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1 / 3)

顧襄在底樓布告欄裏已經看到十九樓的病區名,她並不知道“安寧療護中心”是做什麼的,也不好奇,但此刻走在粉藍主色調的過道上,她不自覺地放緩了腳步。

每隔兩道門就是一棵落地盆栽,湖藍色的主牆上掛著各式壁畫,照片牆是病區的活動照。視線穿過敞開的病房門,顧襄看見了病房裏的鮮花綠植,天藍色的窗簾,大麵積的落地玻璃,還有坐在陽台藤椅上,曬著太陽,吃著護士喂來的食物的老人。

不遠處有間休息室,一麵牆用了白色文化磚,頂上吊墨綠色分子燈,桌椅是白色的,沙發是暖黃色的,濃濃的北歐風格。

另一間掛著“關懷室”門牌的房間,大門緊閉著,顧襄看不見裏麵的布局。

她邊走邊拿出手機,輸入“安寧療護中心”,拇指滑動,一行一行看下來,還沒看完,突然聽見有人叫她的名字。

“顧襄?”

顧襄抬頭,看著前麵穿著醫生袍,戴著金邊眼鏡的中年男人。

“真的是顧襄?我看過你的照片。”這人說。

顧襄開口:“於醫生?”

“是我。”於主任走近她,“你媽媽跟我約的時間是明天,你怎麼現在過來了?”

“我今天沒什麼事,所以隨便走走。”顧襄把手機放回口袋,說,“我奶奶家就住對麵,很近。”

“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文阿姨就住對麵小區。”

顧襄扯了個禮貌的笑:“我不打擾您,明天約定的時間見。”

“不急。”於主任叫住她,“你現在要回去嗎?”

顧襄說:“不,我想再走一走。”

於主任笑著說:“那我帶你參觀一下。本來約你今天也沒問題,不過我下午要去趟兒童醫院做交流,他們的臨終關懷項目做的比我們早,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他說完才反應過來:“哎喲,你看我,怎麼跟你說這個了,我這人啊,就這毛病,我女兒說我十句話裏九句話她都聽不懂。”

他小小的幽默了一下,等著顧襄笑,顧襄卻沒給他期待的反應。

“沒關係,您可以繼續說。”顧襄沒什麼表情。

”呃……嗬嗬,還是不說這個了,我還沒跟你正式的自我介紹一下——“於主任伸出手,”我叫於輝,現任這家醫院安寧療護中心的主任,你爺爺生前是我的同事,也算是我的老領導,我跟你的父母也相識多年,你小時候就叫我於叔叔,不過這麼多年沒見,估計你根本就不記得我了。”

顧襄伸手:“您好,於叔叔。”

“哎呀,這叫聲真親切,好像一下回到二十年前。”於主任又來了一次無人欣賞的幽默,轉移話題也快,他邊走邊說,“我們這個中心是在2015年開始計劃籌建的,目前已經正式運行了一年,安寧療護也就是臨終關懷,字麵意思,住在這裏的病人,都時日無多,我們隻是陪伴他們走過最後一程。你要是早兩年來,這裏的裝修其實還沒怎麼變,現在你看,風格都是溫馨為主。不過,這個中心,朱柏東先生並沒有任何資助,聽你媽媽的意思,她是要搜集那些舊資料,是不是應該找醫院宣傳部更合適?我了解的也不多啊。”

朱柏東是城中富豪,已年近八十。他發家晚,二十多年前才走上致富路,發財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資建醫院、造小學,人生幾番起伏,始終不忘家鄉,他的經曆可謂傳奇。

顧襄的母親,褚琴女士,要寫一本關於他的傳記。顧襄是以她的名義來做前期的資料搜集。

顧襄說:“聽聞朱先生為人十分低調,他並不想大肆張揚,這本傳記是他的兒女極力主張要寫。我媽不想寫得太功利,希望不是從紙上看,而是能從接觸過他的人口中聽,聽一句兩句也沒問題。”

於主任很感慨:“你媽媽十年如一日,寫作不忘初心,我還以為她這個出版社老總現在應該滿身銅臭味,沒想到她會親自操刀,還做得這麼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