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事變”中,何、白兩人拍檔得很好;現在久別重逢,歡敘一堂,自感到十分愉快。何應欽對白崇禧介紹重慶這幾個月來的情況。他說:“陳納德組織的飛虎隊,從一九四三年五月起改編成中美空軍混合大隊;不久前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到了重慶,由蔣介石召集蒙巴頓、史迪威、陳納德、索姆威爾及他本人共商對日作戰計劃,首先將由我駐印軍從印度進入緬北,掩護雷多公路的維修。借此來打通我對外的通路。”
何應欽說:“羅斯福十一月中派赫爾將軍來華見蔣介石,解釋召開開羅會議的用意。羅斯福與丘吉爾原與斯大林約定舉行德黑蘭會議,因斯大林不願同蔣介石會晤,所以隻得把開羅會議與德黑蘭會議分開舉行。”
何應欽說:“羅斯福打算在開羅會議中發表一篇共同宣言,聲明對日戰爭的目的。並將日本竊取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台灣等歸還中國。”
白崇禧向來不喜歡遊山玩水,這一次為了隆重招待何應欽,連日陪他登疊彩峰,遊七星岩,泛遊漓江,兩人意興甚豪,把戰爭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白崇禧的母親馬老夫人九十大壽的預祝禮儀於三月十五日晚正式開始。白公館坐落中山北路北麵,與東鎮路口遙遙相對,那裏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十五日晚上,何應欽、李濟深、張發奎、蔡廷鍇、蔣光鼐以及廣西軍政要人乘汽車去白公館,汽車一入中山北路便擺著長蛇陣,東鎮路一帶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
何應欽、李濟深、張發奎等進入頭門,即聽到炮竹轟鳴,他們放眼東西兩廊以及臨時搭蓋的花廳,到處掛滿了壽屏,鋪氈結彩,堂皇異常。
壽宴於晚九時開始,由白崇禧親自主持,坐在首桌的貴賓分別是何應欽、李濟深、張發奎、蔡廷鍇、蔣光鼐、李揚敬等。何應欽以特使身份舉杯祝酒,開懷暢飲,氣氛極為熱烈,宴會至十一時始散。
三月十六日,始為白母馬老夫人生日。是日也,自上午八時起,汽車到東鎮路便不能通行,萬頭攢動、擁擠異常,桂林自有史以來,從來沒有見過今日的熱鬧場景。
祝壽的貴賓們深為這場麵所感動,隻得走出汽車,徒步走到白公館。門前兩旁,佩著紅綾的招待員,把來賓引進休息室。稍坐後,即被邀到花廳,向馬老夫人肖像行三鞠躬禮。禮畢,仍回到休息室,服務員隨捧上壽麵一碗,壽包一個,吃完後即可告退。這一天的祝壽活動,直到下午六時始畢,可謂一時之盛。
下午五時起,白公館正式舉行壽宴。筵上擺出燒乳豬,燉果子狸,山珍海味,靡一不備。抗戰以來,桂林宴會名菜,集廣州、上海、香港之精華。今日在白府裏征集名廚,各獻所能,而吃客則大快朵頤,不醉無歸,幾不知幾百裏外還是炮火連天也!
散席後,祝壽貴賓們應邀到大眾戲院看桂劇,那時在馬君武、歐陽予倩大力提倡之後,桂劇正如日上中天,大放異彩,當晚劇目有《打金枝》、《四郎探母》及《鶯鶯餞別》。桂劇名旦小金鳳綺年玉貌,儀態萬千,一經予倩提攜,聲價十倍,是夕她飾演金枝一角,嬌態可人。何應欽對桂劇本是外行。這一晚,他讓小金鳳迷上了,直到終場始怏怏離去。
白公館的祝壽活動,大宴三日,小宴不計其數。白崇禧十歲喪父,賴其母撫育成人。在幾個兄弟中,白母僅看中健生一人,謂其軀幹偉,頭角崢嶸,將來必成大器。當時白氏已家破,其母猶陰囑適海氏的長姊多方助健生入學。白崇禧所以有今日,悉其母之力也。他對老母表示孝思本來是應該的,但做得太過分了,終不免引起人們的議論。
論者以中國抗戰進入太平洋戰爭以後,勝利已經在望,但綜合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的精神,戰爭重點放在歐洲,亞洲戰區仍須苦鬥。現在前方將士正在浴血抗戰,忍饑受寒,而身為副總參謀長的“小諸葛”,如此鋪張浪費,為母祝壽,殊為盛德之累也。蔡廷鍇在他參加祝壽活動後就對此慨乎言之!
白崇禧事後由其兄領頭發出一封答謝信,原文如下:
敬啟者,春回大地,瑞溢高堂;拜荷嘉言,渥施殊寵。善頌善禱,高文爭八代之雄;壽世壽人,盛意勝百朋之錫,琳琅滿壁,蓬蓽生輝。崇勳、崇禧愧無樹立,莫報劬勞,欣開東閣之筵,歡承萱室。願借南山之酒,還祝萊台,並獻紀章,聊申謝悃,肅修寸簡,順頌
勳綏
白崇勳 白崇禧謹啟
四、我軍一潰千裏,桂林難逃厄運
勝利到來之前,戰鬥往往是最艱苦的。一九四四年,是抗戰八年形勢最惡劣的一年。
因盟軍在太平洋進行反攻,取得著實進展,使日寇在海上交通方麵,受到致命威脅,乃計劃開拓大陸交通,求與南洋聯絡。一九四四年三四月間,日敵糾集七個師團,分路向豫北進犯,湯恩伯指揮中原大軍,不敵而潰,使日軍能打通平漢路,貫通華北華中戰場。
跟著敵軍於一九四四年五月在湘北發動攻勢,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自恃過去曾有三戰三捷的紀錄,忘了“戰勝不複”的古訓,麻痹大意,迭失名城。六月十八日,長沙終於不守。
蔣介石見敵勢披猖,於六月二十日接見白崇禧,要他去桂林指揮第四、第九兩戰區軍事。白對蔣介石當年下令撤銷桂林行營,心中猶有餘憤。認為蔣氏不能這樣對他,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因此他對蔣介石說:“我目前隻能遄往前方,傳達最高統帥命令,而不能肩負指揮責任。”蔣介石見其意決,卒允之。
白崇禧於六月二十二日從重慶回到桂林,次日即指定他的隨從參謀海競強、賴光大等研究發動民眾力量協助軍隊作戰方案。二十四日,白崇禧和張發奎在桂林召集廣西黨政軍聯席會議。夏威、黃旭初、韋雲淞和廣西省府廳長以上官員均出席,會議由白崇禧主持。白崇禧在會上說:“此次日寇南犯,目的在打通大陸交通線,廣西首當其衝,吾人應戮力阻擊,但也要作最壞的打算。”
二十五日,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遵照白崇禧的意旨發表第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韋雲淞為桂林防守司令。韋雲淞在一九三八年二三月間率領第三十一軍阻敵從津浦線南段北上,打得非常靈活,所至有功。白崇禧希望,發揮當年威勢,為保衛桂林作出貢獻。
但廣西基本部隊隻有兩個軍:第三十一軍和第四十六軍。第三十一軍軍長賀維珍,轄一三一師闞維雍(1900—1944,早年入新桂係。1936年升任第四集團軍交通兵團少將團長。1944年桂林淪陷後,在指揮所自殺殉職。)、一三五師顏僧武、一八八師海競強。四十六軍軍長黎行恕,轄新十九師羅治、一七〇師許高陽(抗戰時在170師任師長,同闞維雍烈士(國共兩黨都追認)一同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桂林保衛戰。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總司令部第九補給區少將司令。)、一七五師甘成城。白崇禧初與張發奎商定,以第三十一軍守桂林城,以第四十六軍在外圍支援。
六月底前後,白崇禧在桂北巡視,召集各區民團指揮官舉行會議,要他們指揮團隊,協助軍隊抗敵。但在一九三九年的桂南會戰中廣西民團並未有所表現,此次桂柳之戰也不能對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長沙失守後,日軍乘勝南下,先後占領株洲、淥口、醴陵、攸縣。六月二十二日,開始進逼湘南軍事重鎮衡陽。防守衡陽的是第九戰區的方先覺(1905—1983,陸軍中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3期。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部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和衡陽保衛戰中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隨部撤往台灣。)率領的第十軍。
衡陽保衛戰是打得英勇的,從六月下旬打到八月初,方先覺沉著應戰,粉碎了日寇的三次攻勢。七月十四日,白崇禧從桂林去湖南,在祁陽與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會晤。商第四和第九兩戰區聯合作戰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