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千古君臣(1 / 2)

殷商始於契,成於湯。

成湯的名字是不是就是這麼來的,莫名其妙。哈哈一樂,好了!

從契到湯,曆經十四代,換了八個居住的地方。故土難離,肯定也是沒有辦法。受封的地方不會讓你一直幹下去,防止做大,隔幾代讓你換個地方,讓你過得好,不能壯大。一個家族的興起需要時間的積累。

後來,湯又回到了帝嚳居住的亳住了下來。注意,應該是河南的地方,不是安徽的亳州。就在這個地方慢慢發展。

帝禹一定也很提防契。

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遭人嫉妒,也遭人懷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帝禹自己的經曆完全可以教育他,不能不小心。由於受時代的局限,沒有郡縣製的優越設想,不過也好在沒有遊牧民族的侵擾,因為當時彼此都一樣,沒有把自己不喜歡的人趕到蒙古高原去,遊牧民族還沒有形成。給你高官厚祿,但是

契的祖地在亳,也就是大禹九州的豫州的一個小地方。各位可能還記得,徐州物產十分豐富,第五等的田地,賦稅是第二等。這可是給了契一個安身立命的好地方。豫州是後勤基地,擁有豫州就遏製住了其他州的命脈。自然而然要繼續給契,但是又不放心,給你另一塊地方,離祖地不遠。可還是不放心。

現在給了你,不一定永遠就是你的。

給你是組織決定的,收回你的也是組織決定的。

組織的力量很強大。

隻要被組織惦記上了,就是早晚的事。

於是,契的後代一直在搬家。每搬一次家都要丟掉很多東西。

成功的曆程總是相似的。

湯也是仿照老祖宗黃帝的做法,誰不按照規定祭祀,就打誰。湯,有一個好的軍師,叫伊尹,雖然名字的音很意淫,但是做法絕對不意淫。湯,曾經說過,水麵可以倒影自己的形象,老百姓的滿意可以反映治理的好不好。伊尹對此大加讚賞,認為湯是明主,決定一定要認真輔佐他。

湯的名言簡直就是唐太宗名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翻版。不,錯了,是唐太宗盜版了湯的名言。不管誰是原創,沒有誰追究盜版。大家都是一代明君,厲害人物。

湯和伊尹是一對成功的小夥伴。

沒有湯,伊尹的想法就是意淫。因為伊尹不是貴族。

沒有伊尹,湯的壯誌就無法實現,因為伊尹的想法的確很超前。

兩個偉大的人物拉起了手,輪到王桀倒黴了。

伊尹,有一個很現代的名字,叫阿衡。他和湯以前素不相識,屬於單向的陌生的熟悉人。伊尹知道湯,湯不知道伊尹。所以,伊尹想接近有名望的湯,謀個出身。人生誰沒有追求呢?伊尹還年輕,還是一個一心追求進步的有誌小青年。

愁!

湯是貴族,家裏的門檻比較高,不是誰想進就進的。

沒有理由可以創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