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打入“省特會”的中共紅岩密使
1949年4月24日,國民黨第45軍下屬的312師被解放軍三野八兵團88師分割包圍,這支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部被俘。這時,一位國民黨少將來找88師政治部幹事,自稱是“自己人”。解放軍88師補充訓練團團長錢申夫一眼就認出,他是國民黨312師的政工處長兼副師長,曾經是國民黨中統的一個特務頭子。沒想到的是,兩天後這個叫“李唯平”的人一轉眼變成了“黎強”,前往中共組織報到並又接受了解放大西南的新任務。
李唯平是如何從一個中統特務頭子變成中共紅岩特工黎強的呢?
進步學生 初涉秘戰
黎強,原名李長亨,又名李碧光,曾用名李唯平,1915年出生於四川省安嶽縣。他父親李可廷曾是安嶽縣周邊有名的袍哥會(民間幫會組織)的袍哥大爺,同時還擔任安嶽縣民團團總。出身袍哥大爺之家,盡管家裏並不富裕,李長亨小時候還是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四川安嶽縣高小讀書期間,李長亨就受到幾位思想進步的表哥的影響,如他的二表哥、四表哥、六表哥都是共產黨員,其中二表哥姚仲蜀對他的影響最大。姚仲蜀大革命時期曾赴廣東考入黃埔軍校,在校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冬,由組織派遣回四川老家安嶽開展黨的工作,發展農民運動,準備建立農村革命武裝根據地。姚仲蜀利用他舅舅——李長亨的父親李可廷的袍哥大爺這層關係,當上了安嶽縣白塔寺鄉的團練大隊長。姚仲蜀當團練大隊長,目的是想自己手中掌握一支武裝力量。
當時年幼的李長亨,經常為其二表哥開展革命活動站崗放哨。通過二表哥,他接觸到不少從廣東帶回的進步書籍。二表哥不但給他講一些革命道理,還勉勵他要好好讀書。高小畢業後,李長亨又在二表哥“革命需要文化”的啟發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當時安嶽縣的最高學府——安嶽中學。
就讀安嶽中學期間,李長亨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在三年的學習中,李長亨不僅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而且七次獲得了全校學習成績第一名。他不僅學習好,思想上也積極進步,在學運中表現得非常活躍。他還組織進步同學演出進步話劇,發動全校同學要求學校當局紀念反帝反軍閥的五卅運動。
1934年2月19日,蔣介石為了確保國民黨統治集團的利益,在第五次軍事圍剿大本營江西南昌成立了“新生活運動促進會”,他自任會長,發起了一場所謂“重整道德倫理、刷新社會風氣”的建設運動,這一運動從改造國民日常生活習慣著手,故稱之為“新生活運動”。新生活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以禮、義、廉、恥為基本準則。其目的在於用封建的綱常、倫理來控製人民的思想和言論行動,用生活細節的要求來轉移人民對政治﹑社會問題的不滿,以擺脫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維護國民黨的統治。
同年7月初,蔣介石不久成立“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在全國各省﹑直轄市﹑各縣設立分會或支會。這一運動受到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反對和抵製,未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實際收效甚微,抗日戰爭爆發後逐漸停止。然而,當時國民黨投入了很大精力去實施這一運動,就連安嶽中學也被卷進了這場運動中。
進步學生認為,他們中學生的任務主要是學習,不願卷進這場政治性運動中來,李長亨帶領同學對運動進行了抵製。他們經過商量,製定了一套抵製的方法,那就是讓各班采取前後左右按座位互選,每人隻得一票,因而選不出學校的“新生活運動促進會”代表,這樣活動就開展不起來。
由於家庭並不富裕,中學畢業後,李長亨報考了成都的四川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省立第一師範當時很有名氣,培養出了不少名人,如作家沙汀、艾蕪就曾在這所學校就讀過。這是一所完全公費的學校,正因為如此,報考的人也特別多,可謂人才濟濟。結果李長亨考取了省立一師,但張榜成績出來他在錄取的人中隻處於中遊水平。
在中學習慣了當“第一”的李長亨不甘示弱,他與同學李星柄商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側重攻讀課本,爭取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成績能夠有大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個月後的期末考試,李長亨以平均每科92分的成績,取得了該年級全校的第一名。這下成了學習尖子,在全校出了名。以後的幾學期,他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
省立第一師範的教師中,有好幾位中共黨員,對李長亨都起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國文教員張秀熟、注音符號教員車躍先、農村經濟學教員帥昌書等人,在李長亨進校前就是中共黨員。他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結合當時的政治形勢,巧妙地宣傳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年輕的李長亨從這些黨員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不少的東西,政治思想逐漸趨向成熟。
1936年,李長亨與進步學生、同班同學張顯儀發起組織了全校的集體讀書會。向參加讀書會的同學推薦進步書刊、組織會員討論形勢或有關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定期編寫牆報、並組織流動圖書館。這年9月,經過張顯儀的介紹,李長亨加入了進步的學生團體“海燕社”。李長亨寫得一手好字、刻得一手好蠟版,又能說會道,他的這些才華在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年12月,“西安事變”後,省立一師的集體讀書會和海燕社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隨後,省立一師又成立了抗敵後援會,張顯儀擔任宣傳團團長,多才多藝的李長亨擔任了該會的宣傳部長。
隨著對外聯絡活動的增強,李長亨的社會活動能力不斷得到加強,視野更加開闊。沒過多久,李長亨又加入了成都地區更大的抗日救亡學生進步團體“星茫社”,這是共產黨在成都的外圍組織,李長亨還擔任了“星茫社”的通訊員。接著,集體讀書會、海燕社和星茫社都合並到由中國共產黨秘密領導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中,李長亨從此正式加入革命的行列。
在成都省立一師讀書期間,李長亨認識了一位讓他以後走上秘密戰線工作的人,他就是四川安嶽縣同鄉、大革命時期就入了黨的老黨員周俊烈。這個周俊烈早年曾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後為紅軍大學二期學員,抗戰開始後,又被中共中央社會部派回四川做情報工作。周俊烈通過地下黨組織,認識了一批進步的青年學生,經過接觸了解,他對張顯儀、李長亨尤為看重,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
為了鍛煉李長亨他們的對敵鬥爭能力,周俊烈布置了一些秘密工作讓李長亨去做。青年是革命的生力軍,當時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都在爭取這支有生力量。國民黨利用他們的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把手伸進到各級學校,滲透到各種學生社團。針對這一情況,周俊烈囑托李長亨,要想方設法調查由國民黨中統控製的“學生生活社”和由國民黨軍統控製的“複興社”在成都各校的活動情況。
這是一項秘密工作,除了周俊烈和李長亨本人之外,隻有即將入黨了的張顯儀知道。這也是李長亨首次涉足秘密戰線的工作,接受任務時他沒想到,後來自己會與諜戰結下不解之緣。
利用自己交際麵廣、社會活動能力強的長處,李長亨通過交際應酬和各種同學、同鄉和“蘭友”等關係,竟然弄到了一份成都各學校“學生生活社”社員的油印名單,當他將名單交給周俊烈時,得到了周俊烈的表揚。李長亨還對省立一師教職員工的政治傾向等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清楚後向周俊烈作了彙報。
為了調查這些情況,李長亨不得不放棄了同許多進步同學之間的密切來往,放棄了參加許多進步活動的機會;為了完成任務,他甚至還要和一些被進步同學唾棄的、思想反動的“三青團”、“學生生活社”和“複興社”社員來往。當時省立一師學生中的複興社小頭目見李長亨各方麵的能力都強,還要介紹他加入複興社。許多進步同學對他不能理解,很多學友認為他是個“多邊形人物”。對此,李長亨隻有自己默默承受其中的委屈和苦惱。盡管如此,他對周俊烈布置的秘密工作完成得很好,從中也感到稍許安慰。
延安派遣 回川革命
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個士兵失蹤,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駐北平的守軍奮起反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一場浴血奮戰。全國聲援北平抗戰,中國人民的全麵抗戰從此爆發。
麵對侵略者的侵略行徑,李長亨義憤填膺!他一腔熱血,想到前線參加抗日,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因為袍哥多的地方有習武風氣,他受此影響本身會些功夫,他覺得上了戰場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抗戰全麵爆發後,四川成都的政治民主風氣開始好轉,出於一致抗日的目標,國民黨對中共和進步人士的迫害暫時有所收斂。位於成都祠堂街的一些書店,開始暗暗出售一些革命書籍。經常去祠堂街逛書店的李長亨,先後買到了《共產黨宣言》、《三個國際》、《兩個策略》和《家庭私有財產和國家的起源》等進步書籍。過去他隻接觸到一些中共黨員,參加過一些活動,而通過對這些革命書籍的閱讀,他從理論上對共產主義更加了解,他的思想更加接近和向往共產主義,他更加心向延安的中國共產黨。
自從“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強盜想占我國土的野心暴露得越來越明顯。在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一直呼籲“團結抗日,一致對外”,並付諸行動。所有這一切,更加堅定了李長亨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念。1938年初,省立一師的中共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告訴李長亨,張顯儀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李長亨覺得自己與張顯儀還有差距,決心努力趕上去。
1938年7月,省立一師舉行畢業考試。一心想去延安的李長亨,好不容易等到這一時刻,考試一結束他就急匆匆地開始進行去延安的各項準備工作。在中共成都地下黨組織安排下,這次秘密前往延安的除了李長亨,還有一位是川大經濟係學生張越吾。地下黨員張顯儀通過組織給李長亨寫了去延安的介紹信,在成都的一些進步組織和團體也給他寫了介紹信。張顯儀還請成都光華大學教授江宗傑,給李長亨、張越吾寫了一封給當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的介紹信。為了防備路途上的種種不測,張顯儀又通過在成都華陽縣政府任職的中共秘密黨員,開了一張李長亨等人係大、中學畢業生,前往河南國民黨第47軍李家玨部隊參加戰地宣傳工作的證照。
在給張聞天的這封介紹信中,李長亨改名為“李唯平”,張越吾改名為“張映吾”,而去47軍參加戰地宣傳工作的證照上,他們的姓名又用了其他化名。
張越吾的父親時任川陝公路局車務處長,他們拿著張越吾父親的名片,很容易地就買到了北去陝西漢中的長途汽車票,他們要先到漢中再轉往延安。臨走之前,周俊烈將去延安途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問題詳細地告訴了李長亨,囑咐李長亨千萬小心。
1938年8月的一天,他們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李長亨他們走後,地下黨組織經過考慮,讓進步青年放出風去,對認識李長亨的人說,李長亨畢業後到漢口找已去那裏的原國文教員孫怒潮(複興社成員),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所屬的演劇隊去了。
到延安後,李長亨的思想曆程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延安,他先後上過抗大和陝北公學,聽過不少中共高級領導的報告,學習了延安馬列學院的全部課程。經過近一年的學習,他讀了不少馬列原著,成為了一個職業革命青年。學習快要結束時,他向學校的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和個人自傳,延安好幾個單位都有意留他,中共中央組織部為加強大後方的工作,想派他回四川,而李長亨卻一心想上前線,以致學校一號召上前線,他就率先報名參加。
由於上前線的人員走得急,李長亨的入黨問題班上支部來不及討論,就在他的鑒定表上注明: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解決入黨問題。
一心想上前線殺敵立功的李長亨同其他被派往前線的同誌一道,從延安南下,然後東渡黃河,經長治、長子、上黨到達山西武鄉八路軍總部。報到時李長亨甭提有多高興了,他恨不得馬上就上戰場殺東洋鬼子。然而,中共中央北方局組織部的一位負責同誌叫李長亨去談話,開口就說:“李唯平同誌,你在延安時,中央組織部就要你回四川去工作,現在,我們這裏有兩、三位四川人,都是準備派回四川去工作的。另外,還有五位廣東的同誌回廣東去工作,你們就一道經華中局回四川和廣東。”
原來,中共中央組織部對他進行考查後,決定派他回四川大後方工作。對於組織上的決定,李長亨隻有堅決服從。兩天後,李長亨又踏上了回四川大後方的征程。
1939年5月,三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來到位於重慶市郊紅岩嘴大有農場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軍重慶辦事處駐地。當他們小心翼翼地從行囊裏最隱蔽的地方拿出一張紙條後,辦事處的同誌熱情接待了他們,安排他們在小龍坎辦事處車庫旁的招待所暫時住下。
這三位年輕人,正是不久前延安中共中央組織部告訴南方局——即將派回四川大後方工作的抗大畢業生,其中一位就是李長亨,另外兩位是任孚和鍾泰西。兩天後的一個夜晚,南方局常委凱豐(何克全)和分管組織工作的廖似光在紅岩大有農場主人饒國模的小樓裏熱情接待了李長亨他們。負責秘密工作的黃文傑、曹瑛等人給他們三人詳細分析了四川地方的各種形勢,讓他們參加了南方局正好在紅岩舉辦的秘密工作訓練班。
在紅岩嘴山上培訓和學習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最後,南方局組織部要求他們充分利用各自的社會關係,先找一個公開穩定的社會職業做掩護,再慢慢開展黨的工作。
“李唯平同誌,還有一件事,就是你的姓名,從現在起,你在延安時用的李唯平這個名字再也不能用了。就是說,李唯平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了。”廖似光認真地說道:“現在你既然已經回到了四川,熟人朋友很多,就還是用你在安嶽和成都讀書時的名字,對外就叫李碧光或李長亨。你在組織內的名字叫黎強,取能力和戰鬥力強的意思,這是董必武同誌給你起的,你自己記牢就行了,不論何時何地,不能對任何人講,包括你的家人。”
李長亨從此成了紅岩特工“黎強”,此名黨內後來一直沿用。根據自己在安嶽的家庭背景情況,他認為他父親在當地的袍哥會和民團中有較高的地位,這層關係可以加以利用。李長亨的父親李可廷當時擔任安嶽縣民團團總、縣督察局督辦,是安嶽周邊幾縣有名的袍哥大爺。在取得南方局組織部的同意後,1939年夏,李長亨回到了他的老家——四川省安嶽縣石羊鎮白塔寺鄉。
李可廷在哥老會中的身份地位,對李長亨確實有幫助。哥老會發源於晚清,其成員被稱為袍哥。袍哥會盛行於民國時期,與青幫、洪門為當時的三大民間幫會組織。袍哥會在清代的四川曾經是少部分人的秘密組織,在辛亥革命之後,它長期成為四川大多數成年男性都直接加入或間接受其控製的公開性組織。袍哥會對四川社會各方麵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甚至在今天也能看到它的很多痕跡。
李長亨回到家鄉後,立即與周俊烈接上了聯係。通過父親在哥老會的影響和老同學蔡錫明的介紹,他找到一份工作,來到了他的母校——縣立高小擔任教務主任。校長是他原在安嶽中學時的體育老師,教導主任是原安嶽中學的同學。在平靜的縣城裏,李長亨利用自己小學教務主任的身份,搞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在他的領導下,《龍泉壁報》貼到了縣城的大街上,節假日裏抗日歌詠隊和街頭劇吸引了城裏無數的勞苦大眾。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抗日時期,李長亨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是,1939年冬至1940年初國民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使得像四川安嶽這樣的小縣城裏,反共的政治氣氛也十分濃烈,白色恐怖十分嚴重。由於李長亨出色的宣傳才能,安嶽縣縣長楊世榮竟親自找他談話,要介紹他加入國民黨。而國民黨安嶽縣黨部又害怕李長亨在縣裏掀起的抗日救亡民眾運動,放出風來要把李長亨攆出安嶽,還說攆不走就“幹掉”。這一拉一打,令李長亨不知如何是好。他怕暴露自己真實身份,感覺到在縣城裏有點呆不下去了。
恰好這時他的校長謝明昭請他到成都幫忙辦一件訴訟事宜,並讓他到成都後就住在謝明昭的親戚翟自湘家裏,李長亨於是便有轉移成都之意。
“搶米”案發 再次受命
李長亨立即給重慶紅岩南方局廖似光寫信彙報請示,而廖似光的回信遲遲未到。這時,李長亨想起了同在安嶽的共產黨員周俊烈,便星夜趕赴周俊烈住處商量。周俊烈對李長亨想去成都開展工作的想法表示讚同,並說他最近就要去重慶紅岩嘴。李長亨托周俊烈幫他轉接組織關係,周俊烈便告訴了他到成都後與自己聯係的方法。
1940年2月下旬的一天拂曉,李長亨悄悄離開安嶽,來到了他曾經求學三載的省城成都。到成都後,李長亨住在斌陞街17號翟自湘的公館裏。他一麵幫助謝明昭辦理上訴事宜,一麵趕到祠堂街88號《新華日報》成都分銷處,以買書付款的方式交給門市部一封轉交周俊烈的信。
李長亨幫校長謝明昭上訴事件,其實他自己也是當事人之一。原來在一次日機空襲警報時,一個小流氓與正在疏散躲避的學生發生糾紛。李長亨用拿在手中的教鞭抽了這個小流氓兩下,踢了他一腳。校長謝明昭見學生受欺,也動手打了小流氓。事後這個小流氓因在鄉下網魚落水,患感冒病重不治而死。小流氓的家長是個土豪,硬說小流氓是“受傷致病,因病而死”,將謝校長告上法庭。這土豪知道李長亨家裏無大錢,而謝明昭家是安嶽的大地主——有錢,就想敲詐他一筆錢。後來土豪家把被告對象集中在謝明昭一人身上,法庭判決謝明昭有期徒刑兩年半。謝明昭無奈,便請李長亨到成都幫忙上訴。
李長亨住在謝明昭的親戚翟自湘家,等待黨組織與他聯係。幾天後,周俊烈領著一個中年人按照預定的時間來到李長亨約定的茶館裏。周俊烈告訴李長亨,他剛從重慶紅岩回來,已把他的情況向南方局作了彙報。他指著身旁的中年男子對李長亨介紹說:“這位就是南方局廖似光同誌指定今後與你直接聯係的劉文哲同誌。”
互相問過好後,李長亨把自己最近的情況向劉文哲作了詳細的彙報。劉文哲對李長亨說:“根據南方局的指示,從現在起,你就由我一個人單線聯係。你必須盡快地通過各種關係找到一個社會職業做掩護,然後再談開展工作的事。”
李長亨一邊幫謝明昭辦理有關法庭的上訴事宜,一邊尋找工作機會。看到有單位招考,他就報名參加,沒過多久他居然同時考上了四川省民眾教育館館長訓練班和四川省教育廳教育測驗統計室統計員的職位。
自己有了工作,李長亨覺得不好意思老住在人家這裏,他準備出去住。可是,他發現這家的主人與兩個外麵的朋友來往密切,其中一個是在國民黨政府工作的人員。組織上不是要自己打入敵人內部去嗎,他想這不正是個可利用的機會嗎?於是他打消了搬出去住的念頭,準備和這個國民黨政府工作人員拉拉關係,伺機打入敵人內部。
恰好在這個時候,謝明昭一片好心,要把翟自湘的姑姑介紹給李長亨作戀愛對象。李長亨希望多住一段時間,以便和那個國民黨政府的工作人員套近乎,便順水推舟答應下來,以此掩人耳目。其實,兩人對對方都沒有感覺。
兩個部門都考上了,該選擇其中哪個部門去工作呢?自己不便隨意決定,李長亨於是向組織上請示,準備聽從組織上抉擇。可就在這時,成都發生了一場以國民黨中統一手炮製的、旨在嫁禍於人打擊中共的“搶米事件”。
1940年3月14日晚上8時左右,成都老南門外有人領頭集合二、三百身份不明的暴徒,化裝成貧民闖進有地方實力派潘文華大量資本的重慶銀行,搶劫了一個米倉庫,砸毀了銀行,這夥搶劫的暴徒故意高呼“打倒資本家!”、“無產階級萬歲!”等口號,妄圖嫁禍共產黨。暴徒們持手槍、木棒,解除了重慶銀行倉庫看門警衛的武裝,搗壞倉板,致使大米流失遍地。事件發生時,警察在旁未加阻止。暴徒離開後,有附近貧民提著口袋前往拾米,而圍觀者甚多。當晚1l時左右,突然開來五輛卡車,載著大批軍、警人員,對群眾大打出手,任意逮捕。住在重慶銀行南門外辦事處倉庫附近南台寺的《時事新刊》報社編輯朱亞凡,在現場圍觀時被捕。
其實這是成都的國民黨特務頭子康澤一手策劃的。當四川省會警察局長、軍統特務唐毅,在聽取審訊彙報時,得知當晚在現場抓捕的有進步報紙《時事新刊》編輯、中共黨員朱亞凡時,就會同在成都的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成都行轅調查課長張嚴佛(吉夫)及中統特務、國民黨四川調查統計室主任何培榮共同策劃,讓事態擴大以嫁禍共產黨,由此鎮壓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他們將事先編造的口供和傳單塞在朱亞凡的口袋裏,誣陷朱是這次事件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並急忙於3月20日將其槍殺滅口。成都行轅則公開揚言,搶米是共產黨幹的,他們要趁“米荒”發動武裝暴動。同時,特務們把早已擬定抓捕的20多個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的名單密報戴笠,經蔣介石批準執行。《新華日報》成都分館負責人羅世文、經理洪希宗及車耀先等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數十人被國民黨中統逮捕。羅世文是中共川康特委書記,川西及成都地區中共地下組織損失慘重。
針對國民黨一係列的反共陰謀活動,中共中央提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方針,一方麵對國民黨分裂、倒退的行為進行揭露和堅決鬥爭,一方麵將國統區黨的骨幹轉入隱蔽狀態,以保存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