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生環境及青少年時代(2 / 3)

一天,一位同學偷看《順天時報》,被一長官發現了,他去報告王汝賢。後者為懲一儆百,打了這位同學四十軍棍。這事激起了全校同學的公憤,為反對帝製久經壓抑的憤怒,一下都迸發出來了。同學們燃著一道通紅的火炬,拿起磚頭和木棍,衝進校本部,喊聲震天,搗毀辦公室,把王校長的照片扔進廁所裏。這是保定前所未有的大暴動。

王汝賢見勢不佳,匆忙走避,並用電話調附近駐軍把保定軍校包圍起來,繳出學生們的槍支,連大炮也繳去炮閂。每一班都派兵一排監視,形如麵對大敵。後來看到學生們的激情平定下來了,才把兵撤退。從此保定軍校變成一個沒有武器的軍官學校,一直等到袁世凱死了,才把武器發還。

白崇禧在保定軍校肄業期間,一是致力於戰略戰術思想的研究,一是比較關注中國邊疆問題。關於前者,他把《陣中要務令》十大本和《作戰綱要詳解》七本都看完了,還將它的要點寫成劄記。關於後者,它著重於搜集中國西北邊疆的地理沿革和曆史發展的資料。因為他是一個回族後裔,深欲對開發西北有所貢獻。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白崇禧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在年終畢業的前夕,學校分發誌願書,叫學生填報。白崇禧與徐培根、陸權等二十多同學,自願分發到新疆當見習官,大家想在那裏訓練一支新軍,為鞏固邊防之用。在此以前,他寫信給他的母親,說此行意在效法張騫、班超,立功異域,壯誌滿懷,絕不後退。

然而白崇禧遠征新疆之舉並未實現。原來他們到北京訓練總監部領取五百元旅費後,即準備由京奉鐵路乘火車到東北,轉乘西伯利亞專列到阿裏木鐸,從那裏換公路車至迪化(今烏魯木齊)報到。不意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既起,白黨謝米諾夫退據西伯利亞,此路已不通行。後來他們想經陝甘出玉門關出星星峽,而陝西又為陳樹藩所據,不準帶著北京政府文件的人員通過。這樣,他們就行不得了,此為白崇禧入新之行第一次受到的挫折。

三、在陸榮廷部隊見習

西北既去不成,白崇禧遂於一九一七年回到廣西,在陸榮廷之子陸裕光當師長的廣西陸軍第一師所屬第三團任見習官。此時,陸榮廷的地位正如日上中天,擁有兩廣,不可一世。

陸榮廷是廣西武鳴人,生於一八八五年,原在龍州巡防隊當兵。一日,他當采買帶著一塊牛肉搭水口渡船,被一位法國軍官所帶的獵狗銜去。陸一時火起,開槍把這條狗打死了。這還了得,法方要巡防隊把陸榮廷交出來受審。陸榮廷懼罪逃避,從此他在中越邊境落草為寇,以“陸阿宋”名震遐邇。後兩廣總督岑春煊(1861—1933,壯族。清末重臣,與袁世凱勢力抗衡,史稱“南岑北袁”。1912年通電清廷放棄帝製,讚成民主共和。)獲悉其情,特令蘇元春出麵招撫,令其統率廣西邊境巡防隊,陸從此走上為清廷效力的道路。

當廣西兵備處總辦莊蘊寬任太平思順兵備道時,曾派陸榮廷去日本參觀日軍的操演,他在東京得廣西同鄉曾彥的介紹,秘密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辛亥革命前夕,陸已升官到廣西提督。武昌起義一聲炮響,陸夤緣時會,由副都督而廣西都督。

陸榮廷是一個善於觀變的人。一九一五年,袁世凱稱帝,其幹將龍濟光盤踞廣東,於是梁啟超、胡漢民先後入桂,策動陸榮廷出兵討龍。陸氏派曾彥去南洋,迎岑春煊北歸。岑氏得日本人之助,一九一六年五月一日,在肇慶設都司令部,攻擊矛頭指向廣州。這是陸染指廣東之始。

不久,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召陸榮廷去北京,授以“兩廣巡閱使”的銜頭。從此陸榮廷將廣東置於他的統治之下,粵人皆有“亡省”之痛。陸榮廷除以妻弟譚浩明為廣西督軍,還任辛亥時積極擁他上台的幹將陳炳焜為廣東督軍(後來陳焜炳調任兩廣護軍使,而以莫榮新為廣東督軍)。

白崇禧和他的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同學,此時都在廣西陸軍第一師見習。這一師由陸榮廷之子陸裕光任師長,號稱新軍。實際上與綠林改編的舊軍並無多大區別,因為陸榮廷所屬韋榮昌、林俊廷、韓彩鳳、沈鴻英(1870—1938,舊桂係將領。曾為綠林頭目,接受同盟會招編,參加柳州辛亥革命。參加護國討袁,後隨陸榮廷下廣東,任護國軍第三軍司令。最後在軍閥混戰中,被新桂係消滅,1925年化妝成商人,逃至香港。)等人的部隊,多由廣西巡防隊改編,或由綠林匪幫招安而來,他們輕視知識,並不尊重軍校出身的見習官,所以白崇禧和其他同學來到這裏,頗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然而“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九一七年夏間,廣西當局將所有軍官學校出身的青年軍官完全集中起來,創辦一個“廣西陸軍模範營”。看來是陸榮廷和廣西督軍譚浩明,不敢信任軍校學生,特把他們集中一處,以便易於控製。或者如陸、譚所說的一樣,模範營之設置,是改造舊軍的基礎。

模範營營長由廣西督軍署委馬曉軍(1881—1959,陸軍中將。曾任舊桂係陸榮廷部模範營營長、廣西護國軍副司令。後任孫中山大本營參軍、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等職。1949年移居台灣。)充任。他是廣西容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第十四期畢業。他長得軀幹矮小,形象不似一個軍人,但因陸榮廷與譚浩明“崇洋媚外”,廣西全省又隻有他一個士官學生,隻能由他擔任模範營長了。馬曉軍對此任命,感到無比光榮,常引唐人詩句“萬綠枝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以自譽,蓋指廣西舊軍都是綠林出身也。

廣西模範營招考學兵六百人,多為高小畢業或初中生。並由第一師抽調一些優秀士兵,加以短期訓練後,派充班長,編成四個連,由朱如珍、曾致沂、黃旭初(1892—1975,中將加上將銜。1931年起,連任廣西省主席19年。大陸解放後,寄居日本、香港。1975年病逝於香港。)、蘇端當連長。白崇禧、黃紹竑、徐啟明、夏威、張淦、梁朝璣等當少尉連副。該營官兵文化水平均較高,實不愧為當時廣西陸軍的模範。

一九一七年八月,孫中山先生因北京政府毀棄約法,遂南下廣州護法。九月,就任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宣言戡定內亂,恢複約法。十月,北京政府派兵南下,攻陷湖南寶慶、衡山,於是廣州軍政府任譚浩明為粵桂湘聯軍總司令,從廣西出師援湘,陸榮廷所以同意譚浩明領兵北上,是恐怕北洋勢力南下,危及兩廣的根基。

譚浩明號稱“聯帥”,不能不大擺威風,他聞說廣西模範營訓練嚴格,服裝整齊,特調該營為聯軍總司令的衛隊,以壯觀瞻。這樣,白崇禧、黃紹竑、夏威等都隨隊出發,由湘南直抵長沙。這營衛隊除擔任警衛之外,就是糾察市區的軍風紀,由於執行任務認真,頗得人們的好評。

一九一八年二月,譚浩明的聯軍在嶽陽羊樓司戰敗,吳佩孚占領嶽州,其後吳軍節節進逼,直追到祁陽與零陵間的黃姑嶺,始行停止。九月下旬,直皖兩派醞釀戰爭,吳佩孚要鬆出手來對付皖係,遂與譚浩明發出聯名通電,主張和平,桂軍借此退回廣西。此時陸榮廷與政學係議員勾結,逼孫中山先生去職,由岑春煊出任廣州軍政府總裁。孫陸決裂自此開始。

模範營撤回湘桂邊境後,人事有了更動,黃旭初升為營副,白崇禧當第一連連長,張淦當第二連連長,黃紹竑當第三連連長,廖光升當第四連連長。全營駐在零陵境內的東湘橋,進行訓練。一九一九年五月,該營由桂林調回南寧。一天,白崇禧與黃紹竑人各一騎,並轡前驅,行到柳州南麵的牛岩墟附近,適值大雨滂沱,山洪暴發,路麵被水淹沒,好似湖沼一樣,他們仍涉水策馬前進,愈陷愈深,竟至沒頂。白崇禧素善騎,他兩腿一夾,馬一躍而出。黃紹竑不能像他一樣,屢浮屢沉,大聲呼救。但白崇禧為全身武裝所累,不能下去救他。黃紹竑經過一番掙紮,終於脫險。至此,黃氏始知自己的騎術不及白崇禧遠甚。

時廣西左江流域土匪猖獗,譚浩明乃調模範營前往進剿。馬曉軍奉命後,開會研討。白崇禧說,陸榮廷因為從綠林起家,所以對股匪慣用招安政策。當軍隊力量強大,匪就接受招撫,等到軍隊離開,他們仍舊集成土匪,看來招撫不是長治久安的根本辦法。白崇禧主張馬營長去龍州水口見陸榮廷,建議槍決屢受招安的慣匪,以絕後患。結果馬曉軍挨了一頓臭罵,失意歸來,還埋怨他害他受氣。

在分配工作時,白崇禧的一連負責收容降匪,其他各連則擔任進剿任務。當時白崇禧駐扶南縣渠黎墟,收容降匪二百以上,其中有慣匪譚鑒章等八十多人屢受招安,決定把他們實行管訓,由他自己負責。並考慮斬草必須除根,上級既不同意,必須獨斷專行,先斬後奏。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白崇禧特許屢受招安的匪首八十多人放假三天回家過節,並嚴令他們依期回營。等到他們歸來,白崇禧佯怒說:“接到報告,你們有人在外麵有不法行為,實在有負我以誠相待的深意!”他們一概否認。

白崇禧說:“控告的人仍住在隔壁的學校,他說能夠認識搶劫他的人,為了保證大家的清白,你們最好過去讓他認別。”他們隻好一個一個地到這間學校去。

事前,白崇禧暗令連副鄭昌溶率兵兩排在校內埋伏,他們一入教室,即被逮捕。其中有一人力大,將綁他的繩索掙斷,衛兵急中開槍把他打死。這時還有匪首八人在連長室內,一聞槍聲,忙問:“什麼事?”

白崇禧借口查問原因走出連部,一到門口就令另一排埋伏的士兵進去將餘匪逮捕。即日白崇禧令將所有匪首八十多人一律予以槍決。事後白氏呈報營長馬曉軍雲:“受命收容之匪徒於晚間搶槍謀叛,事起倉促,不及請示,又恐有誤戎機,遂緊急處置將全部匪首八十多人悉予槍決。”馬曉軍接報大驚,恐陸榮廷、譚浩明罪己。

白崇禧對馬曉軍說:“這事是我幹的,我願負全部責任。”馬曉軍遂將此事轉報上去。陸榮廷、譚浩明見已成事實,竟不追究。此後太平府各縣道不拾遺,而廣西對匪患亦從招撫改采進剿政策。白崇禧說:“這是廣西清鄉史上一件大事,而轉變由我一個小小連長開始。”

模範營剿匪成功,頗得當局信任,馬曉軍遂升任陸軍第一師第二團團長,仍兼模範營營長,開往柳州,進行整訓。不到兩個月,即調廣東接替桂軍第二軍(軍長林虎)遺下的防務。原來,入閩粵軍係奉孫中山先生命令,返粵驅逐桂係,東江響起炮聲了。

四、百色禁煙起兵變

一九一六年,陸榮廷樹起討袁的旗幟進兵廣東,從此據有兩廣地盤。一九一七年,孫中山先生以“護法”號召嶺南,而陸榮廷與政學係議員勾結,排擠孫先生去職,而以岑春煊代之。

陸榮廷盤踞廣東以後,橫征暴斂,無所不用其極,引起廣東人民的無比憤慨。一九二〇年秋,孫中山先生命入閩粵軍返省驅桂,規複廣東革命根據地。八月十二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在漳州誓師。九月七日,即兵臨東江惠州城下。粵人簞食壺漿,以迎義師。

當時陸榮廷在廣東有三個軍:第一軍馬濟(1888—1930,陸榮廷心腹,打響廣西討袁第一槍。後被張宗昌任命為直魯聯軍十五軍軍長,北伐時被北伐軍擊潰,死於大青山。)、第二軍林虎、第三軍沈鴻英。粵軍返粵,駐東江的沈鴻英首受打擊,其他兩軍立即開往東江增援。因此林虎遺下的防地,由模範營前往接防。

白崇禧到肇慶的時候,看到林虎第二軍派去新興天堂打李耀漢的部隊,已經勝利歸來。他們每隊都擄了許多戰利品,如衣服布匹,家什用具,豬牛雞犬等,莫不應有盡有,桂軍在粵軍紀之壞,可以概見。這些部隊靠“發洋財”來維持士氣,怎麼不與人民為敵呢?!

白崇禧在肇慶駐紮不久,大抵是中秋節前後,忽奉命全營開去廣州。這是白崇禧第一次到廣州,看到馬路寬闊,市麵繁榮,非廣西任何城市所能比擬,眼界不禁為之一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