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戊時期,發生了一件樹木靈異事件。
王太戊執政的時候,任命伊陟當宰相。
伊陟是伊尹的兒子。不知道王太戊感恩伊尹的恩德,還是伊陟很有才。反正兩家是世家,互相都熟悉,知根知底,互相信任,索性再聯手幹一把。
這一天,君臣二人正準備一早去熱火朝天的謀劃朝政趕到地方,朝廷上忽然長出來一顆樹。地裏長出一棵樹,不奇怪。畢竟,那時候的朝堂也很簡陋,不是金鑾殿,青磚、石頭鋪地,從縫隙裏長出一棵樹來,也不足為奇。奇怪的是,畢竟是朝堂重地,有人天天除草,打掃衛生,不會讓雜草之類的長出來,那時候的人沒有很好的環保意識。更加奇怪的是居然桑樹和楮樹結合在一起長出來的。兩種樹抱在一起少見,但也經常有,大自然的巧合很多,小鳥等把種子搬運到一起,共同生長出來了,畢竟生命力很強大。還有更更奇怪的事情,小樹長就長吧,關鍵是一晚上就長了兩手圍握那麼粗。
殷商時代的傳奇很多,是不是當時的人是外來物種,有神奇的功能,就像《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一樣厲害,吹口氣,樹就長出來了。不過不現實,那就隻剩下一種結果,有人作亂。
一種可能是王太戊搞的鬼。王太戊因為伊尹的原因,不得不重用伊陟,但是伊陟是否忠心,是否有才幹,處理問題的站位和果斷等情況不一定了解。甚至想如果伊陟無法勝任工作,幹脆就以這種理由撤換掉,省的伊陟攜伊尹的餘威製約自己。為了試探伊陟,王太戊出了一道必答題。事實證明,伊陟考得很好,兩人於是合作愉快。
另一種可能就是伊陟搞的鬼。伊陟是在父親伊尹光環下成長起來的,也知道王太戊不一定認同,大臣們也不一定認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和形象,故弄玄虛。通過這種形式,向大家宣告自己行。
還有一種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搞的鬼。團結工作永遠在路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團結所有的人。伊尹在世的時候,沒有人敢作亂。伊尹去世,有些人就蠢蠢欲動,想取而代之,又不敢明著來,幹脆先試探一下,觀察一下王太戊和伊陟的反應。沒想到這兩個人處置得當,致使別有用心的人不敢造次。
不管是誰搞的鬼,處置的結果挺不錯。
遇到這種情況,王太戊很害怕,起碼表麵上很害怕,就去問伊陟。看看伊陟說了啥,怪異的事物敵不過好的德行,應該是治理國家有缺點,應該加強德行修養。王太戊聽話,怪樹就枯死消失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這棵樹的使命就是給某個人或某些人提個醒。
從伊陟的反應看,最可能的是伊陟搞的鬼。伊陟不愧是伊尹的兒子,謀略過人,略施小計就贏得了王太戊的讚許,也贏得了自己進諫施政綱領的目的。王太戊也不見得不明白,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順水推舟,既展示了自己的謙虛和信任,又贏得了伊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