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番外(三)(1 / 2)

太子選妃,自然是大事。

皇帝大筆一揮,幹脆十三省共選——當初先帝為自己兩個兒子選皇妃的時候就是嫌麻煩隻在京城選人。不過,太子妃到底比皇子妃更為尊貴,雖說是勞師動眾了一點,但朝中早就急著了,自是沒人唱反調。

來年各省所選的秀女入京,由內監來從儀容體貌、文采舉止等各個方麵視察淘汰,幾輪之後,數千女子最後隻餘幾十人,這才一齊送入宮中小住,一邊學禮一邊待選。

其實,雖說入宮的有幾十人,但真正入了李清漪或是皇帝眼中的大約也不過四五人而已。倒不是他們眼光高,而是看人多了,反倒有些直覺,更何況那麼多姑娘在一起總是有幾個格外出眾——便似當初選秀之時,李清漪和江念柔便格外出眾。

李清漪曾去看過幾眼,後來又拿了資料和畫像與皇帝分說。

“王氏端莊穩重,舉止得宜;鄭氏熟讀詩書,嬌俏伶俐;林氏性格溫柔,善解人意;周氏容若冰雪,卓爾不群.......”李清漪介紹完這四人,有些口渴,便端起茶盞喝了口水,“我粗粗看過,這四人容貌都算得上是頂尖,近來舉國向學,她們自然也有些底子......倒也算是符合鈞兒的要求,端看他喜歡哪個吧。”

皇帝翻了翻麵前的幾張畫卷,隨口道:“倒是都不錯,畢竟是各省選出來的,各方麵自是不錯。”說罷,他又牽了李清漪的手,含笑道,“要不把畫卷拿去給鈞兒,叫他自己看吧。我當初見著你的畫卷,便覺得心口發熱,很是歡喜呢。可見,緣分乃是天生的。”

雖是多年夫妻,可皇帝說起情話來卻是從不重複,反倒越加甜膩。這會兒牽了自家皇後的小手,把人拉到懷裏,吻了又吻,好一頓揉搓。

耳鬢廝磨,自然磨出一點兒情熱來。正在皇帝打算大白天做點壞事的時候,外頭忽然轉來腳步聲和清脆脆的叫喚聲:

“爹!娘!”隻見小公主朱寶珠穿了一身杏黃色的衣衫,頭上梳著兩個小包子,好似兔子一般奔奔跳跳的從殿外跳進來。

皇帝手僵了一下,李清漪已經從他懷中掙了出來,理了理發髻,重又含笑坐到了一邊。

皇帝頗有些鬱鬱,可見著女兒珠玉一般可人便也暫壓了鬱氣,露出笑臉上前把女兒抱起來,和聲問她道:“怎麼這時候跑來了?”

小公主的眼睛一轉兒,伸手抱著皇帝的脖子撒嬌笑道:“我想爹了啊。”

她聲音嬌嬌軟軟的,哄得皇帝一顆心都軟了,再沒什麼鬱氣,哈哈大笑的抱著女兒,摸摸她的腦袋道:“我就知道咱們家珠珠最是貼心~”一副傻爹模樣。

小公主湊到皇帝耳邊嘟嘟囔囔的說了一通好話哄人,還不忘和自家娘親賣乖:“娘,娘,我今天學了詩經,背給你和爹聽好不好?”

李清漪看著她亮晶晶的眼眸和圓嘟嘟的臉蛋兒,忍不住伸手捏了捏,覺得手感不錯,笑著點頭道:“好啊。”

其實李清漪就算不點頭,以小公主的脾氣也必然也是要背出來炫耀一番的。她坐在皇帝膝上,故作矜持的仰起頭,清了清嗓子,奶聲奶氣的背誦起詩經的第一篇《關雎》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皇帝本已經熄下的情火被這首稱不上情詩的情詩重又點了起來,他避開女兒偷偷瞧了自家皇後好幾眼,越瞧越是心熱。老婆到底比女兒要緊,他想了想便低頭哄女兒:“珠珠背的好棒,真聰明。”他順把把桌上的四張畫卷拿起來遞給膝上的女兒,道:“咱們家的珠珠這麼聰明,爹這兒正有件大事要拜托你呢。詩裏都說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大哥哥也到了娶親的年紀,你去把這四張畫卷送給去你大哥哥,叫他給你選個嫂嫂罷。”

小公主被皇帝一表揚,雙眼亮晶晶的,得意的都要翹尾巴了,忽閃忽閃。她得了得了如此“重任”更是高興起來,一時間也顧不得和自家爹娘說話,忙點頭應承下來道:“好啊,好啊。”說罷便興衝衝的從皇帝膝上跳著下來,抱起四張畫卷衝著皇帝和李清漪笑著道,“我去東宮找大哥哥選嫂嫂了,等會兒再回來陪你們。”

皇帝正盼著她走呢,連忙笑哄道:“去罷,去陪你大哥哥說說話,不必急著回來,晚上回來一起用晚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