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在社會上立足,首先要自我健全;自己健全了,才能開創事業,乃至負起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職責,此即“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至於人要如何“修身”?有四點看法:
第一,居家要儉
“儉”之一字,妙用無窮。儉能致富,儉能養廉。一個人居家能節約用度,不奢侈、不浪費,本性必然樸實無華,自不會因為受了物欲的誘惑而作奸犯科,所以,儉約生活,是修身第一要。
第二,創業要勤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大自然的生存定律。人自不能例外,人要想在世間上生存,必得有謀生的能力,也就是一般所謂“成功立業”的條件。人憑什麼建功立業?有的人靠家世背景,有的人靠聰明才智,但並非人人都如此幸運。不過有一項人人平等的天賦,那就是“勤勞”。“勤能補拙”“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勞是每個人最優厚的資本,創業要靠自己勤勞,才能成功。
第三,待人要謙
人際相處,能夠贏得別人好感的一個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謙虛。人和人之間,你再富貴、再能幹,如果你傲慢,不懂得謙虛、謙恭、謙讓,別人不會喜歡和你來往,任憑你再有辦法,所謂“獨木難成林”,你不得人緣,最後還是難以成事,所以,待人要謙恭,要禮賢下士,才會獲得人助。
第四,處事要平
人是感情的社會,有情感難免會有好惡選擇。當處事時,心要均平,對人要平等待之,對事要公平處理,不可以因自己的喜怒、愛憎,或是隻顧著站在自己的立場著想,而有所偏頗,否則別人就會有所比較、計較,自然紛爭迭起。因此,人際要和諧、世界要和平,唯有公平、平等,才有實現的一天。
“修身”看起來好像是個人一己之事,其實推展開來,國家的安定、世界的和平,都必須由每個個人做起;修身的重要不言而喻。