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帝二十年,剛剛與大金結束長達三年的戰爭,大金潰敗,金皇忍痛將宣陵贈與夏國,自此兩國休戰。宣陵自古繁華,各地商旅來往絡繹不絕,且四通八達,夏武帝對宣陵早就心存貪念,這一次在夏國常勝將軍燕南王帶領下,鐵馬金戈,終於打破戰爭僵持不下的死局,將金國將士逼近闊水,眼看就要南下直逼金國都城平京,金皇奢逸帝大驚,立刻派使者求和,奢逸帝早知夏武帝垂涎宣陵已久,無奈大金實在無驍勇統帥,三年戰爭,大金連換了六員統帥,可惜都不能令戰局逆轉,大金總是勝少敗多,本來世代將領出身的趙府長子趙雲龍接任統帥後,前方戰局眼看有些許轉機,熟料趙雲龍卻猝死,一時之間將士軍心渙散,夏國趁機攻入,大金毫無防備之下,潰不成軍。
然而戰爭勝利的喜悅沒有維持很久,九皇子耶律浩遜突發急症,禦醫館所有禦醫撓破了頭,卻查不出是何病因,眼看著聰穎而且機敏的九皇子昏迷幾日不醒,武帝大怒,已經下令處死了兩個禦醫,一時間禦醫館人心惶惶,好在武帝近侍王永和王公公進言,武帝聞言便昭告天下,尋民間名醫進宮為九子診斷。皇榜剛下,夏宮禦書房裏便來了一個仙風道骨的清秀道士,武帝聽了道士之言後,便取出一枚玉佩說:“此去寒源山,不知何時才能與我兒相見,此玉佩乃我兒身份象征,望道長在我兒病愈後,將其交予他,讓他速速回宮與孤王團聚!”道士躬身接過玉佩說:“請皇上放心,貧道此次下山正是為九皇子而來,此次九皇子與貧道回去後,乃是天意使然,皇上不必擔憂。”武帝這才寬心,道士便是明心,明心取了玉佩,抱著尚處於昏迷中的九皇子耶律浩遜離開夏宮。
三年之後,寒源山三清觀裏,一大清早,浩遜便被師妹馬瑤光推醒,他揉著惺忪的睡眼說:“什麼事啊,師妹?”馬瑤光著急地說:“你這懶蟲,沒聽見鍾鳴嗎?想是有大事發生了,不然不會鬧出這麼大動靜,師兄們早已經去三清殿聆聽師傅教誨了!”浩遜哦了一聲,便不情願地拿過旁邊的衣服自顧自地穿起來,馬瑤光畢竟是女孩家,臉立刻紅了,她跺了跺腳碎了一口說:“羞不羞啊你!”耶律浩遜動作一滯,看著馬瑤光消失在門外的倩影,臉上一陣竊笑,隨即自言自語地說:“明明是你自己闖進我屋裏來的,現在反而怪我不害臊,女人家的心真是難捉摸啊!”
耶律浩遜匆忙穿好衣服,迅速運起輕功,一眨眼便到了三清殿,他左顧右盼,卻沒有看到任何人,隻有師傅明心盤坐在蒲團上,哪裏像師妹馬瑤光說的那樣嚴重?看來這丫頭又匡自己了,回頭要好好找她算賬!這時明心睜開眼睛說:“遜兒,你上前來,為師有話要交待你。”浩遜聞言立刻上前,規規矩矩地行禮說:“師傅有話請說,徒兒洗耳恭聽。”明心點點頭說:“這三年來,你跟著師傅學藝,也參悟了道家典籍,我看你心境淡泊,聰穎而不顯露,也是很欣慰,如今你體內當年突生的毒素早已消散,也是該回宮了。”
言畢,明心取出玉佩遞給浩遜說:“你我師徒緣分已盡,就此別過吧!”耶律浩遜聞言鼻子一酸,跪下來說:“師傅為何如此說?”明心搖搖頭說:“當初為師本不應收你為徒,隻因你天資聰穎,為師起了貪念,妄圖讓你拋卻世俗,一心向道,可惜你雖深具慧根,卻仍然與俗世斬不斷。你回國後,切記不可用所學做傷天害理之事,否則為師必不會輕饒你,你可記得了?”耶律浩遜本就聰慧,知道不可再做強求,便點頭說:“徒兒明白,為報答師傅這三年來的救命之恩,請師傅受徒兒三拜,此後徒兒便可安心下山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