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日子就是串串親戚,然後吃吃喝喝的事兒了。

可是嶽秋荷這樣的情況,在這個偌大的城市裏,就他們一家子,又上哪兒又什麼親戚可串的呢?

哪怕是想去外麵逛街玩玩似乎也沒辦法,大過年的,哪裏會有營業的地方啊,最少都是初七初八的有廟會了才會有熱鬧可瞧,再不然就是等到十五了有燈會可看。

除此之外,其實現在的過年還是挺單調乏味的。

電視上唯一的中央台重播著昨晚的聯歡晚會,倆孩子倒是看的津津有味的。

當然,早上的時候還拿到了媽媽發的紅包,而且都是每人一塊啊,不管是已經知道怎麼花錢的司文豪還是不知道錢的概念的思甜,兩人都挺高興的。

而且兄妹倆麵對“媽媽幫你們存著,等你們長大了再還給你們”的言語時,有誌一同地搖頭。

“才不要,我自己的錢自己可以保管的,我現在已經長大了,我是家中的男子漢,不是嗎?”

至於思甜,她雖然沒辦法說太多話反駁媽媽,可雙手握著錢,怎麼著都不撒手。

嶽秋荷也是挺無奈的,有些哭笑不得,不過想想也好,說不定這樣能讓孩子們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呢?

抱著這樣的心思,嶽秋荷帶著孩子們開始黏存錢罐了,雖然是紙糊的,造型也足夠簡陋,不過也讓兄妹二人樂壞了,一早上的時間就這麼打發了。

下午的時候司文豪去書房練字,思甜抱著自己的洋娃娃不知道在玩什麼,嶽秋荷沒事兒幹,索性地就開始織毛衣了。

她織毛衣的手藝純粹是閑著無聊練出來的,那幾年,自己無所事事地在家待著的時候,便買了織毛衣的書,買了毛線,各種地亂來。

當然,熟能生巧,她織毛衣的手藝也算是練出來了,織的是又快又好,一個禮拜能織一件兒成人的毛衣,上一世,自家孩子,丈夫,老人,自己,包括小叔子。小姑子,侄兒,侄女們,自己的爹媽,弟弟妹妹們,誰沒有穿過自己的兩三件毛衣?

可惜的是,饒是如此,自己似乎也沒有結下好果子。

離婚之後,錢財敗光之後,嶽秋荷還曾經靠著這織毛衣的手藝過活過一陣子,一件純手工的毛衣可以買到四五百塊,並不是成年人的,而是小孩子的。

除了成本之外,她和店家三七分,自己拿七,店家拿三,這也是因為自己那幾年買毛線,織毛衣積攢下來的人脈,人家瞧著自己可憐,所以才會多給自己一成的利潤。

嶽秋荷現在想想,其實自己的人生中也是遇見過好多的好人的。

可惜的是,這種生意沒辦法做的長久,後來他她的眼睛不行了,哪怕是帶著眼鏡也不行,眼睛疼的厲害,最後不得不另想別的辦法。

後來的她,做過家政保姆,替別人看過孩子,送過報紙,牛奶,反正隻要人家不嫌棄,能做的她都做過,每個月拿著幾百塊,一千塊的工資,也足夠養活自己了。

兒子的日子雖然過得好,可那個女人和他媳婦兒看的緊,所以就算是想要接濟老娘,也不大便利。

至於思甜麼,日子過的自己都不如呢,還能指望的上她?

嶽秋荷心疼閨女,自己攢點兒錢就給閨女買點吃的喝的,借著外孫的名頭給人家送過去。

現在看著自家兒子,閨女,嶽秋荷壓下了自己的傷感,是呀,是呀,一切都已經不同了,已經都已經改變了,自己有能力給自家孩子更好的了。

也絕對不會讓自己淪落到以前的那個地步去的。

這才是自己重生的意義,否則的話,自己重生一次,豈不是太對不起老天爺的眷顧了?

雖然腦子裏頭毛毛亂亂的,可是手中的活計卻並沒有停下來,她現在在幫思甜織小裙子,這個年頭衣服款式少,顏色也單調,過來過去就是那幾個樣子,又貴又不好看的。

所以自家兩個孩子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的,雖然缺了個縫紉機,可孩子畢竟還小,縫個衣服也不會太費事兒,嶽秋荷利用晚上的時間一點點地做,她家孩子果然要比其他人家的穿的好看呢。

人大部分都是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所以哪怕是自己辛苦點兒,兩個孩子的一切都是她用心打理的。

雖然漸漸地有不少人也知道嶽秋荷離婚了,兩個孩子是沒有爸爸的,可是那些難聽的言語卻不會當著孩子的麵兒說,至於私下的那些八卦麼,嶽秋荷才不在乎呢。

被人說就被人說唄,也不會少塊兒肉,隻要倆孩子不會聽到這種閑話就行了。

嶽秋荷自己挺淡定的,這閑話傳來傳去的也就沒意思了,很快地大家就會去傳別人家的閑話了。

道自家是非長短的時候也想想自家能有多好呢?

嶽秋荷時常地用這種話來安慰自己。

初二一大早的,文豪和思甜倆帶著東西去隔壁拜年了,年禮也都是嶽秋荷自己做的東西,雖然略顯寒酸,可嶽秋荷總覺得比在外麵買的東西強多了。

這個時候送禮,左不過就是麥乳精,紅糖,白糖,餅幹,這些的,不好看也不好吃的,還不如自己做的呢。

文豪和思甜倆一直玩到了差不多中午的時候才回來的,說是楊爺爺家的東西實在是不好吃,還有啊,那個楊叔叔和楊爺爺一樣,都好厲害,讀過很多書的。

聽著這話,嶽秋荷倒是相信的。

首都設計院出來的,能不厲害嗎?國人對於帝都有一種盲目的崇拜感,嶽秋荷也不例外。

雖然人情世故上不通,可那位楊工年紀輕輕就能有工程師的職稱,肯定有他過人的一麵。

不過雖然如此,也與自家無關,反正是人家的事情。

倆孩子每人得了十塊錢的壓歲錢,這倒是挺讓嶽秋荷為難的。

十塊錢啊,這可真不是個小數目的。

可該咋還上這個人情,她還是稍微有些迷茫的。

算了,先不糾結這個。

倆孩子得了錢,歡喜地卷成小卷兒,塞進了存錢盒裏頭去了。

司文豪畢竟大些,還特意地找了本子來記上了。

媽媽壓歲錢:1圓。

楊爺爺,楊叔叔給的壓歲錢:10圓。

想想自己也算是小財主了,他的心情簡直就是各種的美妙。

初七這天,嶽秋荷帶著裹得嚴嚴實實的倆孩子,去了廟會,之前答應過他們的,因為初八才是正日子,所以初七這天人雖然多,可並不是太擠,嶽秋荷背上背著一個,手中牽著一個,走了不少路,這才算是到了廟會,誰讓公交車還未運行呢,所以大家也就隻能靠著步行了。

嶽秋荷想想,也許該是時候買輛自行車了,那樣的話也方便很多。

之前覺得沒必要,現在麼,突然發現自行車好實用。

不過她不想買新的,直接買個二手的就夠用了,省的被偷。

雖然大家的生活好了很多,可是漸漸的這也有很多的問題都慢慢地冒了出來,比方說,小偷小摸的多了起來。

這塊兒的治安還算是不錯,可並不代表就能完全地避免這種問題,所以嶽秋荷想想還是買二手的吧。

雖然很多的二手車都是來路不正的。

可到底便宜的多,被偷了也不那麼肉疼的。

廟會上最多的就是吃的了,嶽秋荷想想,明天自己推著小推車來廟會上賣東西的話應該也行啊。

找人打聽了一下,知道要交五毛錢的攤位費,其他的基本上就無所謂了,位置需要自己提前占,嶽秋荷想想也挺好的,決定了,明天來賣串串和涼皮兒,其他的不合適,也太麻煩了些。

逛了一早上之後,她就決定帶著倆孩子家去了,下午自己先弄涼皮,穿點肉串啥的,至於素的土豆啊,紅薯,海帶,木耳,蘑菇,豆腐啊,豆皮啊,豆泡啊,菠菜啊,青椒啥的都行,雖然少點兒,可隻賣一天,家裏的存貨也應該夠了。

越想越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不錯,嶽秋荷也不顧倆孩子眼饞肚飽地想吃這個,想要那個了,直接地回家。

雖然倆人都有些不高興,可是瞧著媽媽滿頭的汗,再看看自己懷中的這些玩意兒,倒還算乖巧地走了。

至於碎碎念什麼的,嶽秋荷權當是沒聽見。

回到家之後,兄妹倆去了鄰居家顯擺自己的收獲去了,嶽秋荷進了廚房開始折騰了。

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忙的她腰酸背痛的,這才算是將東西都準備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嶽秋荷就將倆孩子送去了鄰居家,拜托人家幫忙照看一天,包了差不多有二三斤的凍餃子送了過去,這是倆孩子的午飯和晚飯。

當然,多出來的也足夠楊家三口人吃的了,他們可是秀氣了,吃飯都是拳頭大小的碗兒。哪怕是楊工一個大男人,似乎胃口也是一樣的秀氣,文豪的飯量都和他們差不多呢。

嶽秋荷反正是無法理解的很,她一輩子都是大胃口,所以完全無法想象用那樣的小碗兒吃飯,要吃多少碗自己才能填飽肚子。

送走了倆孩子之後,她又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去店裏,開了店,弄好了煤氣罐兒,推著小推車,這就走了。

到了廟會後,已經快9點了,基本上到處都是人,嶽秋荷費了老大的勁兒,這才算是找了個合適的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