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蒸蒸日上時,八月中秋悄然至;夫妻二人費心力,鄉情款款共中秋。)
在老鄉四人的精心謀劃和認真經營下,“昌盛絲綢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盈利情況越來越好。高興之餘,李老鄉和妻子商量:“這三個小老鄉實在不容易,他們在景德鎮上經營那個‘南北小飯莊’時非常辛苦,說是已經三年沒有記得過八月十五節了。現在,咱們的生意這麼好,而且空閑時間還是有的。所以啊,咱今年一定要給他們好好兒地過一個八月十五節!”
李妻說:“是啊,這兄妹仨遠離故鄉這麼多年了,吃苦受累很不容易。如今,老鄉們同心協力開了咱這個店鋪,生意又做得這麼好,這中秋圓月節,是應該在一起過的呢!這麼吧,你先不要和他們提起這事兒,咱到時候了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如何?”
李老鄉說“好的,那就聽你安排,到時候咱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
如此,一直到八月十四傍晚老鄉四人關鋪子的時候,李老鄉也沒有提起這茬兒,而耿正兄妹三人也都沒有說起來明兒就是八月十五節的事兒。但次日早上,李老鄉夫妻倆早早地就起床收拾做早飯了,並且把兩個上學的娃兒也叫了起來。一家人提前吃罷早飯後,李妻吩咐兒子李根:“根兒,你過一會兒記著鎖了門兒帶上妹妹去學堂。放學後,你倆不要亂跑,就在學堂門口等著,爹爹會去接你們。”
懂事的李根點頭答應:“娘,你放心,我會記著鎖了門帶上妹妹去學堂的。放學後,我一定拉著妹妹在學堂門口等著爹爹來接!”
女兒小臘梅奇怪地問:“娘,放學後,爹爹要接我們去哪裏啊?”
李妻親親她的小臉蛋,笑著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好好讀書啊!”
然後,夫妻倆就匆匆地出門了。他們先去早早就開市的菜市場上采購了三鮮餡兒料、割了二斤豬肉、買了一隻鹵雞,以及各色鮮菜,然後就一路疾走,徑直往耿正兄妹三人租住的小院兒去了。
當他們來到小院兒的門口時,還不到兄妹三人平常的出門時間呢!耿正聽到敲門聲趕來開門,吃驚地看到氣喘籲籲的李老鄉夫婦提著大包小包站在門口,不解地問:“叔叔嬸子,你們這是?”
李妻嘴快,喘著氣兒高興地說:“今兒個是八月十五,咱們一起過節!你們隻管去鋪子做事去,這餃子我來包,菜也由我來做就行了!”
李老鄉接著說:“還有啊,你們兄妹仨晚上都去我們那邊賞月,吃月餅去!”
耿正還沒有來得及答話,耿英和耿直也跑過來了。
快嘴耿直高興地說:“哎呀,這要不是叔叔嬸子提醒,今年的八月十五又給忘記了,月餅也又要照常給省了呢!”
耿直說著,趕快從李老鄉夫婦倆手裏接過大包小包,和姐姐一起提了放到廚房裏。耿正忙將李老鄉夫婦往正屋的廳房內讓,笑著說:“可不是啊,我們三個又把這八月十五節給忘記了!”
耿英和耿直放了東西以後也趕快過廳房裏來。耿英笑著說:“時間過得真快啊,這又到八月十五節了!也是,這過不慣了,真就記不起來了呢!”
耿直則高興地說:“有叔叔和嬸子在,我們今年終於又有八月十五節過了!”
耿英不好意思地說:“隻是這又要麻煩嬸子了!”
李妻說:“麻煩啥啊,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於是,兄妹三人也就不再客氣,和李老鄉一起高高興興地去鋪子了。臨近中午時,李老鄉去隔壁的小飯店裏說給掌櫃的今兒個不在他們飯店裏吃飯了,要回去吃過節的餃子。然後,就去小學堂接一雙兒女去了。小學堂在店鋪與李老鄉的家之間,因此,李妻讓娃娃們不要回家,在學堂門口等著接。
那天的午飯非常豐盛,除了特大個兒的三鮮餃子之外,李妻還做了包括鹵雞在內的六個葷素涼菜和熱菜。可以想見,她獨自一人那一上午有多麼得忙活啊!
耿正兄妹三人雖然吃得很香,但心裏邊老大過意不去。
耿英說:“嬸子,你包餃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還做了這麼多菜啊!”
又對李老鄉說:“我說叔啊,您昨兒個下午就應該告訴我的,我好在昨兒個晚上和好餡兒,今兒個早上再醒上麵團,這樣,嬸子今兒個上午就省事了呢!”
李老鄉笑著說:“是她不讓我說的,說是要給你們一個意外的驚喜!”
耿正說:“還有,也沒有必要做這麼多菜啊,燉一個雜燴菜不就行了嘛!”
李老鄉對妻子說:“他娘你別說,那個雜燴菜真得很好吃的,而且做起來也不費勁兒!你以後還真應該學著做一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