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猶如神兵天降的人馬是哪裏來的呢?
嚴格的說,這些人不算秦晉雙方的部隊,是第三方勢力。
人,倒是秦國的子民,還是秦最根本的大本營岐山腳下的農民。當初,秦穆公的一匹駿馬丟了,手下人追著尋找,找來找去找到了三百個農民和吃剩下的一堆馬骨頭。
秦穆公的馬,一定有華麗高貴的馬鞍,馬也一定是一匹寶馬良駒,贏家祖上就善於養馬,這樣的馬不會太差。稍微有點眼光的人肯定不敢昧了馬,更不敢殺了吃肉。這三百農民不知道怎麼回事,一是膽大,敢殺王的馬吃肉,二是種地不帶鋤頭,隨身帶著刀子,便於開剖肉皮,三是如快餓死了,殺馬後應該給老人、媳婦和孩子點,沒有管那麼多,自己吃了。這三百人不像農民,反而像山賊。官府抓捕了三百農民的時候,要依法處置。秦穆公的確高明,就一舉一動觀注著這三百農民的動向,隨時知道他們被捕了,好采取下一步行動。三百人,如果官府抓,難免死傷,雙方結下仇恨,估計是大軍迅速出動,威懾之下,束手就擒才有了後麵的故事。已經判刑,讓三百人認罪後,秦穆公親自出馬了,不僅沒有對這三百農民治罪,反而找了一個好理由,說什麼君子不會因為畜牲而傷人命。
我就想弱弱地問一句,哪要律法這一條幹啥?直接去掉不就完了?
事出必定有因,但事情還沒完呢!不僅赦免了三百農民的罪,還振振有詞說什麼聽說吃了馬肉不喝酒會傷身體,因此賜酒和他們共飲。
這下子,讓這三百農民很感動。
太神奇了,太偉大,簡直就是按照劇本來的。從這一點,我就相信秦穆公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起碼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眼光明銳的人、未雨綢繆的人。區區三百人,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沒有因為人少就丟棄不用,也沒有因為不服管治就任之逍遙,更沒有采取強製手段從肉體上消滅、從精神上打擊,徹底抹殺這些人的存在,以免出現不和諧聲音,而是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時刻關注著事態發展,隨時調整事件走向,不僅解決了內部隱患,而且成了自己的助力。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要時刻注意讓別人欠你的人情,你就是人生贏家。
馬,可以跑,怎麼就跑那去了。跑了,還一時沒人知道,必須等人家殺馬吃完後才來,多長的時間,軍隊反應太慢。沒有動手,直接投案自首了,知道理虧,當時就不會殺馬,桀驁不馴的人突然成了謙謙君子,不是強大威懾,做不到。各方麵的跡象很明顯,這就是一個局,但局中人自願一塊玩兒,因為共贏,沒有輸家。這就是陽謀的威力!
這三百個農民也不是一般的人,居然知道軍情。理由是秦晉戰爭全民總動員,大家都知道,於是三百人組成小分隊,堅決要求參軍作戰,抗晉衛國。巧不巧的,三百人沒有直接到部隊報到,也沒有自己襲擾敵人,直接就趕到了秦穆公被困的地方,這三百人哪來的軍情,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憑什麼就一下子抓住了最關鍵的?
需要,秦穆公的需要。三百壯士肯定不是一般人,這是必須的,要麼有一技之長,要麼有很高的威望。秦穆公需要一個典型,一個為了國君,為了國家,挺身而出的典型,也需要向民眾傳達一個信號,我們可以共同成就一番事業,現在萬事俱備,僅需要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