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2 / 2)

“莫非……他想起兵……?”楚離倒吸了一口涼氣,五百萬兩,確實夠打一場大仗了。

銀票的最下麵,是一張折起的信紙。打開信紙,楚離又是一陣心驚肉跳。

信紙上的內容很簡單,要求齊王想辦法把太子扳倒,之後便可保證皇上駕崩之前不會另立太子,皇位最後由齊王的兒子繼承。整封信一無落款二無印信,與其說是書信,倒更像一張便條。

難道齊王慫恿群臣彈劾太子,就是因為這個?他怕皇上知道的事,難道就是這封信上的事?寫信的人是誰,難道是當今的皇後娘娘?

當今聖上先後育有六個兒子,其中第一個兒子便是皇後所生,隻可惜早年夭折,而皇後娘娘自此之後便再未生育。宮中的規矩,向來是母憑子貴,一旦皇上駕崩朱孝隆即位,太後便是朱孝隆的母妃,當今的皇後娘娘雖說也有太後的名分,但權勢地位比起皇帝的親娘,可就差沒了邊兒了。

自大寧開國起,朝廷便有這麼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若先帝駕崩而膝下無子、或沒有適合即位的皇子,也就是說如果皇上的親生兒子是癡呆、殘廢或因犯下嚴重罪責而被廢儲的話,便可將藩王的世子過繼給皇後,認皇後為母後,之後承襲大統;皇後作為皇帝的幹娘,自然而然就是太後;如若皇帝年幼的話,其親生父親很可能成為攝政王,皇太後亦可垂簾聽政。開國至今,如此即位的皇帝也不是一個兩個。

結合這些因素分析,皇後寫這封信的動機是足夠的,而且也有這個能力:先想辦法讓皇上降旨廢了太子,之後想辦法讓這太子的位子一直空著,直到皇上駕崩。如果皇上直至駕崩都沒有另立太子,那麼由誰即位可就是她說了算了。

皇後如何保證皇上駕崩之前不再立儲?

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暴斃!而且是那種,連句遺言都沒機會說的暴斃!

自古以來,皇上在宮中染疾暴斃這種事,可謂屢見不鮮,但天底下,哪來那麼多能讓人暴斃的病呢?

天知道、地知道;棺材裏的皇上知道,幕後的黑手知道。

想到這,楚離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看來盼著皇上早點歸西的人,可不止是徐家人!皇上和他那個蒙在鼓裏的六皇子,之所以能平安活到現在,完全要托朱孝隆的福啊!山陰那些刺客,很可能就是齊王派過去的門客;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六皇子的人,但所有人都錯了。此人鋌而走險,為的隻是把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

也怪不得區區五個字就能把他嚇成那樣,這件事如果真的被皇上知道,誅的又何止是九族?真是意外啊,如此滔天大罪的證據,竟然沒被毀掉,這個齊王究竟是犯傻,還是太過聰明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

這件事,可是謀逆夷族的罪中之罪,單單用來要挾,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更況且,這個人可是切切實實的想置朱孝隆於死地,縱使朱孝隆脾氣再好,但麵對這種裏勾外連的死亡威脅,他還能繼續忍氣吞聲嗎?

“就是這個……!”楚離喃喃自語,將所有銀票連同信件重新放回了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