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禦前會、欲否定(2 / 2)

載湉冷笑,抬頭看著李蓮英,指著偌大的殿內,道:“李公公,你看這裏除了朕還有誰?朕在四麵環水的寢殿久居,身邊連個宮人都見不著,朕又要如何得知朝中事。”

李蓮英隨著他的手,巡視一圈殿內,雖有些同情他,不過也不能幫他什麼,隻略笑了笑,道:“皇上養病期間,自然身邊不能有閑雜人等。”

過了一會兒,看載湉還是不願與他走,他又道:“皇上,如今宮外情況一片混亂,洋人步步緊逼。民間百姓紛紛組織會團,聯合成為義和團,正在與洋人對抗。”

“兩日前,幾個國家的軍隊,已經聯合起來,目前一部分已經進京,還有一部分軍艦登錄了天津。眼看著,就要往京郊了。老佛爺這才宣了各大臣,參加禦前會議。”

聽說宮外的局麵,載湉有些心急如焚,他放下筆,抬頭問:“幾個國家軍隊?”

他知道此事不能耽誤,便沒有再與李蓮英多話。將對慈禧的恨暫時放在一邊,大步跨出殿去。

李蓮英小跑跟上,看著載湉矯健急迫的步伐,心中發笑。他想,一年多未參與朝中事的皇上,在聽到朝中事時,還是如當年那般。看來,他這一年多並沒有靜下來。

勤政殿內,眾位大臣已到齊,突然看到久違的載湉,甚是欣喜。但又顧慮慈禧麵前,隻是對載湉略請個尋常的安,也不敢詢問他龍體如何。

載湉看了一眼殿內人,並沒有說話,緩步走到椅邊坐下,淡淡的看著殿內人。

載漪看著慈禧,道:“臣認為此次必有一戰,老佛爺應盡快下令將義和團中年輕力壯的人編入軍隊,備戰。”

載濂看著載漪,一直點頭表示讚同。等他說完,他補充道:“我們已經按照洋人的要求,把天津海防前線的大批兵力調去鎮壓義和團,所以京津一帶的兵力嚴重不足,要想從外麵調遣勤王軍隊,短時間內也無法到達。那麼,義和團就是最好的兵力。”

聽了二人的話,慈禧也覺得有道理。而且她擔心一旦洋人攻入北京城,那麼皇宮有可能會被洋人攻入。

這一切表明,戰爭迫在眉睫,慈禧開始考慮聯合義和團抵抗洋人。她大聲道:“必須阻止各國聯軍入城,絕對不能讓他們攻入北京城。北京城一旦被他們攻入,那紫禁城也會有危險。”

“剛毅,你立即將義和團裏年輕體壯的民兵編入軍中,做好與洋人開戰的準備。”

剛毅立即慷鏘有力的應聲,抱拳,領命。

載湉一直聽著殿內人的對話,他不以為然,道:“朕不讚成與洋人開戰,如今我們大清兵力有限。而且義和團的民兵都是普通百姓,不僅沒有常年的強化訓練,更沒有作戰經驗。若是直接與洋人對戰,必然是以卵擊石。”

他冷笑一聲,又道:“朕竟然聽說朝中官員稱他們“義民可恃,其術甚神”,這是封建迷信,想要靠這個是靠不住的。諸國之強,十倍於日本,合起兵力對付我大清,我們拿什麼跟他們戰?為何我們要拿民命為兒戲呢?”

剛毅本已領命要出殿,突然聽見載湉如此說,便留在殿內,看向載湉,道:“皇上,有臣在城裏統領部署,亦可以將普通的百姓變成有力的士兵。而且我們在城內部署,隻要不打開城門,隻守不攻,等著勤王的兵力,一定可以和洋人周旋下去。”

載湉看著他,冷笑幾聲,又看了其他人幾眼,道:“卿還是兵部尚書,這話說出來,朕聽著不妥。不知在此的各位,可有覺得有何不妥?”

然而載漪等人卻不讚同載湉的說法,他們說:“自從甲午年之後,洋人借口在我大清的疆土上橫行,如今民間突然組織成立會團。他們會神術,自然能報雪仇恥。”

他似是有意提到甲午年,載湉懂他的意思,看了他一眼,沒有接他的話。

然而,慈禧卻是不願多聽載湉說話,並且還瞥了他一眼。接而對剛毅遞了個眼神,道:“你去吧,這事就這麼定了。你立即帶兵再聯合義和團,去京郊的馬家堡阻攔各國聯軍。若果洋人不服阻攔,那就決戰!”

她大聲的吼道,仿佛已經確定要宣戰了。

在勤政殿會議這一天,義和團與聯軍的敵對行為進一步升級。

義和團開始圍攻西什庫教堂,而慈禧又派遣榮祿出兵前往教堂,混入義和團,幫助義和團圍攻洋人的教堂。

矛盾一步步升級,不僅榮祿加入教堂的戰鬥,由董福祥率領的衛隊也加入了進攻各國使館的戰鬥。

載湉看慈禧根本不聽自己的任何意見,心中不禁歎了一口氣,擔心北京城被洋人攻破之時,就在不遠了。

次日,裕祿派人送來的奏折,證實了大沽和天津已經開戰,並且表明八個國家對大清的軍事行動已經開始。

“既如此,那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