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對錦繡的影響很大,錦繡就是從那時開始嚐試著去了解國家。在香港回歸的那天錦繡感受到了這個小城的沸騰和激動。尤其是錦繡見過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爺爺哭的傷心。在長大之後錦繡才明白那種激動不僅僅是因為香港的回歸本身,更是因為這個國家走過太多的苦難,而香港回歸折射出國家的複興。
而在這一年不僅國家發生了大事,錦繡身上也出現了大事,錦繡做出了一件讓這個小縣城轟動的事情。在這一年錦繡的兩個弟弟開始被送到幼兒園,周一去周五回家。
錦繡每次周五去接弟弟回家的時候,發現兩個弟弟就像見到救星似的,拉著錦繡的手痛苦起來。錦繡發現每次周一去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恐懼。
錦繡詢問兩個弟弟隻是搖頭,誌明,誌清五歲時雖然勉強能自己走路,可是搖搖晃晃隨時有可能跌倒,錦繡本來不放心兩個弟弟,現在又一副受到驚嚇的樣子。
而錦繡的媽媽楊翠華又太忙,根本沒有注意兩個兒子變化。錦繡幾經猶豫終於決定在一個周一的早上選擇逃課,把弟弟送到幼兒園之後,假意離開。其實並未走遠。
誌明和誌清所在的幼兒園是一家私立幼兒園,隻有三十幾個孩子兩個阿姨。有二層小樓,錦繡偷偷的返回幼兒園,想趴在窗戶上看著裏麵動向,可是個子太矮根本看不清裏麵的情況。
可是耳朵卻聽見兩個弟弟哭聲,那哭聲真是撕心裂肺。而且聽見阿姨高聲謾罵“就你們兩個這樣的,也來上幼兒園,學好了也不能上學,兩個廢物。讓我費多少心思,你家又是一分錢不多給,看看你們就知道哭。”最可氣的是這阿姨居然發動別的小朋友,一起欺負兩個弟弟。
錦繡再也忍不了,她不知道這樣的人怎麼能教孩子,尤其是已經兩個弟弟那麼幼小脆弱的心,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她終於明白弟弟為什麼那麼盼著周五,討厭周一。
錦繡衝了進取,像一隻發怒的獅子,她知道自己打不過阿姨,可是這時候做姐姐的若不出現,誰又能拯救弟弟呢,錦繡衝了進去,猛的將阿姨推倒,正是突然襲擊。
兩個弟弟歡呼“姐姐,姐姐。“然後躲在錦繡的身後,其實錦繡才八歲能有多大力氣,隻是突然發動進攻,又在情急之中激發了力量,這才推倒阿姨。
錦繡心跳的厲害,緊張急了。阿姨摔了一跤眼中充滿詫異的問錦繡:“哪來的孩子。“
錦繡怒瞪著阿姨,阿姨不自覺退了一步。
錦繡對阿姨說:“你這樣人也配當阿姨,不過隻能欺負弱小,把你的不如意發泄到孩子身上,這樣的幼兒園我們不讀也罷。“
錦繡拉著弟弟們就走,阿姨還不善罷甘休,追上幾步“這樣笨的孩子,誰也教不了。像白薯一樣“
錦繡頭也不回:“隻有白薯的阿姨才能教出白薯的小孩子,你教不了,我教。“
從此以後,兩個弟弟就回到了家,結束了隻有兩年幼兒園生活,自從錦繡晚上回家還需要把自己學的交給自己弟弟們。
從此以後在兩個弟弟心中,姐姐就像太陽,就像山峰。誌明、誌清在長大之後曾回憶說當初姐姐若沒有出現,或者晚點出現,他們一生將抹不掉那份恐懼,那份自卑。從這個角度來說錦繡救了兩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