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人的根本,世間有的人學問很好,沒有德行;有的人技能很多,沒有德行;有的人會講話,沒有德行。其實,一個人寧可不擅長講話,也沒有多大的學問、多少的技能,甚至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道德的觀念,不能沒有道德的行為,因為德行是人生的根本。
有四點說明:
第一,尊嚴是德行之寶
人,要活出自己的尊嚴來,甚至死也要死得有尊嚴。例如:古人“不食嗟來食”“士可殺不可辱”,今人講究臨終關懷,這都是尊嚴的維護。有人說,我可以什麼都沒有,我隻要擁有最後的一點尊嚴,因為尊嚴是德行之寶。
第二,炫耀是德行之賊
有的人做了一件小事、成就了一點小功、得到了一點榮耀、獎賞,他就到處炫耀,甚至誇大其實。這種喜歡自我標榜、自我宣傳的人,難免讓人認為他是在沽名釣譽,因而看輕他。所以,太自我誇張,於己德行而言,正如白布染上了汙點,所以說炫耀是德行之賊。
第三,慈悲是德行之始
一個人能發一點慈悲心,一念想幫助人、想利益人、想做一點好事的心,哪怕隻是一點點的慈悲念頭,那就是養德的開始。由這樣的一念慈悲心開始,慢慢升華、慢慢擴大,最後會成為一個有慈悲心、有道德觀的人。
第四,暴戾是德行之終
有的人行為粗暴,動不動就跟人破口大罵,甚至舉拳相打,乃至動刀動槍。凡事隻懂得用暴力解決的人,再有思想、成就,總是缺少一份道德修養。所以,一個人行為魯莽,對人動粗的時候,也就是自己德行喪失的時候。
德行是每一個人心智、行為的保障,失去它就不像一個人,所以做人要重視自己“德行”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