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聞言麵上雖沒有波動,心裏也是不舍,耶律浩遜拜完了師傅,便回到住處收拾簡單行囊,來到師妹馬瑤光住處打算辭行,熟料敲門多時也不見回應,無奈之下耶律浩遜隻得怏怏離去。
下了山,耶律浩遜想起三年未見的母妃,不知道這些年母妃身體如何了,自己當年突發急病,母妃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再加上自己昏迷總是比清醒多,母妃更是寸步不離床榻,隻是自己當初離開時尚處於昏迷中,還未來得及與母妃告別。耶律浩遜在一處農舍買了一匹還算健壯的馬,快馬加鞭,直向夏國國都昭月趕去。
夏國皇宮,夏武帝剛下了早朝,太子耶律浩澤領命去修建諾河大堤,連日大雨衝破了防護,黎民顆粒無收,不少難民一路北上,沿路到處可見流離失所的災民。諾河地處夏國中部,屬於嶺南縣管轄,太子生性和善,經常微服出巡,頗懂體察民情。這一次浩澤太子發現嶺南縣令貪贓了朝廷下撥的賑災款和糧食,並且還虛報災情,將受災民眾驅逐,太子請旨欲查清楚案情,夏武帝心裏還是很滿意太子的,又因太子乃先皇後長孫慕瑾所生,對太子寄予更大期望。
太監王公公小心地跟在武帝身後,武帝看著晴朗地天空歎息著說:“不知不覺三年已過,浩遜在寒源山上不知道情況如何了。”王永和斟酌著說:“皇上不必擔心,九皇子吉人天相必會安然歸來。”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太監急匆匆跑過來,噗通跪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皇…上…啟稟皇上,外頭…”王永和訓斥說:“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不要驚了聖駕,還不快好生說話?”小太監驚了一下,說話果然順暢了:“啟稟皇上,九皇子回來了!”夏武帝渾身一震,真是天隨人願啊!剛剛自己還念叨著浩遜,浩遜就立刻來了。夏武帝立刻欣悅地說:“去,傳孤王旨意,命九皇子立刻來禦書房見孤!”王永和立刻跟著喜悅說:“喳,奴才這就去!”
九皇子耶律浩遜回來了的消息立刻在夏宮引起騷動,首先九皇子年滿十六歲,且尚未娶親,放眼夏國皇室,在此之前的六位皇子均有婚約。漱華苑裏,洛賢妃臉色憔悴,眉梢的憂愁縈繞著,一旁的李嬤嬤勸慰著說:“娘娘何苦自尋煩惱?遜皇子必定會身體健康,您這三年不問世事,後宮早已被蘭貴妃把持,若是遜皇子回來了,您那什麼為遜皇子爭奪聖寵?”
賢妃歎了口氣說:“嬤嬤的話我也知道,隻是遜兒這三年不曾有半點音訊,我這一顆心始終牽掛在他身上,如何能分開心去操心後宮那些個勾心鬥角的爛事?”這時婢女牡丹抑製不住滿臉的喜悅,倉皇跑進來,連禮都忘記行了,直接說:“快,娘娘,九皇子回來了!”“什麼?”賢妃和李嬤嬤異口同聲地說,話裏透著激動的喜悅,牡丹繼續說:“是真的,這會兒九皇子正在禦書房覲見皇上,說不定一會兒皇上就和九皇子一起來看娘娘您呢!”賢妃聞言,因喜悅臉上終於散去愁容,恢複了一副賢淑的恬靜模樣。
露泉宮裏,蘭貴妃滿臉怒氣,一旁的丫鬟婢女個個嚇得膽戰心驚,這時近侍百合走進來說:“娘娘,王公公傳話說……”“說什麼!?”蘭貴妃麵上的怒意更盛,一聲惡狠狠地發問,驚得一個手捧點心的丫鬟嚇得打翻了點心,噗通,丫鬟立刻跪下來哭著說:“娘娘饒命啊!奴婢該死!”百合張口欲言,蘭貴妃瞪著地上的丫鬟說:“知道自己該死了還敢求饒?來人,拖出去杖斃!”百合眼皮跳了跳,不過還是冒死勸諫說:“娘娘息怒,此時不宜處罰她,不如先將這笨手笨腳的奴婢調到換洗房去。”蘭貴妃哼了一聲說:“就按你說的辦,都下去吧!”別的丫鬟婢女和太監立刻如蒙大赦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