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伊稚斜的請求(1 / 2)

之後的幾日裏他在裏依奴的陪同下,到王庭中四處閑逛,表麵看似遊玩,實際在暗中勘察環境和路線。

嶽衍暗中觀察發現,王庭的守衛變得越發的森嚴了,隨處可見巡邏的兵士,平添了一份緊張的色彩。

對此現象嶽衍心中了然,但卻更加焦慮,好在再此期間他終於見到了甘夫,那是一名中年男子,膚色黝黑,身形精悍。

曆史上對於甘夫的記載甚少,隻說他在公元前166年的一場戰役中被漢軍俘虜後,作為奴隸賞賜給了漢文帝女婿堂邑侯陳午做家奴,所以又叫堂邑父。後張騫出使大月氏國,漢武帝命他作為的向導翻譯,最終與張騫一起被匈奴俘虜。

雖然記載甚少,可後世對於他的評價卻極高,他身兼翻譯、護衛、向導多重職務,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張騫極有可能就此命殞高山荒漠之中,玉門關以西的世界對於漢朝人而言有可能一直都會是一片空白。

因為有了軍臣單於的前車之鑒,嶽衍不在盲目的相信史書上的記載,所以與甘夫第一、二次見麵,他隻是單純的詢問著中原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直到第三次見麵,他才用言語試探。

“甘夫,你對中原太熟悉了,如果不是知道你的身份,我都以為你是土生土長的中原人了。”

“當年被俘,大漢天子開恩,留我一條性命,將我賜給堂邑侯做家奴,這一待就是二十八年,這些年裏我娶妻生子,早就把大漢當成了家,任何人對於自己的家都會異常熟悉吧。”甘夫黝黑的麵孔上充滿了懷念和對親人的思念。

“再過一些時日我便要去中原了,我第一次去中原,人生地不熟,若是你能做我的向導就好了,隻不過你身份特殊,無法離開匈奴,真是可惜。”

在聽到嶽衍說想讓他做向導時,甘夫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興奮之情溢於麵上,可後半句說完,他的心砰的跌入穀底,鬱鬱不語。

甘夫的神情讓嶽衍一直提著的心放了下來,他開始將話題轉入西域三十六國,詢問甘夫在這些國家遇到的奇人奇事,甘夫可以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兩人相談甚歡。

在最後,嶽衍終於問出了一直想問的問題,可得到的答案卻不盡人意。

“甘夫,你口中的那名張節使人在何處,可否引薦一二。”

“匈奴一年一度的狩獵要開始了,張節使這段時日一直在狩獵場,恐怕在狩獵開始前,無法為你引薦了。”

……

嶽衍這段時日一直與甘夫相處,很少見到伊稚斜,剛開始他以為伊稚斜在籌劃奪位之事,可後來從甘夫那裏得知,軍臣單於將一年一度的狩獵盛典交給他打理,由於雜事繁多,無暇分身,是以一直沒有露麵。

若在得知張騫消息之前,嶽衍對這個狩獵盛典並不感興趣,可現在不一樣了,所以當伊稚斜邀請他參加狩獵盛典時,他答應的很幹脆。

“我聽裏依奴說你與甘夫甚為投機,甚至還想帶他回中原。”

伊稚斜斜靠在嶽衍對麵,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起來。

嶽衍握筆的手一頓,一滴墨汁滴落在宣紙上,烏黑的墨跡很快渲染開來,將紙上歪七扭八的字吞噬大半。

“你讓裏依奴監視我,也就罷了,但可不可以不要這麼明目張膽的跑來跟我說。”

嶽衍手腕一抬,手中的毛筆被拋進了筆筒中,那被墨染的紙張也被他攢成一團扔進了字紙簍中,沒好氣的撇了一眼伊稚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