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走進殿內,跪在地上對靈帝行禮:“劉忠參見陛下!”
別說劉忠對皇帝,從來都是聽說過沒有見過,來這三國異世界第一次見活的了。
劉忠省視了一翻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年紀不算大,留著一撮小胡子,看起來還真不帥。
“不用多禮,平身吧。”
靈帝點了點頭,看見劉忠長得劍眉虎目,白衣愷愷,相貌堂堂,心中甚是喜歡,一個好的外貌的確容易讓人獲得好感。
“劉忠,你今年多大了?可曾任職過。”靈帝問道。
“陛下,草民今年剛滿十五(即是十六歲),尚未任職過,我自小習文練武,家中古交童淵也指點我不少,承得他老人家教導,已經將其武藝學得七八成,現在洛陽拜蔡中郎為師,鑽研書法與詩經。
雖學得一些本事,卻未有施展機會,我聽聞此次將要前往滎陽鎮壓反賊,因此毛遂自薦讓恩師於朝上推薦我,還請陛下恩準。”
劉忠一口氣說下來,說得整整有條,現在在別人眼中他儼然就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天才,既然是童淵的徒弟,武藝能不厲害嗎,又得蔡邕賞識收為學生,那才學必定不會差到哪裏去,最難得的是一番忠心想要為大漢朝效忠。
靈帝對這劉忠倒是非常滿意,不禁長得俊俏,還一副很有本事的樣子,不過他還是回頭詢問張讓意見。
張讓恭敬回答:“陛下,我觀劉忠一表人才,既得蓬萊槍神童淵的指點,又是蔡中郎的學生,說明他必有一番本領,我看派他輔助何苗一起鎮壓叛亂可行。”
聽到此番說話眾人都不禁一陣愕然,人人皆知蔡邕一等賢臣與張讓不和,雖然這李元可能有幾分本事,但很明顯是蔡邕的人,為何張讓沒有反對,反而還支持劉忠,莫非個中還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別說其他人,就連蔡邕和王允他們也不知道張讓這一回為何沒有跟他們唱反調,還幫著他們對付大將軍何進,蔡邕看向劉忠的眼神不禁多了幾分疑惑,自己這個剛剛收到門下的學生還真是有些神秘。
疑惑之中又帶著一絲畏懼,連他這個老師也有些看不透這新收的弟子。
蔡邕並不知道的是,劉忠早在一個個月前就開始接近張讓,並且通過錢財收買張讓身邊的人,還拿了幾樣瓷器兩麵玻璃鏡子贈送張讓。
張讓乃是貪財之人,看見精美的瓷器和高端的鏡子,頓時眼睛就亮了。
說說這瓷器是劉忠從天龍世界中帶出來的能不好嗎,那玻璃鏡子是現實世界中才有的東西,這異世三國還是漢朝,哪裏會有這樣的東西,張讓見到劉忠送這樣的寶貝給自己,頓時十分高興。
雖然有點介意劉忠是蔡邕的弟子,但看在那些寶貝的份上也要幫劉忠一把。
“等等,此事重大至極,不能隨便派個人去,我要看看他是否真的有本事!”
何進不知道張讓今天是怎麼一回事,竟然幫著蔡邕他們,但他好不容易為自己族弟掙回來的兵權沒有這麼容易分一半出去。
“大將軍請出題。”
劉忠絲毫不怕,在一眾大臣麵前鎮定自若,就憑這一翻風度就足以令人折服,要知道他今年也不過十六歲而已,這份心性可是要比許多同齡人出息。
“別說我刁難你,我就問你此次前去平叛,你需要多少兵馬,又需要怎麼樣做才能破城?”何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出題。
劉忠沒有急著回答,問道:“敢問大將軍,是否知道賊軍有多少人馬?”
“約莫五千左右,滎陽已被占領,情況十分緊急,賊軍人馬雖然不算多,但要鎮壓也不是那麼簡單,稍有差錯恐怕會弄個全軍覆沒,因此你還得認真想想再做決定。”何進話裏之間帶著幾分威脅。
“此次平叛並不難,同樣給我五千人馬我即可攻破滎陽。”劉忠自信道。
何進聽了當下諷刺道:
“哼,小子,你簡直不知天高地厚,敵人已占據城池,想要攻破城門起碼需要數倍敵人的兵力,你竟然隻要區區五千兵馬就想破城實在可笑之極,根本不懂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