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大婚本應是舉國上下一片歡騰的大事, 然而鄭國渠剛剛完工, 人民還沒有從拚命工作的勁頭中緩過來, 又加上這一次大婚在曆史上絕無僅有,不立後,想要大辦也沒什麼底氣。
更重要的是嬴政本人的意誌, 以他看來, 自己娶妻不過人倫常理, 若違此勞命傷財,就是他的不是了。
從小在趙國嚴酷環境中長大的他並沒有一般王者耽於奢靡, 甚至不止米糧與肉何價更貴的毛病,嬴政不僅了解民生疾苦,而且生活樸素, 所以能省的步驟全部簡化, 到頭來, 他結婚之日,鹹陽竟然一切如常, 還是從宮中傳來消息, 鹹陽城中的百姓才知道他們的秦王已經大婚了。
平靜得不像是王上結婚。
從外國而來的客人學者聽見嬴政此舉,無不點頭稱讚。
“秦王,賢王也——”
就算是初入秦國的韓非都從心底發出了感歎。
他現在已經進入了鹹陽, 正在一小小的客棧落腳。
跟在身邊的小童勸說他何不先去尋找自己的同窗,小童還記得,葉孤城非常欣他們公子的才華,這一次公子入秦就是為了進入朝堂, 又聽說那人已經官至“國師”。
雖然不知道這秦國才創造的官職究竟有什麼作用,但既然在名字前冠以“國”字,定然很了不起吧?
而且……
小童想,光是以那人天人之姿,就定然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
無論什麼時代,都有顏控。
想要當官,想要當名士,如果相貌醜陋,從根本上就被斷絕了晉升的機會,越是古早的朝代,就越沒有“不可以貌取人”這句話,相貌醜陋身懷殘疾者不可入朝堂,已經成了各個國家之間的共識。
也可以以此類推,長得越好看的,當大官的可能性就越大,當然,這還要取決於對方出了臉之外的其他能力。
想到這,小童又再一次對韓非道:“公子何不先去拜會友人?”
總比他們住在街邊上的客棧好吧?
想到這裏,小童竟然有點委屈。
他們公子雖然不被韓王看重,到底也是韓國的宗室,之前在稷下學宮學習的時候,韓國補貼的錢頗多,讓他根本就不需要因為金錢而感到為難,就算是韓非自己不是很在乎衣食住行,給他做衣服的料子也都是上等料。
但是現在,情況卻完全掉了一個個兒。
韓王的厭棄十分徹底,既然把人都趕出韓國了,自然不可能幫韓非墊付生活費,而讀書人,尤其是沒有當官的讀書人,一般都很清貧,更不要說他現在雖然已經著書立說,但是代表著自己思想的書卻還沒有被人看過,韓非身上隻有一個空蕩蕩的韓國公子名頭,說不定還能戴個荀子學生的帽子。
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缺錢,對他來說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為什麼隻能住在大街上的小客棧裏,當然是因為沒有錢啦!
然而,聽見小童的話之後,韓非隻是搖搖頭。
還不到時候,他想。
朋友是一定要拜會的,畢竟無論是他之後想要被引薦入朝廷,還是最簡單的經濟問題,他都需要找個強有力的後盾,葉孤城和李斯不同,在稷下學宮時代他們的關係就很不錯,如果說找其他人尋求幫助會讓心高氣傲的韓非感到屈辱,找葉孤城則不會讓他產生怨憤之類的情緒。
但他同樣也信奉格物致知,或者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雖然之前在韓國內已經聽說了秦國的種種變化,但是不讓他親眼見到,總是無法把握一個度,了解到現在的秦國究竟是怎樣一個國家。
他認為,一個國家的都城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精神麵貌,雖然秦王的新政已經推行到秦國的每一個角落,但也有個先來後到的順序在,鹹陽身為國都是最先實施新政的地方,什麼灞下學宮他也有所耳聞。
他要在鹹陽城中,好好看看這個國家在短短的幾年之中被建設成了什麼樣。
腦中忽然閃過葉孤城的相貌,對方雖然是他的同學,但是在灞下學宮去不同於任何一個學子,戰國時期的學生都好辯論,如果彼此之間有什麼不同意見,就會發生激烈的爭論。
老師對此大部分都樂見其成,他們都知道真理越辯越明的道理。
其中好辯論者以韓非尤甚。
是的,最然他是個結巴,但是最跑起來嚇死人,特別稷下學宮的學生都比較有涵養,是會等他把話說完的!
李斯比起他們的同學堪稱有一副八麵玲瓏的性格,最擅長於在不破壞同學之間和諧關係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老師也很喜歡他。
唯一的異類就是葉孤城,他甚少參加眾人間的辯論,但是偶爾說一兩句話,卻十分振聾發聵。
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學者,也不過就是通幾家的學說罷了,但有的時候韓非卻覺得,葉孤城什麼都知道。
不是雜而不精的什麼都知道,而是雜卻精的什麼都知道。
而且他的思想還要更加深邃。
這一點不僅僅是韓非察覺到了,李斯也知道,甚至可以說他們的老師荀子是最清楚的。
韓非甚至記得,當年荀子對自己感歎道:“孤城,大才也。”
韓非雖然恃才傲物,但是對有真才實學的人都是十分敬佩的,當然,李斯不算,雖然他們師出同門,但從一開始就非常不對盤。
然而,荀子門下能稱得上學生的一共隻有三個,韓非也是人啊,既然是人就是群居動物,就是需要另一個人陪伴的。
和李斯關係不好,自然就和葉孤城關係不錯了。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葉孤城反而成了李斯與韓非之間的潤滑劑。
當年葉孤城離開稷下學宮的時候,韓非就覺得,他肯定會成一番事業,誰知道竟然在趙國沉寂了10年,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才回到秦國就一躍而上,成為了太子傅。
別人看不出來他還看不出來嗎?現在的秦國新政很多都是葉孤城的手筆,畢竟除了他之外,大部分人都沒有那麼長遠而深邃的眼光。
葉孤城: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XD。
就算是出於對葉孤城的信任,他都要看看這個在對方先進理念下建立的國家有什麼不一樣的。
然後他進入了客棧,受到了第一個衝擊。
就算是剛才一直在抱怨的小童看見客棧的內部陳設都有點驚訝了。
他道:“公子……”
怎麼說,這裏一晚上才多少錢啊,相對於山東六國的客棧,可以說是非常幹淨了。
雖然裏麵的東西都不一定都是新的,可被子是洗過的,蓬鬆的,散發著陽光的味道,這年頭的驛站哪有這麼好的待遇。
一般房間都是陰暗的,被子上還散發著潮濕的味道。
簡而言之,一股餿味。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本並不繁華的鹹陽絕對不可能有這麼好的客棧,事實上,隻有越有錢的國家才會有越好的基礎建設。
秦國現在不僅僅是有正鄭國渠這樣方便農業的大型水利工程,有關民生的地下排水係統做得也很不錯,鹹陽已經感受到了大型排水設施的妙處,雍城的也即將完工。
一個好的環境有利於國民的壽命延長,最起碼也可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什麼霍亂之類的病,雖然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出現,一開始不就是因為病菌滋生才會出現嗎?
現在的鹹陽,可以說是做到了這年代衛生的極致。
從細微之處便能看出這個國家的改變,韓非想。
他並非從來沒有到過秦國,這年頭,隻要是有點追去的學者都會周遊列國,正如同孔子當年一樣,宣揚自己的學說還是次要的,更加主要的是了解民生,親身體會各個國家之間的不同。
如果連國家特質都不了解,怎麼給國家製定政治方針?
所以韓非也是到過秦國的。
但是他當年看過的秦國和現在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將行李放好,對小童道:“出去看看。”
鹹陽渭北很繁華。
到底是老牌的商業街區,雖然和最近幾年炒得火熱的渭南不一樣,卻有另一種味道上的繁榮。
這裏有的是自然粗獷的美。
在這裏不得不提一嘴,雖然渭南已經作為帶有景點性質的主題商業街被推廣挺多年了,但是對大部分人,特別是外國人來說,那裏還挺新奇的。
千萬不要高看這個時代信息的流傳速度,雖然各個國家之間的人有交往,但畢竟隻能靠最原始的腿和車馬來傳遞信息,和未來同步直播新聞的時代一點都不一樣,為很多人來說,已經開張挺多年的渭南大市還是新奇事。
在各個國家間相對和平的現在,每天還能迎來不少外國遊客。
可以說是獨一份的了。
韓非到的時候呂氏春秋才新鮮出爐沒有多長時間,原本呂不韋似乎準備把呂氏春秋刻在石碑上放在鹹陽城門口展覽的,但經過討論,也覺得呂氏春秋雖然編寫得精妙,爭議性也同樣存在,更不要說商君書都沒有刻在碑上待遇,呂氏春秋這樣未免有誇大呂不韋的成分在裏麵。
而最近正好因為趙姬的事情讓他有點怕,之前才編寫出呂氏春秋的輕狂又如同蝸牛一樣“嗖——”地一下縮回了殼子裏。
人最忌諱的就是驕傲過度,葉孤城的存在加上嬴政的雄才大略,終於將原本在秦國內可以呼風喚雨的大臣給壓製下去,都說三角形是最平穩的圖案,對他們來說也是這樣。
可以小心翼翼地揣度,而不是放肆大膽地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正好可以避免呂不韋功高蓋主,讓他作為一個大臣本分地工作。
要是真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如同範蠡一樣功成身退。
對於大臣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至於葉孤城,雖然同樣處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卻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未來。
實在不行,他可以回老家結婚啊!葉孤城:不……我沒有……
呂氏春秋以毛筆工整地書寫在雪白的大紙上,這是造紙坊的最新研究成果,可惜暫時還不能量產,考慮到呂氏春秋的重要性,就先給他們用了。
如果是下雨天,紙張可能比較受影響,但現在日日晴朗,這天氣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倒不用擔心下雨把雨打壞了。
對了,幹旱!韓非不動神色地打量周圍的秦國百姓。
今年的幹旱並不僅僅在秦國內造成影響,山東六國也很久沒有下過雨,從韓國出發一路到秦國,他特意繞路就為了看看其他國家有什麼好的應對幹旱的措施。
結果是韓非想多了,哪個國家都沒有應對的措施,也並沒有大型水利工程的存在,幹旱已經影響了百姓的生活,而並不富庶的國家也沒有足夠的存糧給百姓食用,就算是開放糧倉所能救濟的也隻有一小部分的百姓,大部分人還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他終於發現了,秦國與之前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