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戰役
戰役簡述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戰前形勢:
1942年4月,日本軍隊在中國大陸和太平洋占領了大片地區,占有了數不清的財富和自然資源,其中包括東南亞豐富的石油,這為他們進行更大規模的海陸征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日軍將領中,此時至少還有一個人沒有頭腦發熱,此人便是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珍珠港的勝利,雖然是他的傑作,但他並沒有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因為他比他的那些狂妄自大的戰友更了解美國。
山本曾任日本駐華盛頓的海軍武官多年,在此期間,他遊曆美國,美國的軍事潛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到美國巨大的生產能力,了解一旦這個國家進入戰爭狀態,日本獲勝的希望微乎其微。所以他希望太平洋戰爭能夠速戰速決。
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在珍珠港事變後臨危受命,接任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這支艦隊在珍珠港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幾個月來他一直避免和山本的艦隊正麵交鋒。因此,山本必須要引誘美國人出戰。他認為進攻位於珍珠港西北的美軍中途島基地,將能實現這一誘敵計劃。
相關鏈接
中 途 島
中途島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是美國無建製領地。位於太平洋中部,檀香山西北2,100公裏。由沙島、東島和斯皮特島組成,為珊瑚礁島,陸地麵積6.2平方公裏,周長15公裏。地勢低平,陸地最高點為海平麵以上13米。亞熱帶氣候,盛行東風。島上無本土居民。1867年正是歸屬美國。
1942年5月4日,在新幾內亞南麵的海麵上,美日海軍發動了“珊瑚海之戰”。由美國“約克城”號和“列克星頓”號兩艘航空母艦起飛的飛機,截擊了日軍一支進入珊瑚海,企圖攻占莫裏斯比港的艦隊,並將其逐回。戰鬥結果,美方“列克星頓”號航空母艦被擊沉,“約克城”號受到破壞。日方小型航空母艦“祥鳳”號被擊沉,大型航空母“艦翔鶴”號遭重創。日本人雖然擊沉對方的噸位多,獲得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從戰略上來講,這次戰役是美國人的一次勝利,也是日軍自珍珠港以來所遭到的第一次失敗。
此前日本本土於同年4月18日受到打擊。由杜立特上校指揮的一批B-25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襲擊了東京等城市。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雖然微不足道,但對日本人的自尊心的挫傷卻是無可估量的。被奉若神明的日本天皇,曾經得到過他的司令官們的保證:決不允許炸彈落在日本國土上。山本大將再三向天皇請罪,並決定毫不疑遲地進軍中途島,伺機摧毀美國的航空母艦艦隊。
5月25日晚,山本五十六大將在他的六萬四千噸超級戰列艦“大和”號上舉行宴會,把包括南雲中一中將和草鹿龍之介少將在內的幾百名將領請到這艘旗艦上赴宴,共祝出征中途島勝利。
5月27日是日本的海軍節,清晨六時,南雲的航空母艦突擊艦隊,徐徐開出了瀨戶內海,向豐後水道駛去。其它艦隻上的水兵為他們歡呼,氣氛熱烈。
次日,阿留申群島牽製艦隊從九州北端的港口出發。在南邊,滿載著五千名士兵的運輸艦也從馬裏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出發了。
5月29日晨,聯合艦隊的其它艦隻也從瀨戶內海出發,打頭陣的是由近藤信竹中將率領的中途島攻擊編隊,其後是山本的旗艦“大和”號為首的主力艦隊,由三十四艘艦隻組成。這是日本海軍在二次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僅這次行動要消耗的油量,就相當於和平時期日本海軍一年消耗的油量。
與偷襲珍珠港一樣,日軍把成功寄托於保守秘密。但是在珊瑚海,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卻獲悉,對方即將對中途島發動大規模的入侵。
尼米茲之所以知道這一點,完全要歸功於他的作戰情報處。該處有約一百二十名工作人員,由約瑟夫·羅奇福特少校領導。這些情報人員日以繼夜地在珍珠港海軍司令部的地下室裏工作。這個地下室沒有窗戶,門是拱型的,裝著鐵柵大門,由衛兵日夜守衛。日本聯合艦隊發出的密碼電報有90%都被這些情報人員截收了。
由於情報及時,尼米茲決定把艦隊埋伏在中途島附近,給日軍迎頭痛擊。他知道盡管他的力量單薄,但也必須對付山本的挑戰。
美國的破譯人員不僅查明了有多少日本戰艦和部隊駛向中途島,而且獲悉參與這次行動的具體部隊番號,艦艇艦長的姓名,甚至艦隻的航線。
由於洞悉了日本方麵的計劃,美國太平洋艦隊就能將計就計,設置陷阱。尼米茲手下第十六和第十七特混編隊的指揮官弗萊徹少將和斯普魯恩斯少將奉命率領航空母艦埋伏在中途島東北三百二十公裏的海麵上。雖然尼米茲上將本人相信日軍的目標是中途島,但也有人不相信,因此他將埋伏的位置選擇在中途島東北方,這樣萬一敵艦不是開往中途島,他的航空母艦編隊也可以轉而保衛夏威夷或者美國的西海岸。
當南雲中將的四艘航空母艦離開瀨戶內海的次日,斯普魯恩斯少將率領他的第十六特混艦隊,包括“企業”號,“大黃蜂”號,六艘巡洋艦和十六艘驅逐艦駛出了珍珠港。兩天後,弗萊徹少將也乘著“約克城”航空母艦,率領第十七特混艦隊的另外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出發了。
“約克城”號在珊瑚海戰中嚴重受損,一千四百名工匠為此辛勤的工作,本來預計要三個月才能修好的母艦,隻用了三天就完工了。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選定6月7日淩晨對中途島發起進攻。那時的月光對夜間登陸極為有利。並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預定在提前兩天,當南雲的艦隊到達中途島西北四百公裏處的時候,就對中途島發起大規模的空襲。南雲艦隊的飛機,不僅要摧毀中途島上的美國陸軍航空力量和防禦工事,而且要擊沉附近的所有美國戰艦。在這之後,一支由藤田將軍率領的小型水上飛機供應部隊,將在中途島西北九十六公裏的庫雷小島上降落,建立基地,一方麵接應登陸部隊,一方麵進行遠程偵察,監視誘入圈套的美國艦隊的來臨。6月7日天亮之後,日本海軍陸戰隊將在栗田少將的重型巡洋艦的炮火掩護下,對中途島的沙島和東島同時發動進攻,並強行登陸。在實施入侵的整個過程中,近藤中將的主要入侵艦隊將控製中途島南方和西南方。山本的戰列艦將守候在中途島西北一千公裏的洋麵上,南雲的艦隊則埋伏在中途島以東四百八十公裏處。在整個作戰海域周圍,部有三道日軍潛艇警戒線,監視敵艦的逼近,及早發出警報。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如意算盤是:美國人會被對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的同時進攻搞得暈頭轉向,以致在日軍登陸中途島之前,來不及組織認真的抵抗。
6月2日,南雲的突擊艦隊在沒有雷達幫助下,在濃霧中向著中途島的方向駛去。南雲和草鹿站在“赤城”號航空母艦的艦橋上,焦急地注視著周圍的濃霧。這濃霧雖然能把他們隱藏起來,但也給艦隻近距離間隔行駛帶來危險。由於能見度太差,無法派出彈射觀測機,使得整個艦隊成了睜眼瞎。
南雲不知道美國人的艦隊究竟在什麼地方。南雲的參謀班子有人認為:“即使美國人已經知道了我們的行動,並且已經出擊了,此刻離他們的基地也不會遠,當然也不會離我們很近。”因此,突擊艦隊應該按原計劃進攻中途島,其它人表示同意。
到了6月3日黎明,迷霧更濃,甚至探照燈也不能穿透周圍的一片昏暗。由於有碰撞的危險,南雲不得不動用一直保持沉默的無線電,向他的艦艇發布命令。
不久,九架從中途島起飛的美國陸軍B-17型“空中堡壘”轟炸機在日軍登陸艦隊上方出現。但是它們的轟炸準確性太差,炸彈都白白地丟在大海裏,日軍的運輸艦和護航艦都完好無損地向前行進。清晨,一小隊掠海飛行的美軍魚雷轟炸機又全力緊逼襲擊,但隻有一枚魚雷奏效,擊中了日軍護航艦隊後麵的一艘油船。
盡管如此,山本大將還是感到憂慮不安。他原來指望南雲的俯衝轟炸機會在美國人尚未懷疑有入侵艦隊逼近之前,就能轟炸中途島和島上的飛機場,現在看來行跡已經敗露。
南麵,南雲的突擊艦隊繼續前進。6月3日上午十時,迷霧消失,海天明朗,前方的航路波濤洶湧,日軍艦隊以二十四節的航速破浪前進,蔚藍色的海麵上掀起層層白浪。灰色的鋼鐵戰艦,編成一支巨大的環形隊列。
6月3日傍晚,日艦迅速地從西北方向朝中途島聚攏,次日拂曉前就能抵達離目標三百二十公裏的起飛地點了。
此時美軍的兩支特混編隊,由弗來徹和斯普魯恩斯率領,正在中途島東北方向五百公裏的地方。統率這兩支特混編隊的弗萊徹少將正確地判斷出,日軍的航空母艦編隊就在不遠的地方。6月3日晚七時五十分,他率領艦隊朝著西南方向駛去。他深信第二天將是“美國海軍史上最重要的日子”。次日拂曉,他就能駛抵中途島北麵,恰好能襲擊日軍的進攻艦隊。
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判斷。因為當晚美國的航空母艦離日軍南雲艦隊隻有一百六十公裏。斯普魯恩斯通過目視信號通知部下說:他們可能碰上占優勢的敵人;日軍有四至五艘航空母艦,此次戰鬥的勝利對美國國家安危,是極為重要的。在美國軍艦上,小道消息總是不徑而走。關於日本密碼已經被破譯,此刻正在布下陷阱的說法很快就傳開了。在軍官室裏,飯廳裏,到處都是一片振奮的情緒。
雙方兵力分析
山本的艦隊擁有十一艘戰列艦,二十三艘巡洋艦,八艘航空母艦,兩艘水上飛機母艦,六十五艘驅逐艦和二十一艘潛艇,連同後勤船隻在內,總計二百多艘。
為了迷惑並包圍美國艦隊,山本將他的龐大艦隊分成了五個部分:
一、潛艇先遣隊,十六艘潛艇分成四個支隊,被派往珍珠港西南潛伏攻擊。
二、阿留申群島牽製艦隊,擁有兩艘航空母艦(上載一百零一架飛機)和四艘戰列艦,向東部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擔負佯攻任務,並在島上登陸;該艦隊的一部分將沿著群島北上,攻擊荷蘭港。
三、中途島攻擊編隊,擁有一艘航空母艦(上載二十四架飛機),兩架水上飛機母艦(上載三十二架飛機),兩艘戰列艦,以及十二艘運兵船,運載共五千名士兵。該編隊任務為功占中途島。
四、南雲突擊艦隊,擁有四艘航空母艦(上載二百六十一架飛機),兩艘戰列艦,為轟炸中途島並尋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
五、山本主力艦隊,由山本大將親自率領,擁有三艘戰列艦,一艘輕航空母艦(上載八架飛機),兩艘水上飛機母艦,它將跟在南雲艦隊的後麵,最終消滅美國艦隊。
相比之下而美國太平洋艦隊所能集結的,僅有三艘航空母艦(上載二百三十三架飛機)、七艘重巡洋艦和一艘輕巡洋艦,十七艘驅逐艦和十九艘潛艇。
如果日本人集中使用兵力,中途島的勝利將唾手可得。
戰役進程
1942年6月4日淩晨二點四十五分,“赤城”號航空母艦上的擴音器突然響了起來,進攻的時刻到了。
在甲板上,飛行人員正在匆匆地進早餐:米飯,醬湯,幹飯栗和白酒。當黎明的一抹曙光出現在海天之際時,日本四艘航空母艦上的探照燈都已經打開,照亮了寬敞的飛行甲板。這四艘航空母艦上配備的飛機數量分別是:“赤城”五十四架,“加賀”六十三架,“飛龍”五十四架,“蒼龍”五十六架。
此刻這四艘航空母艦位於中途島西北二百四十海裏,正迎著風全速行駛,為艦載機起飛作準備。源田中佐命令飛行部隊作好對中途島發動第一波進攻的準備。
四時三十分,草鹿龍之介少將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指揮起飛的軍官揮了揮綠燈,第一架“零”式戰鬥機掠過燈火通明的起飛甲板,衝向黎明前黑暗的天空。甲板上的水兵齊聲歡呼為他鼓氣。接著,八架戰鬥機相繼起飛,然後是十八架愛知D3A1“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
十五分鍾內,一百零八架飛機從四艘航空母艦上同時起飛。它們以壯觀的環形隊列轟鳴著繞行艦隊一周,然後向著東南方的中途島撲去。艦上的人們注視著它們翼尖上一長串紅藍燈光閃爍著逐漸遠去。
第一攻擊波剛剛起飛完畢,南雲中將立刻命令第二攻擊波作好出擊準備。
與此同時,南雲突擊艦隊的七架川崎H8K水上偵察機,受命前往東麵和南麵搜索美國航空母艦。其中五架偵察機順利起飛走了,但是重巡洋艦“利根”號上的兩架偵察機卻因為彈射器發生故障,起飛時間耽誤了半個小時。這一耽誤,給日本艦隊以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厄運。
中途島的美軍此時已有準備,正嚴陣以待南雲的第一批突擊飛機。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在了解到日軍即將進攻中途島的意圖後,向這個彈丸小島調集了大批飛機,包括偵察機、俯衝轟炸機、水平轟炸機、戰鬥機和魚雷攻擊機。
清晨五時五十分,中途島上的雷達發現了來襲的日軍機群。島上的戰鬥警報尖銳的響了起來。尼米茲上將命令島上的所有飛機立即起飛。他用戰鬥機迎擊敵機群,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全部飛往海上去尋殲日軍艦隊。
六架“複仇者”魚雷攻擊機和四架裝有魚雷的B-26轟炸機,起飛後逕直朝北方的日軍航空母艦方向飛去。十九架B-17轟炸機和三十七架“無畏”,“守護者”俯衝轟炸機也緊跟著它們前進。二十架“水牛”式戰鬥機和六架“野貓”式戰鬥機則向西北飛去,迎擊向島上飛來的敵機。
清晨六時十六分,當中途島上的所有飛機剛剛起飛完畢,美國戰鬥機就和日本飛機遭遇上了。雙方的飛機俯衝,躍升,相互緊咬追逐。日本的戰鬥機不但在數量上超過迎擊的美國飛機,而且在性能上也比對手優越。
空戰的結果,美軍戰鬥機十七架被擊落,七架被擊傷。日軍"零"式戰鬥機未受損失,也沒有讓美軍戰鬥機擊落一架轟炸機。
沒有了美國飛機的攔截,日本攻擊機群直撲中途島。轟炸機冒著猛烈的高射炮火頻頻俯衝,肆意轟炸了二十分鍾,炸毀了島上建築物,油庫和一個海上飛機庫。可是日本轟炸機想要在中途島消滅對方航空力量的企圖卻落空了。它們所能找到的類似目標,不過是空的飛行跑道和幾座空機庫,島上所有的飛機都已飛上了高空。
領隊的友永大尉在襲擊結束後,駕機巡視了全島。他雖然看到中途島已經成了一片濃煙滾滾的火海,但是也發現島上的飛機跑道並未被徹底摧毀。他認為有必要對中途島實施第二波攻擊。但此時他率領的第一攻擊波機群,彈藥已盡,油料也所剩無幾,隻得返航了。
這時已是太平洋中部時間早晨七點。友永大尉從飛機上向南雲艦隊發出電報:“突擊機群返航,有必要再次襲擊。”他的機群在轟炸中途島的過程中被地麵防空炮火擊落了三分之一,其餘的飛機在霞光映紅的天空中逐漸遠去。
就在南雲的突擊艦隊向中途島發動第一波空襲的同時,美國方麵也在積極準備發動隊日本入侵艦隊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