期無主認領的貨物就要被拍賣,他的那批手套自然也難逃此運。拍賣之日,聞風前去購買手套的商人為數不少,麥克置身其中,不動聲色,靜觀戲劇性變化的到來。當負責拍賣的人打開包裝一看,不禁唏噓不已:原來運來的手套盡管質量上堪稱上乘,但都是左手手套,根本無法使用。這樣的貨物誰還會感興趣!於是頓時冷場,隻剩麥克一人還在場內站立,成為賣者惟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顯而易見,麥克以惟一的投標人的身份,以極低的價格買走了所有的手套。

按照常規,手套總是成雙成對的,麥克卻一反常規,以全部的左手手套來代替成雙成對的手套,手段如此奇特,再機敏的海關職員也要被瞞過。

很快,麥克的第二批手套又到了海關。這次他不敢再如此炮製前一次的“拍賣”,恐怕引起海關的懷疑,而把一萬隻右手手套兩兩相配,去冒充一左一右的“正常”手套。結果此計成功,海關人員又一次被這種瞞天過海的妙招騙住,隻收了麥克5000副手套的關稅。這樣,麥克隻用一半的關稅,外加折賣時左手手套花去的一小筆費用,就成功地把1萬副手套弄到美國埔內。

無獨有偶,米諾也是一個聰明的生意人,他的精明之處在於:一切從需要出發,不拘泥於常規。他從做小生意起家,後來創辦了艾米茲公司。經過多年發展,艾米茲已成為挪威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

有一次,米諾閱讀公司的財務報告,發現哈爾諾城那家分店經營業績每況愈下,已接近虧損的底線。於是,他親自來到哈爾諾城了解情況。原來,該分店對麵不足一百米遠的地方,新開張了一家大型百貨公司,經營的品種齊全,價格低廉,而且招徠顧客的手段非常高明,分店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麵都無法與之競爭。

米諾召集分店職員,商討突破困境的辦法。有的人認為,應該擴大投資,跟那家百貨公司比拚實力;有的人提出,應該改變經營品種,避免與那家百貨公司競爭;還有人提出,幹脆將分店遷到別的地方,重新開拓市場……

米諾認為,職員們提出的方法雖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是常規方法,效果如何,令人懷疑。比如,擴大投資,使分店規模達到那家百貨公司的水準,風險太大,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因為本地的市場隻有這麼大,用不著兩家超大型百貨公司;改變經營品種,等於放棄以前的老顧客,損失是非常大的;遷址更是難以接受。假設遷到一個新地方後,那兒又辦起一家大百貨公司,難道再次遷址嗎?作為一家成熟的公司,應該有能力適應變化,不到萬不得已,不應放棄陣地。

在這種左右為難的情況下,米諾靈活的大腦又發揮了作用,想出了一個超常規的辦法:他發現,那家百貨公司跟別的商店一樣,營業時間是上午9時到晚上8時,於是,他調整分店的營業時間,將以前的“朝9晚8”改為上午6時至10時和下午3時至淩晨2時兩段,跟那家百貨公司基本錯開,以滿足喜歡早上或晚上購物的顧客需要。

這一舉措不僅扭轉了分店慘淡經營的不利局麵,而且讓分店生意興隆。因為上班族大多早出晚歸,新的營業時間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便利。而且,分店獨特的營業時間在當地絕無僅有,這使它知名度大增,為拓展業務創造了有利條件,真可謂歪打正著。

一魚可以多吃

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從小就下定決心要闖出一番事業來,畢業之後在別人的公司做了幾年事,學習到了一些經驗,就決定自行創業。

這個白手起家的年輕人並沒有資金,隻憑著一個靈活的頭腦,居然就在短短幾年之間跨入電子原料業、電子產品業和食品業,建立了穩固的事業基礎。

他是怎麼做到的?

年輕人由朋友處獲知有一個剛成立不久,製造收銀機的廠商,為了市場銷售問題正在發愁,於是他就去找這個老板。

他對老板說:“如果你願意向我購買電子原料,我就向你買一批收銀機。”

“好啊!沒問題。”正為一堆庫存發愁的老板欣然同意。

接著他跑到一家正迅速擴張分店的超市連鎖事業部,對該部門的經理說:“如果你願意買我的收銀機,我就向你長期購買飲料和礦泉水。”

超市經理想了一想,長期購買飲料和礦泉水多麼劃算啊!於是點頭說:“好!一言為定。”於是向年輕人購買了大批的收銀機。

年輕人又跑到一家有七八千工人的大型電子原料供應廠商,對部門經理說:“如果你讓我在貴廠內設置飲料販售,我就向你購買一批電子原料。”

部門經理想了想,反正也不吃虧,於是也點頭答應了。

年輕人將飲料機不但設在電子原料廠,也設在收銀機廠,長期販售超市的飲料。他就這麼成功了。

人最常犯的通病,就是看大不看小,或是眼高手低。其實,有許多創意,就躲在一向被我們不注意的小東西之中。有些看得出其中奧妙的人,最後都借著這些小東西立了大功,甚至登峰造極哩!

別看一個小小的馬鈴薯,它竟然造就了一位美國的大富豪。世界上屬一屬二的大富翁辛普洛特,就是從小小的馬鈴薯中找著了創意而致富的人。而且,找著的不隻一種創意,而是好幾種不同的創意。

在辛普洛特年輕時,投入少許資金生產了別人都不以為然的“凍炸馬鈴薯條”,結果隨著麥當勞等漢堡店的興起,他的產品幾乎供不應求。後來,他覺得去掉皮之後的馬鈴薯,利用價值隻有一半,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就將這些廢棄部分拌入少許的穀物,當做牲口的飼料,後來竟然養了15萬頭牛。

隨後他又由馬鈴薯中發現了其他的功效:馬鈴薯可以製造提高燃燒值、並且降低汽油汙染的燃料添加劑;在馬鈴薯的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因為含糖量高,可以用來灌溉農田;甚至用馬鈴薯養的牛,其牛糞還可以供作沼氣發電。

辛普洛特家族的財富多得簡直數也數不清,你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成功的奧妙了吧!那就是堅持“一魚一定要多吃”!

在創意之中,有一種創意常被使用在商業上,可以說是最能賣錢的創意。這種創意是利用組合的方法,將商品功效提高。尤其是產品改良,更需要找著這種創意。曾經有位比利時商人,將指南針嵌入回教徒日常祈禱用的毯子,這個指南針永遠指著回教的聖地麥加。於是,回教徒無論走到何地,都可以很正確地朝麥加方向祈禱。當然,這個點子為他賺進了大把鈔票。

在18年前,日本寶物玩具公司的一個新創意締造了奇跡,光是在美國,半年之內就賣出了將近2000個,後來又暢銷全世界,使得寶物公司躍升至數一數二的日本大企業。這是個什麼樣的創意呢?

最初寶物公司推出了兩種玩具,一種叫做“密克羅小人”,是被塑造為英雄式的玩偶;另外一種叫做“戴奧克龍”的玩具,是大型機器人。這兩種玩具先後推出之後,銷售平平。於是這個公司的研究人員,就動腦筋思考為什麼這兩種玩具賣得不如預期的好。最後,他們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功能隻有一種,太過單調,所以滿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

研究人員找著了方向,於是努力朝著多功能玩具的目標去思考。對啦!何不將兩種玩具結合起來,另外再加上其他的功能呢?一年之後,多功能的新產品--康蒂克LP500,一種可以變成機器人,也可以變成汽車的英雄玩偶就誕生了。

這個百玩不膩的玩具,陪著世界上許多孩子,渡過了歡樂的童年。

將不同的功能組合起來,是最常看見的創意運用。不管是三合一或是四合一,反正能夠增加可用的功能就是好創意。就像吃魚一樣,一魚三吃,甚至十吃,隻要你能想得出來,而且資源夠用,就能吸引人,有氧運動+舞蹈=有氧舞蹈;遊泳+芭蕾=水上芭蕾;耳機+收音機=隨身聽,都是這種創意之下的產品。

什麼樣的人最能夠做出這種組合性的創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