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改立招牌:“卜天算地”。
有了落腳地,終於不用在表哥那診所裏打地鋪了。
這天夜裏,我閑來無事就在整理行李,準備把從家裏帶來的一大包衣物放進新買的櫃子裏。
風鈴比我還起勁,翻來翻去滿頭大汗,突然蹦出一句:“哥,這是什麼呀?”
我一瞧,包袱最底下有個桃木盒子,看外表有些年頭了,以為是裝行李的時候不小心放進去的禮品盒,便順手打開來看。
這一看,就再也沒把目光移開。
我不知道自己看了有多久,隻知道回過神來的時候,手心裏全是汗。
盒子裏是一本牛皮紙封麵的線裝書,也是有些年頭了,折疊處有斷裂的痕跡,封皮用毛筆寫著八個繁體大字:“風氏家族叫魂實錄”。
難道叫魂還有別的秘密?難道是父親放在我行李中的?
還沒打開書,我的心就已經在犯嘀咕。
風鈴好奇地奪了過去,隨便翻弄兩下,撓頭低語:“寫的什麼呀,一個字都看不懂…;…;”
我拿過來看,上麵是用毛筆尖寫的繁體字,密密麻麻很難辨認,句式半文半白,看起來像是清朝時期的,和四大名著的文風類似。
文字中間還畫有許多圖案,細細的線條人,好似在描述某種場景。
大致也能猜到,記錄的應該是各種叫魂儀式的場景,而出現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活屍”。
“能看懂嘛?”風鈴湊過來詢問。
我搖搖頭。
要說一字一字地去研究,也是能看懂的,隻是沒那個閑工夫,而且我心裏很忐忑,不敢去細看,隱隱覺得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
然而該來的終究會來…;…;
我就隨手那麼一翻,瞬間就繃緊了神經,“風岩”兩個大字赫然出現在書的最後一頁。
我雖然沒見過我爺爺,但也知道他的名字叫風岩。
書的最後三頁,是用鋼筆字寫的簡體白話文,落款人正是風岩,那個讓我童年活在卑微裏的人。
我驚訝的不僅僅是風岩這個名字,更是他這篇筆記裏的內容。
那一個個詭異的名詞,加之不可思議的解釋,讓我在這悶熱的夏季夜晚裏,有種冷風吹過骨頭縫的感覺。
拴衣喊願、杯水喊驚、揚芡喊留、滴血喊骨…;…;
(整篇筆記很長,後麵會專門總結成一章。)
這些被冠以稱謂的叫魂儀式,總共有五種,還有兩個沒有稱謂,內容描述更是一個比一個離奇,看得我牙齒直打撞。
這才知道父親在家裏那場叫魂,稱為拴衣喊願,是最低級的一種叫魂儀式,也是最沒危險的一種。
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喊驚竟然不是人們常說的小孩兒受到驚嚇丟了魂,父母給喊回來。
它是一種比喊願更為高深的叫魂儀式。
想想也是,如果小孩兒真丟了魂,沒魂早就死了,哪還會哭鬧不止。
這篇筆記裏對“杯水喊驚”的描述為:
“幼童陽氣不足,陰魂趁虛而入。然一具軀體僅容一個魂魄,若自製力不足便會被替代,軀體的不良反應呈現為低燒。
陰魂常缺母愛,一聲聲喚著爹娘,殊不知其並非你孩兒。肉體隻是皮囊,你孩兒的魂魄正在遊離,你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你會靈魂出竅而死,此為克死。
風氏三輩精研數月,得此妙方可輕鬆化解。
趁孩兒魂魄尚未迷失,取五更晨露半碗,活屍手捧水碗站於門前,魂官朝四方呼喚孩兒乳名。
待碗中晨露起漣漪,視為魂已歸,封存至午時三刻灌入孩兒肚中,即可驅陰固魂。”
看得我是雞皮疙瘩一直沒有落下過。
按我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小孩陽氣弱,容易被孤魂野鬼占據身體,雖然孩子一聲聲地喊著爹媽,實際上不是你的孩子,你孩子的魂魄已經被排擠走了,而你的靈魂會感受到你孩子的存在,就會靈魂出竅,軀體腐爛而死,俗稱克死。
這樣一想,我那天在大偉家隨口說的“靈魂鬆動”,和這個意思還挺像的。
等等…;…;
楊秀!
我心裏猛然一抖,楊秀的症狀和這上麵的描述簡直一模一樣!
那天我還說楊秀的死是人為的,結果一直沒能找到幕後真凶,如此看來,“凶手”是她兒子?
如果這篇筆記裏的記載真實,根源未除,楊秀還是會死。
“不好!”
我低沉一聲,拔腿衝出門外。
風鈴不明不白地也跟著我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